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水区高人多】 【看上去好厉害】【刚知道还有这种武器】南方周末:中国的海洋新态度

整理时间:2013-05-21 22:59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5-24 20:37

» 南方周末:中国的海洋新态度
    军委主席习近平两次视察南海舰队,都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关键词:强军梦。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对于军队和军人来说,这是一种“思维底线”。
    近来,《简氏防务周刊》注意到,井冈山舰——这艘中国海军071型船坞登陆舰的诸多细节,在中国电视节目中不断披露。
    2013年4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三亚海军基地时,登上了井冈山舰。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2月8日和2013年4月9日,习近平两次视察南海舰队,都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关键词:强军梦。透过这个词汇,新任中国领导人提出了清晰的治军理念,也表达了中国的海洋新态度。
    “把理想融入强军梦”
    习近平登上井冈山舰视察的前一天,他在琼海市潭门镇登上了当地渔民的渔船。“出海打鱼安不安全?”
    这句问话被视为一个不容置疑的信息——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潭门镇是海南所有去南中国海的渔船出海港,习近平看望的渔民,大半生都在南海上捕鱼为业。
    在南海舰队视察期间,习近平强调“把理想融入强军梦”,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
    “中国崛起的主要威胁是来自海洋,中国需要一支‘大海军’,中国如果没有海洋崛起,就不会有国家崛起。”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说,习近平把中国梦和强军梦结合,是强调“民族复兴”和“军事复兴”的关系,为推进中国“强军大业”,提供了战略理据。
    3月的南沙海域,一场“舰、机、艇、舟、兵”五位一体的立体登陆演习中,井冈山舰是其中的主角,在“登岛”演练中,其作战能力得到全面展示。
    “此次针对性训练,有效检验和锤炼了编队基于信息系统的远海体系作战能力,为能打仗、打胜仗奠定了坚实基础。”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司令员蒋伟烈说。
    这次完全模拟实战的演习,称为“背靠背”对抗,细心者不难将这次南海舰队远海训练,与稍后的美菲“肩并肩”军演联系在一起。
    与“能打仗、打胜仗”相伴,海洋新风不仅体现在战略和军事上。
    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海南“椰香公主号”邮轮搭载两百多名游客,完成了首次三沙游。首航行程前往了西沙群岛鸭公岛和全富岛,被认为是中国在南海维护主权的标志之举。
    这一行动上承三沙市的设立,至此,经济开发、行政执法和军队亮剑,已经形成了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三板斧”。
    与中国态度相对的,是南海的波诡云谲。一份三沙旅游的出团计划书就审慎地写道:“西沙旅游涉及天气、军事、外交等各种因素……由于人力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旅游者到达西沙海域后,无法登岛参观,旅行社不承担责任。”
    5月9日,台湾“广大兴28号”渔船在南海的渔业重叠海域,遭到菲律宾公务船枪击,事件造成一名渔民身亡,两岸震动。为所谓“人力不可抗因素”,做出一个血腥的注脚。
    不难理解,在周边海域频出状况的态势下,中国海军的每一个动作,似乎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外部作用点。
    “在海上权益的战略博弈中,中国已经开始摆脱长期的被动状态,掌握战略主动权。”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说,最近的10至30年,将是中国的战略转型期,应该发挥战略创新的主动性。
    “自信源自实力”
    外界正在不断嗅到中国海军更加自信的信息。
    5月10日,中国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在渤海湾畔正式组建,这是中国航母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渤海湾的风浪,似乎扰动了印度洋的海流。5月11日,印度首个配备俄制米格-29K/KUB舰载多用途战斗机的303“黑豹”中队正式列装。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在仪式上表示,这一舰载机中队将大幅提高印度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力。
    这两支部队前后脚地组建,一次相隔不到24小时的巧合,原因在于两国海军各自均有长远的航母发展规划。就中国而言,2011年2月就已着手筹建舰载航空兵部队,在辽宁号服役近8个月后正式建立,实为顺理成章。
    “辽宁”号航母未来的远航,同样引发人们对中国海军的关注。
    4月25日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就“中国航母下一步远航计划”表示,航母不是“宅男”,不可能总待在军港里面,因此将来航母肯定是要去远航的。
    与多年的刻意低调不同,今年年初军队的许多变化备获赞誉:中国军队主动公开军队番号,预告了全年全军训练任务,随后又公开了各军种编制情况……
    “自信源自实力。”国防大学教授韩旭东评论说,近年来我国海军的武器装备在军队整体建设中,得到了更大的重视,我国对周边的防卫力量有了明显提升。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海军正在化被动为主动,对周边态势的思考也更显积极。中国地效翼船的突破,正是这一思维转变的例证。
    4月下旬,中国第一艘海洋地效翼船在南海海域试飞成功。这艘新型CYG-11型地效翼船引起外界关注,更在于中国选择地效翼船的原因。
    地效翼船俗称会飞的船,是一种利用地面效应可在低空实现高速航行的飞行器。其速度高于舰船,载重比高于飞机,最大的优点是无需建造大型跑道,可避开雷达和声呐扫描。
    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地效翼船并不重视,俄罗斯也持相同态度——尽管地效翼船就是由前苏联率先研发的。究其原因,地效翼船速度慢于飞机,在航程、承载能力和武备方面,又远逊于舰艇。舰艇和飞机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达成军事目的,因此外军并未对地效翼船发生浓厚兴趣。
    而在中国,存在主权纠纷的岛礁体积过小,不能建机场,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令地效翼船的优势凸显。俄罗斯之声网站报道认为,中国面临西方没有的地理条件,有望成为全球地效翼船研制中心。在国内,地效翼船也被媒体冠以“维权利器”的称号,维权之地,直指南海。
    中国在海洋问题上,外界越来越感受到劲风扑面。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对于军队和军人来说,这是一种“思维底线”。
    -----------------------------------------------------------------------------------
    地效翼艇是一种地面效应在贴近水面地效区内快速航行的高性能船舶,能够在水面上安全起降,航行速度比普通船舶快十几倍,既具有水上运输低成本,大运载量、安全可靠的优点,又具有空运的速度,用途十分广泛。
    
     普通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下方的压力大于其上方的压力,产生升力,托着飞机运行;而地效翼艇在贴近水面或地面时,船底下的空气受到挤压、流动受阻塞,压力增大,从而产生附加的升力。地效翼艇获得的升力,除了借助飞机机翼获得升力的一般原理外,还巧妙地利用了地面效应原理。当有翼飞行器在做近地(高度小于两倍翼弦长度)的水平飞行时,其气动特性与在中高空飞行时是不一样的。由于地面的存在,改变了气流的下洗场和流速,在离地表很近的带有翼刀或隔断端板的机翼下方,就会形成气流的“堵塞”,减小了流速,使上下翼面间的压力差加大,从而提高了机翼升力、降低了诱导阻力,增大了飞机的升阻比。实验证明,这种飞行器在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时的升阻比要比在高空时增加许多,其所需的推进功率较小。一架相同起飞重量的地效翼艇与普通固定翼飞机相比,其油耗可节省一半,有效载重系数比高25%~50%以上,航程可增加50%左右。
     地效翼艇的气动外形与水上飞机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拥有流线型的机身以减小阻力;按照在频繁接近水面上空的飞行条件设计,采用水密的船形底机身以利于在水面上起降;为避免机翼涡流造成的干扰,和地面效应对纵向稳定性的影响,水平尾翼的位置往往比较高,通常设置于后部的最高点。地效翼艇的气动外形也有许多独特之处。机翼的展弦比非常小,只有1.2—2,而且通常为下单翼;在翼尖的下方或机翼中段设置有宽大的隔断端板,或整体式浮筒,用来形成气动封闭区,减小机翼下面被压缩的空气外泄;因为气垫场效应造成的操纵效率降低,地效翼艇的水平尾翼翼展通常设计的比较宽大,以提高操作敏捷性。
    地效翼艇巡航飞行高度通常为翼展的0.05~0.2倍,但某些机型在载重量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短时间爬升到几百米的高度。地效翼艇速度较快,小型的可达180公里/小时,前苏联大型喷气动力地效翼艇甚至高达500公里/小时。适航性强,具有良好的越障、抗风浪能力,可在l.5米以下浪高稳定飞行,浪高超过1.5米时仍能飞行,很适合在平坦陆地、内陆湖或近海执行任务。
     地效翼艇通常把发动机安装在机翼前方,并将部分喷流或螺旋桨滑流直接排放到机翼下部,以人为增强地面效应,起到增升作用。采用这种动力增升技术的地效翼艇,在起降或飞行过程中,可以向下偏转主翼上的前后缘襟翼,在机翼襟翼、机身和翼尖隔断端扳间构成一个半封闭的气垫室。由前置发动机向气垫室内供气产生气垫压力,能够极大的提高起降或飞行时的升力,降低起降速度。甚至由于动力增升装置功率大、气垫室密闭效果好、形成气垫压力高,可在零航速的情况下将机体短时间托起。采用动力增压技术的地效翼艇,综合了空气动力地效翼艇与空气静力地效翼艇的优点,工作原理介于两者之间。它能像全垫升气垫船一样,以很低的航速自行登陆或下水。其操纵特性良好,能自如地悬停实现无坡度急转弯,甚至就地回转。这种混合型的航空器一般被称为动力气垫型地效翼艇。以螺旋桨发动机为动力的小型地效翼艇,只能飞行在地效区高度内,一般不具备爬高飞离地效区的能力。躲避障碍物时,主要采取水平机动绕过障碍物的方式。以喷气式发动机为动力的中大型地效翼艇,由于动力强大,可在短时间内跃升几十米至上百米的高度。但由于它们的主翼展弦比小,离开地效区高度后气动效率和操纵性会变得很差,只能在避障、发动突击等特殊情况下短时间使用。
    ---------------------------------------------------------------
    第二篇是网上找的博客文章,因为刚看到第一篇文章,就去找了下。
    已经补图~里海怪物
    那么,地效飞行器,大型登陆舰,再加上前段时间整体引进的乌克兰大型气垫船,碉堡了呀,摆明了就是北方何谈南方下手的节奏么,猴子们还不跪安
    
    


网友评论2013-05-24 20:40


    毛子当年把这玩意都玩出花了
    
网友评论2013-05-24 20:41


    南海怪物?
    
网友评论2013-05-24 20:42


    Reply to Reply Post by 裘千尺 (2013-05-24 20:40)
    
    恩。。。苏联从最早开始研究到现在都快90年了。。。
    不过1980年后好像没有新的船下水了。
    
网友评论2013-05-24 20:43


    A-90运兵相当不错
    
网友评论2013-05-24 20:45


    既然说到了地效飞机,楼主应该把里海怪物的图放上来
    
    


网友评论2013-05-24 20:46


    百度搜索 里海怪物 老毛子曾经碉堡的地效飞行器
    
网友评论2013-05-24 20:47


    百度了下··造型好像经常见··
    
网友评论2013-05-24 20:57


    Reply Post by chengxjqxz (2013-05-24 20:47):
    
    百度了下··造型好像经常见··
    哪里能经常见。。。
    


网友评论2013-05-24 20:57


    地效飞行器是不是前些日子出了事故,我看我们那地方论坛还举行哀悼的,是个翻译,还是个姑娘
    


网友评论2013-05-24 21:00


    
    
    还是觉得这东西,高不成,低不就,简单玩玩可以,战争时期没多大的作用。
    
网友评论2013-05-24 21:02


    里海怪物还是反舰版的比较带感
    

网友评论2013-05-24 21:03


    我去老毛子又要哭了,兔子你个混蛋,这可是我的家传宝贝啊
    
网友评论2013-05-24 21:04


    这东西其实缺点很多的,不是很好用
    
网友评论2013-05-24 21:05


    最大用途是运输吧
    
网友评论2013-05-24 21:06


    Reply Post by whfwd (2013-05-24 21:02):
    
    里海怪物还是反舰版的比较带感
    
    鹞(lun)
    
网友评论2013-05-24 21:16


    Reply Post by 长征五号 (2013-05-24 21:04):
    
    这东西其实缺点很多的,不是很好用
    
    用来在群岛间往返如何呢?
    
网友评论2013-05-24 21:44


    军事贴居然没人气……
    
网友评论2013-05-24 22:19


    Reply Post by 无聊之月 (2013-05-24 21:16):
    
    用来在群岛间往返如何呢?
    
    还不如直接用水上飞机。
    
网友评论2013-05-24 23:55


    Reply Post by 超级轨道炮 (2013-05-24 22:19):
    
    还不如直接用水上飞机。
    
    那么TG为什么时隔几十年重新把这个技术翻出来?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