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这个社会怎么了】 【日常?周长?月长?】 6月神片综论

整理时间:2013-06-30 16:17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6-30 11:45

» 6月神片综论
    http://i.mtime.com/tmac01/blog/7635701/
    
    关于“富.二.代”三部曲
    南如珉 发布于: 2013-06-30 09:13
    文:南如珉
    
    
    
    
    写这种东西是要冒风险的,就像国内那些先锋派独立导演一样,一直在广电尺度的高压线附近徘徊,于是笔者尽可能收住笔,在每个拐弯处尽可能急刹车。
    
    
    
    至于富.二.代(《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小时代》)这三部电影,笔者早已无力吐槽了,随便网上一翻,绝伦的辞藻,连珠的妙语都已经铺天盖地。可内地市场的魅力就在于此,无视口碑的存在,票房几乎不受口碑的影响,就算是烂到底线,也可以作为一种反面宣传的模式,不怕夸,不怕骂,就怕没人关注。对于这种烂片打不死的状态,一则说明内地市场的不成熟,一味的做大,没有任何层次;二则正如李安所说,内地观众的品味和审美水平不足。
    
    
    
    其实内地市场真正崛起是从2006年开始,之后以每年30%的逆天增幅开始了打开了庞大的市场,甚至在2012年反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对于面上的数字,大可抱着“呵呵”的态度,毕竟每年800多部进入院线的片子,只有那么寥寥的几十部是不赔钱的,太多的一日游和惨遭下片说明了物竞天择的残酷,必须要拿出质量才能利于不败之地。衡量一个市场成熟与否,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质量与票房是否成正比,这也是当下急需解决的却无法得到解决的问题:片子不是靠口碑,而是发行和宣传!一味的卡司堆积早就审美疲劳了。《逆光飞行》和《富春》的强烈反差大家看得很清楚,究竟是谁在替观众选电影,实在不敢挖的太深,心里清楚就好了。再好的片子没人放是没用的,所以在内地,打不进院线的片子不是好片子,赚不到钱的片子不是好片子,站在这个角度上,富.二.代三部曲是成功的。可成功的幕后究竟又怎样呢?中国式成功又是如何缔造的呢?下面跟随笔者的脚步,小心翼翼的揭开。
    
    
    
    首先,《富春山居图》作为烂片三部曲的开篇之作,是承受很大压力的,在此也非常钦佩孙导的勇气和果敢,片子剪了不下五个版本,最终给内地观众呈现的状态如今也人尽皆知。(非常羡慕台湾人民,竟然放映的是80分钟版本)作为一个组织晚会、拉大提琴出身的艺术家,忽然从事了电影事业,其成功的背后自然离不开强大的后台保证。当然,对于一部投资1.5亿,前后推迟了近一年的片子,肯定是付诸了心血和汗水,肯定是想在市场上有一定的收获,尤其对于这种有中影投资的电影,更是对市场和票房格外敏感,不论定下的5亿任务多么艰巨,总会想出办法,要知道,这可是内地!于是挥下了三板斧之后,把整个端午档彻底清空了,(《森林》、《速度6》滚粗也就罢了,就连某批片也say goodbye了)。端午档(那可是一天一亿的空间啊)外加12天空白档期意味着不论什么片子,都是5亿的起步价。首日的40%排片外加4900万票房也印证了5亿起码是个起步价格,后来的次周跌幅超过80%,票房最终不过3亿,都被笔者不幸一一言中了。独占档期和排片尽管早就是玩剩下的,但每每关键档期,还是一成不变地保护。这种排法,苦了观众,同时也把影院憋坏了,以至于院线经理有了真情流露:再不上新片我们就陪死了!浪费了档期,也透支了观众对华语电影的信任度,这次事件值得很多人去反思。当然,其强大的口碑是票房走势的关键所在,和《疯狂原始人》一样,都是典型的口碑影响票房的案例。影片的发行和宣传都已经尽力,无奈口碑实在过于逆天,这种案例在国内应该算是首例了。
    
    
    然后,《不二神探》的登场延续了《富春》的脚步,只是光线这次的手段非常精明,前后的几个见招拆招用的浑然天成出神入化,不亏是国内第一发行公司!首先,《不二》是定于6月28号上映的,这个档期的用意早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了。乐视公司近几年开始慢慢崛起,尤其今年签下了张艺谋之后,一时风光无二,其麾下的重磅暑期炸弹《小时代》更是早早地定档6月27号,大有欢迎来战的意思。说到这,一定要提到两家公司的老总,乐视总裁张昭之前是光线的人,甚至是光线总裁王长田的得力助手,两人分道扬镳之后自然道貌岸然。光线将《不二》定于6月28号明显是打压乐视,“教教他圈内的规矩”,让一些不懂规矩的新人得到教训。可这次光线显然低估了乐视,低估了《小时代》,于是终于自己打自己的脸,万般无奈的把档期提前到了6月21号,言下之意就是“好吧,我怕了,躲着你”。尽管当时外界一片哗然,认为此招必败,但笔者认为是非常明智的,光线在此打了三个算盘:其一,哪怕这招输了,也认了,输给《超人》不丢人,但输给《小时代》,王总脸下不来,高调的打压,气焰的嚣张,本想给新人一个教训,如果被逆袭会让业界笑话。其二,“有关部门”早就把6月20号从《速度6》改成《超人》了,速度放在6月20是8亿起步的片子,但人生地不熟的不穿内裤的超人就不一定了,至少在排片上还是可以欺负一下的。再者说,如果超人逆天了,至少可以同期炒作,“买不到《超人》票的童鞋可以左转看《不二》”。其三,打头阵的《富春》失利了,造成市场的饥渴感加剧,一部超人不足以撑起整个档期,也不能眼睁睁看分账片独享这8天空挡。所以,综合这三条原因,光线果断把《不二》提前到了6月21号,事实证明这招成功了,光线凭借强大的发行的能力,在排片上死死将超人压住,在票房上,超人也无法将其远远甩开,如今《不二》最终会在2.5亿收官,对于这部9000万投资的影片已经是不能再好了。如果在6月28号上,那么能顶多占到25%排片,拿1.5亿撑死。光线眼光够犀利,这种只可智取不可强攻的策略,让其在烂片三部曲中稳稳地过度下去。可以这么说,《不二》在如此口碑下还能过2亿,只能说光线的发行能太逆天了!圈里做制片的一个朋友想到前线做发行,我问去那家?回道光线,我说算了。
    
    
    
    
    最后,当然是压轴神片《小时代》!这种全民皆兵的片子,哪怕有一点点口碑,甚至别那么的烂,也至少是10亿的片子,无奈走了《富春》和《不二》的尿性,于是现在只能是6亿的空间了。不过客观分析一下,《小时代》的档期确实算是最不好的,前有《超人》和《不二》,后有《盲探》和《太极侠》,被弄成肉夹馍之后,只能凭借其强大的人气一飞冲天,像去年贺岁《泰囧》一样横扫整个档期的片子,(泰囧=少年pi+1942+王的盛宴+血滴子+大上海,之前谁能想得到?)如果口碑能守住,小时代很可能是超人+不二+盲探+太极侠+天台,被打了折扣依然是自身无法弥补的先天性劣势(不要多想)。乐视倒是不慌不忙,享受着其他片子纷纷逃逸的快感,甚至华谊的批片《海啸奇迹》开始也是定档6月27,想抱《小时代》大腿的,后来都吓跑了,说明业内也一致认定“此片必火,前排留名”。张昭倒是从光线身上学到了太多东西,以至于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可否认,乐视的发行能力在国内是仅次于光线的,首日的46%,周末的50%外加4万场排片,可以这么说,《小时代》就是用来刷纪录的,所有的关于排片的纪录都几乎被刷了个干净,可到头来票房也没那么唬人,首日的7000万和次日的6000万大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可怕的是口碑一旦这样延续,对路人的观影是十分不利的。乐视倒是非常大气,上映之前的目标是5亿,首日之后立刻把目标定到了8亿。可明明是2000万水准的片子,其他全是泡沫了,难免会遭人唾弃,尤其是内地观众不幸地经历了《富春》和《不二》的洗礼之后,已经开始对烂片有所提防,品味再不济,不要求一下子把全民品味提上去,也多少也得有所觉醒。甚至近期老实的周黎明都坐不住了,不管他的吐槽是作为光线枪文专栏的义务还是为自己的新书造势,总之一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笔者是坚决力挺的。从豆瓣打分可以明显感觉到《小时代》的冰火两重天,也可以看做是光线与乐视之间的水军较量。之前和乐视的人谈这部片子,从他口中得知片子会继续加大排片,同时,如果这部票房不错,第二部会紧接着上映(预计在7、8月)。这样也好,放到贺岁档被众神片打回原型不好看。中国版的暮光之城就此诞生,粉丝们的狂欢,市场的狂热,对手的末日,观众的煎熬。
    
    
    一下得罪三家影迷和粉丝,顿时感觉压力很大,一些话也就点到为止了。大量的粉丝会以“你行你上啊”、“你行你演啊”、“你行你导啊”来进行抗议,笔者只能自叹不如,既不能演也不能导,这些神片是需要天赋的。当一部部生命不能承受之烂到来时,再大的隐忍能力也会爆发的,如果长久对此熟视无睹,只能是变本加厉。国内不规范不是一天两天了,最起码创造态度要认真,不能拿观众当傻子。
    
    
    当然,接下来的业内良心杜琪峰《盲探》来了,至于华仔饰演的盲探是不是被烂片亮瞎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129分钟的片子很乐呵,很银河,算是给这个乌烟瘴气的烂片时代带来了所谓的正能量了!
    
    楼主个人评价:最后一句太像广告了,小时代的排片太不正常了,影院排这么多,把宝都押在一部电影上面的情况我只在小学期间见到过,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整个电影院就那么2部电影放,属于无奈。
     现在还这样弄....明显是收了发行方的好处了的,好看的看不到,不想看的亮瞎你
    
网友评论2013-06-30 11:52


    这么好的总结没人看?这个社会怎么了?都去陪妹子看小时代去了吗?
    发表回复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