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联个动来联个动】“疫苗之殇”切莫弄假成真

整理时间:2013-06-27 06:28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6-25 09:36

» “疫苗之殇”切莫弄假成真
    “疫苗之殇”切莫弄假成真
    http://fxcblog.i.sohu.com/blog/view/269147364.htm
    
    提要:
    不负责任报道的流传,将加深人们对于疫苗的误解和恐惧,未来此类“偶合”事件将进一步增多,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影响中国儿童的疫苗接种率,让他们更多暴露于实实在在的危险之下,从而制造真正的“疫苗之殇”
    
    “曾经学习优秀的李致康现在终日呆坐或者躺着,大小便都在床上解决”“梁嘉怡已经12岁了,身体却依然只有五六岁孩子的大小,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年前高晨翔就是在这个炕上打了疫苗,这一针让他的余生都只能在炕上度过”“拍完这张照片后不到一个月,龚子崇便离开了人世”……
    
    16幅照片,15个患者,其中两位已经离开人世。《南方都市报》的这组图片报道,将这一切归因于疫苗,断言他们都是“疫苗受害者”。
    
    与以往看到类似报道时一样,笔者非常同情这些患儿及其家属;然而,对于记者如此草率地将病症与接种疫苗相关联,笔者再次深深失望——两年前,笔者曾以《再审“山西疫苗案”与“海城豆奶案”》为题,著文批评两个案例的始作俑者、最初给出报道的媒体及记者:小小一包豆奶或一支疫苗,却能引发数十种不同症状,此非丁春秋驾临而何?岂料两年之后,丁春秋再次重出江湖。
    
    重新探讨这个话题,依然需要普及基本知识:不合格疫苗导致的最严重问题有两种:其一是疫苗已经失效而未被察觉,让接种者在无意识情况下暴露于相应疾病之下,这对于狂犬、破伤风之类疫苗来说,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其二是疫苗灭活不彻底(或减毒不到位),这相当于给接种者注射了相应病原体。无论是两年前的山西疫苗案还是本次南都的报道,均有一两个相对靠谱的案例,患者疑似因疫苗灭活或减毒不彻底而致病。
    
    两种严重后果之外,无论疫苗合格与否,都还可能产生另一种不那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引发人体过敏。
    
    南都文章的另一个论断让我感到极为惊讶:“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即使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这句话足以证明记者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及媒体职业素养:王宇所谓“概率百万分之一到二”的疫苗不良反应,包括较为严重的过敏、因灭活不彻底而导致相应疾病等情况,难道这些“不良反应”均会导致“终身残疾”?该文还说“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也许这个数字微不足道”,这又是外行话,假如中国每年疫苗接种真的将导致上千个孩子留下终身残疾,这个数字就很严重,远非“微不足道”。
    
    在如此错误认识之下,南都记者给出“疫苗本身又是高风险的生物制品”这样的荒唐言论也就不足为奇——笔者在此强调一个常识性结论:以成熟工艺正规生产的疫苗,没有高风险,属于极低风险的生物制品。
    
    这篇文章还对中国疫苗制造与管理行业提出了强烈质疑,采访的某“专家”说,中国的疫苗生产技术还停留在三十甚至五十年前的水平,说“我国开发的品种大多为单价疫苗、减毒活疫苗等传统疫苗品种,而国外上市的疫苗多以联苗、灭活等新型疫苗为主”。这又是纯粹的瞎掰。减毒与灭活均属于生产疫苗的传统工艺,对于中国各大生物制品公司来说当然不在话下——中国甚至早已生产出更先进的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乙肝、甲肝及脊髓灰质炎疫苗)。
    
    那么,中国在疫苗生产行业是否真的存在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问题并非如《中国经济时报》及《南方都市报》所报道的那样。此前,大连金港安迪、江苏延申、河北福尔均被报道过所生产疫苗存在效价不足的问题。所谓“效价不足”,简单解释就是因生产商偷工减料而导致疫苗中的有效成分(抗原)不足,这将让接种者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金港安迪违规添加“成分外核酸物质”,也是为了节省抗原,这同样可能导致效价不足)。在我看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国产疫苗“效价不足”依然是媒体及管理部门最值得保持警惕的问题。
    
    最后还得说说政府时常提到的“偶合效应”。老百姓不那么容易理解这个词,我在此简单解释一下:某种疾病来临之前,患者刚好经历了与该种疾病原本毫无关联的某种因素(本文探讨的问题中,这一因素便是“疫苗接种”),是为“偶合”。不仅仅是病因的寻找存在偶合,疾病治疗中也时常存在偶合——病人在痊愈之前碰巧接受了某种原本不对症的治疗。偶合现象成就了许多巫医,他们会因此而幸运地被人们看成神医。对于偶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偶合的两者,属于“鸡叫”与“天亮”之间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有关疫苗的偶合格外多?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因为小孩子几乎都要接种疫苗,中国人对于疫苗又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容易将疾病与之关联),同时媒体人也更愿意去发现它。反过来思考,人总要生各种疾病,中国这么多人接种疫苗,没有那么多偶合事件反而不可想象。如果大家一视同仁去寻找,那么偶合现象发生在“吃饭”“喝水”之类因素的案例将更多,只是人们一般视这些因素为“无风险”,不易将之与疾病相联系而已。
    
    在此还必须给出一个大家很不愿意看到的、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结果:由于南都这类不负责任报道的流传,将加深人们对于疫苗的误解和恐惧,此类“偶合”事件因而将进一步增多,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影响中国儿童的疫苗接种率,让他们更多暴露于实实在在的危险之下——那时将可能出现真正的“疫苗之殇”。
    
网友评论2013-06-25 09:45


    原罪你有什么办法,你用传统灭活减毒工艺生产疫苗人家说你技术落后没有保障不安全,你用先进基因工程工艺生产疫苗人家说你技术冒进没有保障不安全,记者嘛,有良心有社会监督就够了,专业知识之类那些都是小问题,就算记者搞错了,那也是科普启发民智
    
网友评论2013-06-25 10:08


    我怎么看到‘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就有种汗毛直立的感觉,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怎么才能得到?
    
网友评论2013-06-25 10:11


    跟SB说话时,记得告诉自己,我不是SB
    
    疫苗出事的概率当然有 但是不用疫苗出事的概率更大
    
网友评论2013-06-25 10:1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luanjinxun (2013-06-25 10:08)
    
    高中理科毕业,会使用常用搜索引擎即可
    
网友评论2013-06-25 10:12


    Reply to Reply Post by luanjinxun (2013-06-25 10:08)
    
    实事求是,科学严谨 的态度.
    
网友评论2013-06-25 10:13


    Reply Post by nijiajiu (2013-06-25 10:1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luanjinxun (2013-06-25 10:08)
    <br/.......
    
    可是在讨论某些问题的时候感觉不是生物专业博士毕业的,已经无法讨论了
    
网友评论2013-06-25 10:14


    每年死于车祸的人超过6W 专家建议不要出门
    
网友评论2013-06-25 10:15


    记者嘛 他们要的又跟良心无关 谁管你事实
    
网友评论2013-06-25 10:15


    没办法嘛
    就好象我去年气胸
    当天去一个医院针灸
    晚上就双肺气胸
    别人也说是偶合嘛
    
    我一个180斤180厘米高的人给我说自发性气胸
    呵呵
    
网友评论2013-06-25 10:18


    Reply Post by luanjinxun (发表于:2013-06-25 10:13):
    
    
    可是在讨论某些问题的时候感觉不是生物专业博士毕业的,已经无法讨论了
    这篇文章有什么高中毕业看不懂的吗
    
网友评论2013-06-25 10:27


    
    可是在讨论某些问题的时候感觉不是生物专业博士毕业的,已经无法讨论了。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不需要生物专业博士毕业。
    
    南都称“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即使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这里暗指不良反应=疫苗后遗症=终身残疾。但是只要一百度/google就知道,所谓疫苗不良反应范围极其广阔,皮疹腹泻发热溃疡休克都是不良反应,而并非只有终身残疾或死亡。妖魔化,这就是妖魔化。而识别这种妖魔化需要生物专业吗?不需要。
    
网友评论2013-06-25 10:31


    顺便对楼上针灸后气胸的那位说下,针灸导致气胸有因果关系证明且不少见。医院说是偶合是忽悠你。。。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9%92%88%E7%81%B8+%E6%B0%94%E8%83%B8&oq=%E9%92%88%E7%81%B8+%E6%B0%94%E8%83%B8&aqs=chrome.0.57.5935j0&sourceid=chrome&ie=UTF-8
    
网友评论2013-06-25 10:33


     害怕的可以不打疫苗...现在记者危言耸听的东西多得很.
    
网友评论2013-06-25 10:35


    魔都这里发放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国产免费的就是减活性的糖丸,进口收费的就是灭活性的注射。
    至于国产收费的灭活性压根就没提供。你让大众怎么选择呢
    
网友评论2013-06-25 10:35


    不打更危险,后果更可怕。
    
网友评论2013-06-25 10:36


    Reply Post by "Tokyo" (2013-06-25 10:15):
    
    没办法嘛
    就好象我去年气胸
    当天去一个医院针灸
    晚上就双肺气胸
    别人也说是偶合嘛
    
    我一个180斤180厘米高的人给我说自发性气胸
    呵呵
    
    我记得经常坐电脑前不动的人很容易得自发性气胸.
    你可以先说说你是怎么得气胸的..
    
网友评论2013-06-25 10:38


    据统计,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即使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也许这个数字微不足道,但对于每个不幸的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苦难。南都记者历时三年,采访记录了其中的近五十个家庭。疫苗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目前不存在百分之百安全的疫苗,但关注这些不幸的孩子与家庭,不仅是要普及有关疫苗的风险常识,也希望促成一种常规的救助与补偿机制,同时警醒敦促疫苗相关立法的完善,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规范。
    这是南都那篇文章的第一段吧,前面几楼说到这个数字可能有点夸大,但是自动脑补成不打疫苗的是不是都是小学没毕业的?
    
网友评论2013-06-25 10:39


    以后报社多招点理科生吧,没有一点科学素养。
    
网友评论2013-06-25 10:39


    疫苗要打,但是对于那些发生不幸的家庭,有这么一种补偿机制不是更好吗?
    发表回复下一页(2)

    
    
    

上一篇:有人做空是啥意思么?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