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看到篇老文】 谈韩国电影之崛起

整理时间:2013-08-17 21:31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8-18 23:42

» 谈韩国电影之崛起
    韩国电影用几十年的功夫迅速崛起,在亚洲市场上争得一壁江山,其发展的速度令许多同行惊讶。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本文试图透过电影光华的背后去探寻其成功的奥秘,以促进国产影片的复兴。
    
    
    
    一、《月亮,太阳的梦》——人才储备丰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韩国有很多人去国外学习电影。他们不仅在美国和西欧国家学习经验,还有一部分受过俄罗斯莫斯科电影学院和波兰罗兹学院这些世界著名的东欧电影高等机构的艺术熏陶。如今,他们学成归来,乘着和煦的艺术春风,开始在自己的祖国大显身手,实现自己振兴本土电影的梦想。
    
    1999年,由姜帝圭身编自导的影片《生死谍变》以三百五十万美元的耗资换得了三千五百万的收益,并且突破了1997年《泰坦尼克号》创下的韩国最高纪录,这是韩国电影第一次打败好莱坞。这次胜利大大增强了韩国人对本土电影的信心与热情,韩国电影由此开始崛起。2004年,韩国导演金基德凭《空房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银狮奖,标志着韩国电影在艺术领域的探索得到了国际专业影人的认可。
    
    目前,韩国每年都能出五六个新导演。2005年,仅剧情长片就生产有八十五部。这样的成绩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其他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也不可想象。不仅如此,他们的一线工作者还都在学校兼课(如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李沧东就担任韩国艺术综合大学电影学院的教授),继续向后辈们传递着自己对电影的热爱,以太阳的热情拥抱电影这个变幻斑斓的梦。
    
    
    
    二、《假如爱有天意》——危机带来的生机
    
    不可否认,韩国电影的成功与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金融危机前,韩国电影都被诸如三星、现代、大宇之类的财团垄断。由于电影不是他们的核心业务,所以也不会花费精力去搞什么大制作了。再加之缺乏对电影生产运作规律的了解与对电影艺术的尊重,自然拍不出票房与艺术双赢的佳片。在金融危机前,投资少、制作糙的韩国电影在本国电影市场的占有份额不到20%。
    
    然而,金融危机后,一切都不一样了。首先,国际货币基金向韩国提供货币稳定同时还要求三星、现代、大宇这类的大财团必须退出电影行业,只允许经营自己的核心产业。其次,危机导致传统工业与制造业不景气,迫使很多资金开始寻找新的投资空间。电影做为政府支持的新兴产业,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青睐,加之政府每年四千五百万的巨款支持,这些都从客观上促进了电影的发展。目前,韩国电影使用世界上最好的胶片,拥有最一流的后期制作,其影片质量可见一斑。
    
    因祸得福的韩国电影让我们知道,成功不仅靠人为,还要有天意。
    
    
    
    
    三、《春夏秋冬又一春》——政府支持有盼头
    
    七八十年代,由于军人独裁统治,电影始终处于钳制状态。韩国电影长期处于可怕的黑暗之中。如今,韩国局势稳定,发展势头良好,政府加大了对电影产业的支持,在电影制作方面,政府每年都有相当人民币四千五百万的投入,重点支持二十部民族电影的拍摄。此外还鼓励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提升民族电影的技术水平与制作水准,对电影的审查制度也大大放宽,给电影人更多的创作自由,政府与电影界形成了良好的默契与信任。
    
    在电影市场方面,政府通过系列措施,保证国产电影市场占有率达到40%,规定每家影院在一年内放映本国电影的天数不得少于126天。这些政策都确保了民族电影的发展空间。
    
    在电影交流方面,政府支持本土电影参加各个电影节,协助国产电影开拓海外市场,也通过本国的釜山电影节来推广本土电影,促进学习、交流和商业往来。
    
    通过这一系列努力,经历严冬的韩国电影开始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四、《太极旗飘扬》——对好莱坞进行拿来主义
    
    那些在外国学习电影的留学生回来后,首先否定了韩国电影以往单调乏味的创作思路和落后低效的生产模式,反而以主题轻松、气氛活跃的商业电影吸引了众多观众。
    
    首先在电影内容上,他们主题多样,即有轻松活跃的爱情喜剧,也有表现民族精神的历史题材。涉猎广泛自然容易笼络口味多样的观众。
    
    其次在电影运作上,他们效仿好莱坞,大搞营销攻势,通过大手笔宣传来推广电影,实现大买卖交易。以韩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姜帝圭为例,2003年,《太极旗飘扬》上映时面临横扫全球的《指环王》与创下票新高的本土电影《实尾岛》的双面夹击,在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的形势下,以豪华的首映式重唤人们对大片的热情。不仅轻松打败了好大片,还刷新了《实尾岛》刚刚创下的票房纪录,实现了韩国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旗飘扬。
    
    
    
    
    
    07年的文章 所以里面举的例子多是假如爱有天意 太极旗飘扬这样的老片 不过现在来看说的还是很实在
    
网友评论2013-08-18 23:44


    看你们捧韩片捧的飞起,忍不住看了几部,实在受不了里面表现出来的韩国文化。。。。
    
网友评论2013-08-18 23:46


    最近看了部 韩国谍战片 马马虎虎了可以打发时间
    
网友评论2013-08-18 23:47


    Reply to Reply Post by 不停的旋律 (2013-08-18 23:46)
    
    我也觉得柏林这片没啥好看的
    
网友评论2013-08-18 23:50


    韩国电影好看的也就那么公认的几部……毕竟韩国人自身局限性太强了,有点后继无力的感觉
    
网友评论2013-08-18 23:51


    韩国电影我只看性喜剧~
    
网友评论2013-08-18 23:54


    Reply Post by 轻易我不发表意见 (2013-08-18 23:51):
    韩国电影我只看性喜剧~
    色即是空,哈哈
    
网友评论2013-08-19 00:03

谈韩国电影之崛起
    没有提到98年韩国政府取消了电检制度,这是韩国电影崛起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个就是对国产电影的保护,这个文章里提到了。这两个因素以及资本的涌入使得韩国的电影工业在2000年前两年后五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类型片全面开花。
    
    但是这几年韩国电影已经走向衰退期,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减少了国产片的放映份额(从百分之七十几直接减半),另一方面是因为韩国电影人犯了和香港同行一样的毛病,不思进取,跟风抄袭之作泛滥,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活力。
    

    
    
    

上一篇:有多少人坚信帝都的房价不会跌的?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