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与搜狐图片联合制作】 疫苗阴云
整理时间:2013-06-26 01:48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3-06-24 08:45
» 疫苗阴云
原帖地址,请点击这里观看

中国每年新增新生儿1600多万名,每年注射的疫苗超过10亿剂次。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每年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了终生残疾,从公共卫生角度而言,也许这个数字微不足道,但对于每个不幸的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苦难。《南方都市报》记者郭现中历时3年,记录了其中的近六十个家庭。疫苗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异常反应造成伤害不可避免,但关注这些不幸的孩子与家庭,不仅是要普及有关疫苗的风险常识,也希望促成一种常规的救助与补偿机制,同时警醒敦促疫苗相关立法的完善,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规范。

陈素珍本来是个活泼自信的安徽女子,2009年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杭州虹桥医院做文案宣传。漂亮的容貌,如鱼得水的工作,殷勤呵护的男朋友都让她对未来都充满了美丽的想象。然而这一切都在2009年11月10日下午的那一针之后来了个急转弯。“那时候甲流疫情严重,人心惶惶的,正好单位组织打针,就跟着一起打了”。

打完第二天就发现口腔出血泡,然后开始便秘,自己就以为是上火了。一直到两周之后不见好转并且又出现了耳鸣。剧烈的耳鸣让她无法入睡,几天之后在工作中发现手边的电话一直响自己却听不见。就去找自己医院的医生看,检查结果一出来,医生告诉她,“有点不对劲,你出现了突发性耳聋,得赶紧治疗”。陈素珍不信,就去了附近的第二人民医院,结果还是一样。她吓到了,赶紧去了上海找最好的医生治。但是耳鸣,乏力加上浑身疼痛一直在持续地折磨她,治疗效果时好时坏,两个月之后,上海五官科医院的医生建议,左耳耳聋已成事实,再治下去也是继续大量用激素,副作用很大,让她回去慢慢调理。

此时的陈素珍已经从一个曾体重90斤的窈窕淑女变成了一个120多斤的胖子,男朋友嫌弃她,和她分了手。她回到了安徽老家,病痛的折磨加上内心的灰暗让她选择了封闭自己,“整天哭,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蹦能跳能赚钱,而自己就像个废人一样在家待着。妈妈说再哭我眼睛都要瞎了”。现在,陈素珍左耳已完全失聪。

江苏盐城市42岁的尤志华又一次做了母亲。看着那个柔弱白净的小生命在怀里沉睡,偶尔她会觉得有些遗憾:“要是个女孩该多好。女孩的话,我就觉得我的晶晶又回来了”。每到这时,眼泪就会又一次涌出眼眶。 她的晶晶已经走了3年了。2009年时的费晶铭17岁,正值花季的她,人长得高挑漂亮,成绩又好,生就一副好嗓子,学的美声,梦想是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马上要高考的她一直住校,2009年11月16日她从学校回家,晚上咨询父母要不要打甲流疫苗,“当时孩子说网上很多这个疫苗出事的报道,她不想打了。当时我们考虑她马上要艺术考试,老去人多的地方,还是打了放心。她爸爸还跟她说,爸爸在单位也打了,没的事,打吧”。这是个让父母悔恨终生的决定。

第二天回去晶晶就在学校打了疫苗。当天晚上,她就觉得自己关节痛,还去校医务室拿了伤风止痛膏。再过了几天,身上又出现了感冒的症状,一直有低烧,吃感冒药也不见好。“老是跟我说,妈妈,我怎么老是睡不够,好累啊,我还以为她是马上要考试的缘故,就劝她别太大压力了”。 12月5日,尤志华陪女儿去南京参加全国高考艺术类基础知识考试,考试结束后还在考场外拍下了留念照,这也是晶晶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那时候脸胖胖的,其实已经发病了”。等到从南京回来的第二天就发现孩子眼睛有点出血,赶紧去了盐城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大惊之下的父母立刻将孩子送往条件更好的苏大附属一院治疗。当时医生告诉他们,可能唯一能治愈的办法就是换骨髓,于是从入院到到晶晶去世前,三个月的时间里做了四次骨髓穿刺。当时尤志华的想法就是,只要有救,钱不是问题,实在不行就把房子卖了。幸运的是,3月5日尤志华被告知骨髓配型成功,晶晶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欢乐的神色,她甚至还打趣爸爸肯定是在外面养了小儿子,要不然那么低的概率竟然配上了。不幸的是,晶晶没有等到。3月8日,在做最后一次换骨髓前的穿刺,以检验所有指标的吻合度时,晶晶的生命体征突然恶化,当抢救无望时,尤志华冲进手术室,晶晶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我把这里弄脏了。就在母亲哭天抢地的呼喊中,晶晶的身体渐渐的冷了。

2013年清明,夫妻俩回了老家给孩子的坟立了块碑。那么小小的一个坟头,杂草已然快要没过人了。晶晶的坟就在奶奶坟的旁边,夫妻俩长跪不起,拜托老人家替他们照顾好自己还没成年的女儿。夕阳慢慢沉没到了坟地的尽头,暮色四合,坟地又恢复了有些恐怖的死寂。一阵风来,化为灰烬的纸钱飞舞而去,没留下一丝痕迹。
更多图片请点击这里观看
网友评论2013-06-24 08:48
昨天晚上都删了个相关帖了
网友评论2013-06-24 08:54
看得好压抑!
网友评论2013-06-24 08:59
。。。看的心惊胆跳。
宝宝要打,可又是必须的。。。
网友评论2013-06-24 08:59
疫苗发明之前的儿童夭折率对比现在,我想没人敢冒险让自己的孩子不打疫苗吧
网友评论2013-06-24 09:19
看起来很吓人啊……
网友评论2013-06-24 09:22
讨论这个的意义何在?
牛逼你不给你家小孩打? 打了的话疫苗的极个别出现副作用也无法避免吧
网友评论2013-06-24 09:25
Reply Post by 克劳德的德 (2013-06-24 09:22):
讨论这个的意义何在?
牛逼你不给你家小孩打? 打了的话疫苗的极个别出现副作用也无法避免吧
疫苗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异常反应造成伤害不可避免,但关注这些不幸的孩子与家庭,不仅是要普及有关疫苗的风险常识,也希望促成一种常规的救助与补偿机制,同时警醒敦促疫苗相关立法的完善,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规范。
网友评论2013-06-24 09:27
以前看豪斯医生,有一集母亲没给孩子打疫苗,被豪斯骂了一顿。我想美国对疫苗的态度和中国一样吧
网友评论2013-06-24 09:27
好担心啊,女儿才刚40多天,打了两针乙肝疫苗,后面还要打很多疫苗,怕了。
网友评论2013-06-24 09:28
Reply Post by darkwanderer (2013-06-24 09:25):
疫苗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异常反应造成伤害不可避免,但关注这些不幸的孩子与家庭,不仅是要普及有关疫苗的风险常识,也希望促成一种常规的救助与补偿机制,同时警醒敦促疫苗相关立法的完善,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规范。
看了你的回复我立马感觉我申论肯定0分
网友评论2013-06-24 09:32
其实,看你的选择吧,不打疫苗就一定得病?未必吧,首先会不会接触到传染源,其次人类还有自己的免疫系统
打了疫苗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0.00001%放在国内,1亿人里还100人呢。
都是概率的问题,在打疫苗之前做好告知义务,然后检测尽可能准一点,赌不赌就看个人了。
网友评论2013-06-24 09:33
得病的风险和打疫苗致病的风险,两害相权取其轻。
网友评论2013-06-24 09:33
有目的,有动机。值得怀疑。
网友评论2013-06-24 09:34
可以选择不打啊,有选择权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2013-06-24 09:35
这个是概率问题,还是疫苗本身问题,还是因人而异的。
网友评论2013-06-24 09:35
Reply Post by wyh1982 (2013-06-24 09:27):
好担心啊,女儿才刚40多天,打了两针乙肝疫苗,后面还要打很多疫苗,怕了。
请选择灭活疫苗 安全性高
网友评论2013-06-24 09:36
真心有态度,有节操的媒体

网友评论2013-06-24 09:37
Reply to Reply Post by 维托·W·考利昂 (2013-06-24 09:32)
如果不打疫苗,那么对于某些因为遗传疾病等原因的孩子来说,周边已经接种疫苗人群构筑的防火墙就出现了缺口。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是对自己孩子不负责,对社会也是不负责的
网友评论2013-06-24 09:37
Reply Post by darkwanderer (2013-06-24 09:25):
疫苗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异常反应造成伤害不可避免,但关注这些不幸的孩子与家庭,不仅是要普及有关疫苗的风险常识,也希望促成一种常规的救助与补偿机制,同时警醒敦促疫苗相关立法的完善,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规范。

发表回复下一页(2)
LOL罗辑思维全国人大代表真三搞笑视频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