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手撕鬼子】 同时喜欢北野武,岩井俊二,三池崇史的一定是变态?

整理时间:2013-07-01 02:53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6-29 20:56

» 同时喜欢北野武,岩井俊二,三池崇史的一定是变态?
    喜欢北野武的长镜头,配上久石让的音乐
    喜欢三池崇史的寿喜烧般的纯粹暴力
    现在又爱上了岩井俊二像拉开窗帘,森林里的阳光洒在书桌上的镜头语言
    还有一直喜欢着的是枝裕和
    喜欢完全迥异的四个导演的人是不是精神分裂?
    


网友评论2013-06-29 20:57


    我就知道北野的性爱狂想曲。
    
网友评论2013-06-29 20:58


    我也挺喜欢北野武的。
    
网友评论2013-06-29 20:59


    
    北野武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花火》
    
    
网友评论2013-06-29 20:59


    再加个园子温把、
    
网友评论2013-06-29 20:59


    Reply to Reply Post by sagit (2013-06-29 20:59)
    
    菊次郎的夏天这种温情脉脉的片子才好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0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沙桐纳 (2013-06-29 20:57)
    
    去看看 《菊次郎的夏天》
    这部电影有潘多拉魔盒般吸引我的魔力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0


    莉莉周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0


    除了三池崇史,另外两个都挺喜欢的……
    尤其是岩井俊二……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0


    Reply to Reply Post by 千年城的羁绊 (2013-06-29 20:59)
    
    
    花火这种残酷的温情才是北野武的本体!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bakm911 (2013-06-29 20:59)
    
    哎呀哎呀!!!!!!
    怎么把园子温忘记了!!!!!!
    《循环自杀》看了不下五遍我!!!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sagit (2013-06-29 21:00)
    
    北野武这种丑八怪去演土方岁三总让我觉得怪怪的...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2


    还不够,再加上冢本晋也(铁男),小林正树(切腹),深作欣二(无仁义之战)才叫完美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2


    不但是狠泰,而且是霓虹狠泰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4


    Reply to Reply Post by dwarfhunter (2013-06-29 21:02)
    
    太cult的没看过啊~!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5


    Reply to Reply Post by dwarfhunter (2013-06-29 21:02)
    
    黑泽清的神田川淫乱战争怎么样
    
网友评论2013-06-29 21:05


    北野武的《阿基里斯与龟》,是对怀有艺术梦想的人的终极必杀技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画家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蕴含着导演自身的某种经历,这是毋庸置疑的。
    先说影片中的那顶“红色贝雷帽”。那是“艺术大师”送给孩童时代的“真知寿”的礼物。这顶帽子就像是一块磁石压在“真知寿”的头上一生。这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一个符号。如果“红色贝雷帽”是绘画大师头上飘动的火焰和召唤向“艺术创造”的“新奇目标”进军的旗帜,那么画家嘴上的那个“烟斗”就是吹响艺术“灵感”和“激情”的号角。还好,“真知寿”的嘴上没有那个装模作样的烟斗,因为他不抽烟。若要使影片更具反讽意味,导演应该让他嘴上有个这样的道具。
    影片没有在送“贝雷帽”给真知寿的那位“大师”身上花费太多的镜头。我们只是被告知,真知寿的父亲是一个喜欢艺术品的商贾大亨,由艺术经纪人的推介,他购置了“大师”不少作品。影片暗示观众:因为真知寿的父亲——经过艺术经纪人云山雾罩的胡吹乱侃——花大价钱收藏了这个人的作品,所以这个人就成了“大师”。有这一点就够了,它为以后剧情的发展已经埋下了伏笔。
    北野武为了塑造好“真知寿”这个角色,不惜割掉人生的那一点点“逻辑关系”,用血淋淋的解剖刀撕开人世赤裸的面纱,把炎凉的世态呈现给观众。“极端”、“典范化”是北野武一贯的风格。
    我们从电影得知,真知寿从小喜欢画画,而这种“喜欢”已超出了常人,到了“痴迷”的程度。父亲非常有钱,他被人称为“少爷”。金钱和艺术的联合是这个世道的症状。真知寿从这种症状中获益不少。他痴迷画画一半是天分,一半也是因为富有而带给他的自以为是——从那个小演员的眼神中我们都能感到在他面前的低下。这两种东西在童年的意识里相互促进,无法分割。正因为如此,所以真知寿坐在教室里可以不听课,甚至可以随便离开教室到野外画画;老师给其他同学的解释是他与众不同。他可以站在行驶的机车面前临摹,而机车的师傅听说他是“真知寿少爷”,也主动把车停了下来。在真知寿的艺术生涯里,这是金钱与艺术的第一次相遇。
    不幸的是,父亲破产,自缢身亡;真知寿成了弃儿。他被送到了乡下的叔叔家。真知寿虽然还沉迷于画画,可他再也没有了“绘画”的特权。与之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课堂里画画遭到老师呵斥,拦下汽车写生被司机责骂。一切都变了。“昔日东陵侯,今日种瓜人。”“人生如梦,恍如隔世。”——这似乎是艺术家成长所必经的研修课程。
    北野武还不过瘾,还让真知寿在人间仅存的一点温暖也被剥夺——母亲跳崖自殉。当死后的母亲流着鲜血的半个脸庞被近镜头拉向观众的时候,那种残忍与震惊瞬间被转化成真知寿笔下一幅奇特的艺术作品。这幅作品与以后另一个人的死相关联了。这是真知寿真实人生的开始,也是其在失败的艺术之路上有关“生命与艺术”之惑的真正遭遇。
    


发表回复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