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数量第一 阅读量缘何垫底
整理时间:2013-05-20 13:20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3-05-21 21:24
» 出版数量第一 阅读量缘何垫底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的53.9%上升了1个百分点;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与2011年的4.35本相比基本持平,但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每年读书1本都不到,在世界排名垫底。(5月20日《中国青年报》)
与国民阅读状况持续低位徘徊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已是一个出版大国——— 今年1月,时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的柳斌杰指出,去年我国的图书出版数量已经冲破40万种大关,位居世界第一,增速之快超乎想象。从国际经验看,出版量的攀升与阅读量的增长成正比关系,但这一“规律”显然又遭遇了“特殊情况”。个中原委,值得深思。
国民阅读量低下,固然与现代社会人们的浮躁、功利心态和阅读方式的改变有很大关系,但“好书”匮乏,难以激发公众的购书欲望和阅读兴趣也是不争的现实。尽管目前我国每年推出的新书浩如烟海,但受到社会认可和读者追捧的却是少之又少。质量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公众的“胃口”,当然容易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
“做好书”是激发读者购书欲望和阅读兴趣的前提,因此只有从出版这个环节抓起,创作—出版—购书—读书才能进入良性循环。不论是选题还是营销,只有真正做到按照市场规律,保证图书出版有准确的定位和较高的品质,才能让读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出版也要转方式调结构——— 转变出版体制,提高出版门槛,淘汰垃圾图书,等等。坚持这样做,图书出版的数量可能会降下来,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也可能因此失掉“世界第一”的头衔,但这却是拯救中国图书行业的最终出路,也是提高全民阅读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论阅读方式如何改变,读者对知识的索求始终是图书行业最重要的支撑。只有加快出版体制改革,出版更多高品质的图书,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读书、喜欢读书,我们才能真正走向阅读社会,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文和智力支撑。(徐娟)
网友评论2013-05-21 21:25
因为人家不用那么多辅导教材
网友评论2013-05-21 21:29
出版社热衷于出没人看的垃圾书,因为不用版权费,从网上直接下载就行,长此以往自然没人买书了
网友评论2013-05-21 21:30
中国教科书养活了多少出版社
网友评论2013-05-21 21:32
教科书太霸气了
网友评论2013-05-21 21:33
反正我这边图书业不怎么发达,基本都是各个学校周围一圈买参考资料之类。
网友评论2013-05-21 21:39
半个书店的教辅书
网友评论2013-05-21 21:40
教辅书过滥+电子书流行
网友评论2013-05-21 21:41
所以说学习和练习数理化和编程英语等知识书籍是‘次要的’
非得是大量印刷‘饥饿游戏’和‘暮光之城’等书才是人民的需求
网友评论2013-05-21 21:43
教辅书才是出版社的宝贝
网友评论2013-05-21 21:44
Reply Post by wshealer (2013-05-21 21:39):
半个书店的教辅书
...这么凶残?!还没见过呢~
网友评论2013-05-21 21:44
就从微民网来看,我们的国民不用读那么多书已经碾压很多发达国家宅男的知识量了……
网友评论2013-05-21 21:47
教辅太多是一个,看书的人少是一个
LOL罗辑思维全国人大代表真三搞笑视频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