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阿共仔的阴谋啦】 美媒替中国打抱不平,批评奥巴马刻意与中国为敌……
整理时间:2013-06-28 16:35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3-06-27 18:20
» 美媒替中国打抱不平,批评奥巴马刻意与中国为敌……
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6月24日文章,原题:亚洲转向——制造中国敌人
本周,奥巴马接受采访时表示,担心美中之间的“良性竞争”退化为“严重冲突”。但他没提到自己首先就在制造与中国的“严重冲突”。
美政府一向擅长借助外国恶魔来为军事扩张和好战的外交政策找借口。里根政府以苏联不断扩张为由入侵格林纳达。老布什政府将萨达姆形容为希特勒再世,为第一次海湾战争推波助澜。小布什从“9·11”事件中毫不费力地召唤出恶魔……奥巴马将恐怖主义威胁用于外交政策的方方面面,如增兵阿富汗、在也门进行无人机轰炸等。但其好战外交有一方面与“基地”威胁沾不上边,就是所谓的亚洲转向。
向东亚“再平衡”是种对抗性政策。华盛顿翻修当地的二战老基地,建新军事基地,为的是给对华“空海战”打基础。我们甚至派出无人侦察机飞近中国边界。试问,若中国在美国后院如此举动,华盛顿会作何反应?
中国做了什么有损美国安全的邪恶举动?支持恐怖分子了吗?以军事攻击威胁我们了吗?积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准华盛顿了吗?
什么都没有。奥巴马无法在中国唤出一个需要消灭的恶魔,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仅仅因为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和军事强国,这就是中国的罪过。所以,中国威胁的不是美国人的安全,而是华盛顿的霸权。
“亚洲转向”让人想到列强不必为军事扩张找理由的时代。安德鲁·纳森等撰文称,“中国是唯一被广泛视为可能威胁美国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或许明天削减一半国防预算,而军费仍多于中国,但这并未让奥巴马政府放松。这带来严重风险。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早在2011年就在报告中预测奥巴马在亚洲强硬姿态的意外后果。报告预测中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因为新领导层判断必须应对美国谋求阻止中国崛起为强国的战略。报告说:“美国的亚洲转向在华引发反美情绪高涨,这将增加北京对抗美国的压力。民族主义声音呼吁采取军事反制来对付美国的地区增兵和新的国防战略。”或者,用中国一名前外交官的话说,“不要把中国当敌人。不然,中国反而会成为敌人。”
如今,美中间的经济依存已升至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人和中国人会继续和平、互利贸易接触。只有跑到国外寻找恶魔消灭的华盛顿才可能借此宣战。
专家称中美因为巨大差异性才使双方免于大战
胡 波
传统理论及观点认为,由于经济的相互依存、核武器的威慑、时代的发展进步等原因,中美承担不起全面对抗或直接冲突的代价。因此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虽然经常“非敌非友”,但双方总体和平得以维系。然而,这些结论很容易被历史经验或教训所证伪,英德间的经济依存没有阻止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相互确保摧毁的核威慑也没有避免冷战的出现,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依然没有改变大国间权力竞争的本质。
事实上,中美的异质性,即两国各自的特性及不同点才是制约双方走向全面对立或对抗的根本因素。中美在历史传统、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战略文化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毫无疑问,这些差异使得双方沟通存在诸多障碍,误解或误判在所难免,战略信任受到制约。
然而,如果没有这些差异,又将如何?欧洲近代及中国古代的历史均表明,在国家实力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及观念的趋同不仅不能促进合作,反而在一定条件下会加剧竞争和对抗。1648年,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起点的民族国家体系确立后,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沙俄等几个欧洲主要国家间的战争强度越来越大,远超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主权观念的形成及拓展,民族主义的酝酿及蔓延。东方的历史同样如此,中国战国时期,七国间的战争烈度之所以远超春秋时期,这是因为各国都经历了变法,接纳了法家的中央集权和兼并政策,抛弃了春秋时期的“仁义”及等级秩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国家间实力的接近、观念的趋同将使预期利益类型结构趋同,而这类趋同将导致更为激烈的权力斗争。当体系内各国追求的利益类型不存在差异,国家必然更关注相对收益,权力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实力相近的国家如果又有着类似的对外价值取向和利益目标,矛盾通常难以调和,因而国家间的“同质性”发展趋势往往是大规模战争或对抗爆发的前兆。
以“民主和平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论者恰恰认为,国家政治制度、价值理念的接近会促进和平。这种论点成立的前提是国家间实力差别显著,缅甸、沙特这样的国家就算建立所谓的“民主”,也不会对美国的利益构成重大威胁。而考虑到中国的块头和实力规模,倘若中国拥有与美国一样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战略文化,那么也必将拥有与美国类似的权力欲望,定会效仿美国在世界频繁发动战争,扩张“民主”,角逐霸权,这绝非美国所愿。
中美在意识形态、利益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性的确使双方的互动非常困难,也经常会出现因为误判而导致的局部摩擦。但这类差异也使两国的利益结构存在妥协调和的可能,从根本上防止全面对抗的出现。在双方实力不断接近的情况下,任何试图以自我标准改变对方利益取向或行事方式的尝试不仅将于事无补,还可能使我们重蹈历史的覆辙。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7日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州举行了“庄园会晤”。为了解中国民众对中美元首“庄园会晤”及对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前景的看法,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在全国7座城市普通居民中开展了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肯定此次会晤对中美关系的积极影响,53.1%的受访者认为中美是盟友或朋友关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说明民众总体上都认为这次会晤比较成功。但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中美是盟友或朋友关系,他认为这与现实有差距。
本次调查于6月9日至12日以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采访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长沙、沈阳7座城市18岁以上的普通民众。调查为简单随机抽样,在95%的置信度下,允许抽样误差为2.5%。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305份。调查结果如下:
被问及“庄园会晤”是否对中美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时,79.4%的受访者予以肯定,12.0%的人表示否定,剩余8.6%对这一问题表示“说不清”。 在对上述问题持肯定态度的1036名受访者中,被进一步追问“您认为两国元首在两天内共处六七个小时的超长会面,将对未来的中美关系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时,23.0%的受访者认为“产生重大积极影响,有利于中美深层次沟通”;47.8%的人认为“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向世界表明中美致力于发展更健康关系”;另有超过26.8%认为“产生一般积极影响,表明中美重视对方”;剩余2.3%未表态,选择“说不清”。
被问及“如何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景”时,65.5%的受访者表示“看好”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景,27.2%的人表示“不看好”,剩余7.3%表示“说不清”。吴心伯说,这次会晤从内容到形式都让人感觉到给中美关系带来转机,大多数人会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前景充满信心。
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促使哪些问题朝积极方面发展”一问,最被看好的是“经贸问题”,59.7%的受访者选择此项。其次是“朝鲜半岛问题”,受访者提及率为42.5%。“人民币汇率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和“网络安全问题”的被提及率分别为38.1%、37.4%、37.4%和30.8%。有1.6%的人提及“人权”、“钓鱼岛”等其他方面的问题,还有9.3%表示“说不清”。吴心伯说,中美关系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经贸伙伴。连接中美关系最重要的是经贸,不是政治,也不是安全问题。
当被问及“总体上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怎样的”时,53.1%的受访者认为中美两国之间是盟友或朋友关系。具体来看,12.7%认为两国之间是“盟友关系”,40.4%认为是“朋友关系,但不是盟友关系”。36.4%的人认为是“不友好的竞争关系”,4.7%认为是“敌对关系”,剩余5.8%表示“不知道,说不清”。其中,50岁及以上的老年组受访者更认同中美两国之间是盟友或朋友关系,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组受访者最认同中美两国是“朋友关系,但不是盟友关系”。
与美国盖洛普公司6月1日至4日在美国所做的民意调查结果相比,认为两国之间是盟友或朋友关系的中国人和美国人比例相当。而更多中国人(36.4%)认为两国之间是“不友好的竞争关系”(美国人为26%);更多美国人(14%)认为两国之间是“敌对关系”(中国人为4.7%)。
吴心伯说,美国一直把不断崛起的中国看做是挑战美国地位的对手。而在中国人看来,我们的发展是为了自己,所以中美关系更多是竞争。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中美两国是盟友或朋友关系,这与现实有一段距离,是因为这次成功的会晤给大家带来了乐观情绪。事实上,中美关系一直处于合作和竞争交织之中,变化的只是二者的比重。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1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价值观和很多方面国家利益的冲突,中美关系根本改变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只有23%的民众认可习奥会会对未来中美关系“产生重大积极影响”,这也体现了民众的理性。他认为,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中美两国是盟友或朋友关系,这有些乐观了,与现实不特别符合。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会晤给大家带来了乐观情绪和中美近期在部分国际问题上的合作,民意短期内受到了影响
网友评论2013-06-27 18:26
拥护美帝超霸一百年不动摇,我们只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起码再给我们50年好不好,某些媒体和一小撮人,刻意夸张我国的综合实力,刻意制造紧张气氛,肯定是不得人心的。
网友评论2013-06-27 23:10
额,好像有什么违和的地方,一时半会说不上来。
网友评论2013-06-27 23:16
习:“马勒歌彼得,才买了3800就那么大反应,拜托等我打颗心出来再说好不好。”
网友评论2013-06-27 23:17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 那么多发达国家碾压我们呢 恶魔个蛋!
网友评论2013-06-27 23:17
Reply Post by 死鬼 (2013-06-27 23:16):
习:“马勒歌彼得,才买了3800就那么大反应,拜托等我打颗心出来再说好不好。”
笑尿了,米帝是不是十二神德鲁伊
网友评论2013-06-27 23:19
说明中国对美国没啥威胁了
与美国对抗的民族都败了
看最近的新闻中国也差不多了
这个报道为什么没人讨论
发表回复
LOL罗辑思维全国人大代表真三搞笑视频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