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节奏不对啊】 【你们最专业了】 俄罗斯人怀念中国商品 “中国制造”是质量保障

整理时间:2013-07-08 10:40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7-09 16:17

» 俄罗斯人怀念中国商品 “中国制造”是质量保障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俄罗斯消费者曾迷恋中国商品。
    日用品换电站
    苏联所有进口商品(其中包括中国商品)都是给国家的“重要人物”用的,苏联压根儿不会进口质量低下的商品。消费者当时形成的印象是“进口商品”就是“体面的”。
    这同样适用于中国商品,如中国的风衣、“长城牌”猪肉罐头,它们在苏联人眼中都曾是一级商品。当时,“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标志被视为是质量保障。
    
    情况在苏联“重建”时期发生了变化,当时,俄中关系在长期低谷后得到恢复,两国自然也重拾经济合作。俄罗斯向中国供应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以此换得轻工产品。俄罗斯俄中经贸合作中心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介绍说:“当时,易货交易占上风。我们提议为他们建设电站,获得的却是质量低下的物品。”
    中国廉价日用品的进入还有另一条重要的渠道--非法贸易。按照萨纳科耶夫提供的数据,2000年,非法进口金额达到100亿到120亿美元,而俄中两国之间当时的正规贸易总额才只有100亿美元。
    他说:“这种非法贸易的后果就是涌入俄罗斯的中国商品质量低下。对供应没有相应控制,对质量和认证都没有控制。中国有名望的主要企业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反对这种贸易模式。”
    通向大世界的小窗口
    但不论上世纪90年代中国商品的质量如何,俄罗斯的“重建”一代如今都已长大成人,对他们来说,中国制造的羊皮质大衣,或者仿冒的蒙坦纳(Montana)手表都成了孩提时代和青年时代的标志物,以及铁幕落下的象征。
    摆摊叫卖五颜六色中国“日用品”的小贩和身穿花布裙的孩子们的出现为我们的街头增加了色彩。结束货架长年光秃秃状态的首批舶来品,主要来自中国。
    关于布拉戈维申斯克到黑河这条“倒爷”必经之路的孩提记忆充满了浪漫色彩。
    网友Tonya说:“那是一段神奇的回忆!对我来说,小时候中国就是阿穆尔河的沿岸街,另一侧是中国农村,那里现在是比俄罗斯阔气的城市。大大泡泡糖、粉红色的九分裤、松紧裙、漂亮的彩色上海回力鞋和木扇子......”
    顺便说一下,没有鞋带的上海回力鞋,具有相当特殊的声誉,但这没有吓倒俄罗斯消费者。
    holban Donduk写道,“上海回力鞋,在90年代,所有人都穿这种鞋,我指的是,16岁以下的孩子们都穿这种鞋。有人说,这是葬礼上穿的鞋,但这没有降低任何人穿这种鞋的热情,它们穿起来非常舒适,价格也很便宜”。
    
    
    而女性到现在还怀念童年时穿过的中国裙子。
    Olga Kozerog写道:“我记得自己穿过的中国儿童裙、毛衣、外套和鞋子。它们的质量令人惊讶的好,不掉色,也穿不烂,然后再多次转送给亲戚们,一件东西够好几个小孩轮流用。父母曾有过镶着珍珠贝的睡袍,由结实的丝绸做成,绣有龙和鱼的图案。材料非常厚实,极其漂亮,你可以连着几个小时盯着不停的看,感觉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安娜·丘贡诺娃回忆道:“4到10岁的小女孩穿的美丽蓝色或粉色布裙子,胸部有机绣,图案是兔子、鸭子、蘑菇或是花朵。这样的裙子我有两条,只有在特别隆重的场合才穿。当时,‘中国产的’对这些裙子来说是褒义表述,类似于‘进口货’和‘异国情调’的意思。”
    俄罗斯80后的“中国”记忆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日用品中,有许多“标志性”的东西。
    当时,每个中学生的梦想是“带有音乐和计算器的红色铅笔盒”,还有“里面有鱼和水的刻度尺”。如果你有这些东西,那么在学校里你就很容易受人追捧。
    
    
    Tonya写道,“我记得我们全班学生的照片。照片主人公的课桌上都会有芍药花、识字课本,还有向同学借来的时髦的红色铅笔盒”。
    米哈伊尔·克雷洛夫斯基说:“每个少先队员的梦想都是乒乓拍和乒乓球......中国产的乒乓拍和乒乓球被视若珍宝。”
    另一种流行品是蒙坦纳手表,在当时的中学生群体中,只要戴上这种手表就能赢得威望。
    伊万写道:“我记得,当年有一种电子表能够放12首著名的经典乐曲。可能,这是日本Casio手表的仿冒品,但中国产品便宜且佩带时间长。而长久使用的秘诀是中国表配日本电池。”
    另一个极其时髦的东西是中国随身听和游戏机带。
    Makan回忆道:“早在1989年,我‘费劲走后门托关系’搞到了中国产随身听,不记得公司名,但质量相当棒。盒式录音磁带的牌子有е-wide、galin、watson、noble star。”
    还有一种商品每家都能找到,那就是中国产的羽绒服。
    亚历山大·马利采夫说,“我有这种不是特别保暖的中国产羽绒服。当时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羽绒服”。
    “还有皮茄克。这在当时完全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安德烈·杰里亚宾说道。
    
    俄罗斯日常生活之王
    中国企业家甚至在俄罗斯人的室内装饰嗅到了商机:几乎每家都可找到中国招贴画,上面印有婴儿、动物、瀑布或水果。
    萨沙·斯克利亚罗夫说:“它们主要是可爱的中国女性和风景。招贴画本身是用薄薄的聚乙烯做成的,可以借助静电作用贴在墙上。”
    而在严寒的冬日夜晚,俄罗斯人用中国产的羊毛花毯取暖。
    许多俄罗斯人的浴室通常挂着中国产的毛巾。mirabilis_t回忆道,“是的,还有中国的毛巾!甚至直到现在还在使用,因为父母从许多东西都靠‘单位分配’的时候起,就开始在家里囤积毛巾”。
    而在厨房中则藏匿着俄罗斯日常生活之王——许多俄罗斯家庭最爱的物品是中国暖瓶。
    LarisaSmirnova写道:“小时候(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家曾有过中国暖瓶!它很大,很难弄到手,叔叔把它当成珍品送给我们。”
    奥莉加·列文斯卡娅回忆道,“全家人都爱画有芍药的中国暖瓶。我觉得它很大......很漂亮”。
    德莫克利特·玛涅洛夫写道,“我记得,家里有过两个暖瓶。其中一个暖瓶上面有汉字,我们很爱惜它们”。
    
    
网友评论2013-07-09 16:18


    第二贴了
    
网友评论2013-07-09 16:23


    “我记得,家里有过两个暖瓶。其中一个暖瓶上面有汉字,我们很爱惜它们”
    
    从图片上看几十年的暖水瓶还是那么亮那么新,看得出来主人很爱惜。
    
网友评论2013-07-09 16:25


    以前的产品的确耐用。
    我家小霸王快20年了,还是可以用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