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呵呵】毕业生研究“呵呵”写3.8万字论文拿到硕士学位

整理时间:2013-06-26 07:20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6-24 13:08

» 毕业生研究“呵呵”写3.8万字论文拿到硕士学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12届毕业生的一篇题为《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的论文,近日在网上引起热议。该论文作者认为,“呵呵”这一类词在网络即时会话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功能,对汉语日常口语语篇研究以及网络状态下自然语篇变异研究的推进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但许多网友表示不理解,认为无聊,并由此引发出对当今大学教育质量的怀疑和不信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12届毕业生的一篇题为《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的论文,近日在网上引起热议。该论文作者认为,“呵呵”这一类词在网络即时会话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功能,对汉语日常口语语篇研究以及网络状态下自然语篇变异研究的推进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但许多网友表示不理解,认为无聊,并由此引发出对当今大学教育质量的怀疑和不信任。
    
    论文“呵呵”褒贬不一
    
    “我觉得这是一篇很好的论文,将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当下文化实践相结合,不是那类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乏味的论文,而是充满学术研究的真正活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黄平说。
    
    还有网友表示,能把大家每天使用的词语“呵呵”写成一篇3.8万字的硕士论文,真是强人啊!清华大学研究生邱雨桐说:“难得有人写这么贴近生活的毕业论文呢,正所谓生活是学术之源。”的确,这篇论文很贴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呵呵”一词近几年在日常生活以及网络会话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意义在网络语言中也产生了很多变化,如网上流传的一句话:流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
    
    但大部分人还是对这篇论文提出种种异议:“这样的论文有什么意义么?”“论文有些小题大做吧!”“这论文太哗众取宠了!”更有网友直接用“呵呵”两字来表达对这篇论文的不屑、不满等个人感情,甚至有人认为作者白交了3年学费。北京市民冯女士说:“现在大学的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水平真是让人担忧啊,研究一个这样通俗、无聊的词语居然都可以拿到硕士学位。”
    
    论文导师回应质疑
    
    《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论文的指导教师是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22年的教授李明洁。在接受采访时她说:“从选题、写作过程、答辩表现来看,这篇论文都属比较平常,不能因为受到大众的关注我们就美化它或诋毁它。”
    
    针对有人认为这篇论文是小题大做,她回应道:“这可能就是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看法的差距了。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小处着眼,大处着手’。在语言学上,我们尤其提倡小题大做。研究生一般学术积累较少,很难拥有全局眼光,所以更应该在小的问题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大众关注的问题就应该是学术研究的焦点。‘呵呵’大家都在用,也很了解。社会语言学包含社会性质,‘呵呵’大家用得这么多,如果我们视而不见,那我们就是失职了,那才叫白交了3年学费!”李明洁说。 ?
    
    论文“呵呵”为何引热议
    
    “呵呵”在网络中的普遍使用是事实,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绝大多数网民并不会看一下论文摘要或读完论文全文,也不会认真琢磨并合理地解释这一现象,只是见到该篇论文的题目而产生了好奇心。这么多人热议“呵呵”,也从侧面反映出它确实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公众关心的问题。我想,该篇硕士论文在网上引发热议,并不是有多少网民对语言学研究感兴趣,恰恰是由于“呵呵”在亿万网民中的广泛运用引起的。
    
    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大多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公众有疑惑,社会科学工作者便尽量要给大家解释清楚。对论文“呵呵”的负面热议也反映出社会科学普及的缺失。大众学术素养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之间,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处赖勤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面向社会,面向民众。学者应该学会使好“两支笔”:一支是保证做好学问的“学术之笔”;另一支便是通俗易懂的“大众之笔”。
    
    
    
    
    
网友评论2013-06-24 13:09


    下次会不会有人写一篇关于我去年买了个包的论文
    
网友评论2013-06-24 13:09


    好想看全文
    看看到底怎么写的
    
网友评论2013-06-24 13:14


    谁写个,我怎能不变态的论文?
    
网友评论2013-06-24 13:17


    文科论文大抵都是这样,没什么价值可言。
    尤其是中文系。
    
网友评论2013-06-24 13:18


    《网络会话中态君,法王,油条用词的研究》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0


    用3.8万个呵呵写了篇论文?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0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死亡飞刀 (2013-06-24 13:09)
    
    你这个词没有代表性,研究起来毫无意义。连开题都开不了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1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但是水平差异在那里
    我打这么多呵呵,只有一个意思
    人家写论文的可以引申出3.8万字
    这就是水平啊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1


    Reply Post by 十八大围观代表 (2013-06-24 13:20):
    
    用3.8万个呵呵写了篇论文?
    
    不要冷嘲热讽,自己去知网看看不就结了?外行笑内行,你也说得出口。语言学的研究不是那么简单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2


    求pdf............。。。。。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2


    楼上的请去知网,您就算看完一个摘要,都不会这么说了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3


    语用学就是干这个的
    美帝那边这方面的论文研究的话比呵呵搞笑多了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4


    总比抄袭好多了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5


    觉得研究这没意思,无所谓的.
    
     那什么语文,历史引申开来,文科都别学了呗.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5


    我觉得很正常啊.....只要是好的题目...都可以写文章的..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6


    不是挺好的题目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7


    http://wenku.baidu.com/view/2cbf8902f18583d04964599e.html
    
    楼上的可以去看看,我觉得做学问就是要这样,小处着眼,大处着手。
    文章并不是局限研究“呵呵”这个词,而是通过这个词来研究和阐述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过程。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7


    我觉得挺好的嘛
    
网友评论2013-06-24 13:27


    这个呵呵在咱们看来简单,但是老外要理解可难了,说明其中奥妙不小,只是平常人不会去在意,为何会有这么奥妙,还真能讨论和研究一下,能写出几万字绝对是有很多的分析和调研内容的,也需要一定水平的,所以不能主观臆断,到底是有水平还是瞎扯,看论文了才知道。
    类似的还有“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怎么能是一个意思,这个从学术层面也有的研究,只不过不是搞这个的不会去费这个脑筋而已。
    要是让我写,我也能写出万八千字来,不过我没经过系统学习,没有理论基础,不会学术名词,研究层次不会这么深,肯定写不出专业水平来。
    


发表回复下一页(2)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