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考证李承鹏 14岁看完24史
整理时间:2013-05-19 10:59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3-05-20 16:48
» 考证李承鹏 14岁看完24史
1:李承鹏所读24史的版本
李承鹏出生于1968年,14岁也就是1982年.在此之前有且只有也仅有三种版本的24史,想看连环画和白话本的同学情再等20年
A:清朝的殿本 繁体竖排
B:民国的百衲本 繁体竖排
C:中华书局1974年的排应本 繁体竖排.
A和B在建国后早已不出版,而且可读性十分的差,排除李的父亲是古董收藏家或官二代.那么李最可能读到的是1974年
版本的排应本.
至于白话本,第一版白话的24史2004年才编订完毕.在此之前不可能看到.所以也排除李阅读24史白话本或连环画的可能.
因为这些版本在文革的70年代不可能出现.
总结: 李阅读的必然为繁体竖排版,共计241本(清朝和民国的更多),不可能读到白话本和儿童24史,也不可能是简版缩印版.
除非李穿越到未来.
图片:

2: 李阅读的途径
李承鹏出生于新疆建设兵团,父母离异,11岁迁回成都. 父为文艺兵,很难想象一个唱歌跳舞的文艺兵能买得起这么贵
的大部头书,所以只能是在图书馆借阅.
文革时期 新疆 74年出版的24史... 是不是很不合理?
结论:李读24史为借阅.
3:李读24史的时间
从李的经历看,只有两种可能
A: 11岁前,文革时期在鸟不拉屎的新疆,某图书馆借阅到241本繁体横排的24史,然后11随后返回成都,再跑到图书馆借阅到24史,用3年以上时间读完.
B: 11随后, 来到发达的成都,接触到先进的文化,从图书馆借阅到241本的24史.用3年读完.
总结:B更合理,但不能排除其文艺兵的父亲是高富帅可以给他搞到24史,不过这趣味.....
4:李读24史的地点
A 在家
B 在图书馆
总结:显然在图书馆更合理,否则一个外地的文艺兵在成都借241册的24史在家让小孩读,你信么?
但问题来了,一个几岁的小孩,图书馆会借书给他看么?那么父母天天不上班陪读,文革期间为了小孩看24史,革命都不要了,其父真不是一个合格的革命军人
5:李有没有可能在14~15岁读完24史?
如果把繁体竖排的24史当网文,认为可以一目十行的同学瞎了吧?上图:
类似这样的书页有十几万页,4000万字,241本.大量的生僻字,别说看,就是念出来的费劲.

结论如下:
1:李看的是241册的繁体竖排版24史.
2:李阅读的地点文革时新疆的图书馆,文革后成都的图书馆,在从新疆搬家到成都后依然不忘去看24史.
3:李借阅24史,由其父不上班不干活全程陪同,且在图书馆阅读.
4:李学识渊博,一目十行,几岁的孩子不贪玩,不上课,不爱泥巴爱史书,什么都不做,只是N年来天天在图书馆孜孜不倦的阅读24史,且将其看完.
总结:李是天才.
另附公认的通读24史繁体版的史学界认为有10人:
吕思勉
李敖
毛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0
有10人 为什么只列了仨...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1
他可以下到手机上看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1
李是天才的话。肘子不也是了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1
……卤煮真蛋疼
人家吹牛逼而已你还较真了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1
碉堡了……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2
我小学时候 看了24史简化故事的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2
Reply to Reply Post by hkysl (2013-05-20 16:52)
70年代,木有简化版的24史 谢谢. 只有这三种版本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2
这3个例子..为毛李敖都在毛前面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3
说这有啥用,人名气大啊。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3
怀疑大眼的人都是圣奴隶,yoko peace~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4
这时候该轮到方舟子出场了吧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5
谁准你们上干货打脸的?
我说什么就信什么?
那我还是我捐的帐篷是军用大帐篷呢?
你们信不信?!!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5
那么微民网好几个说自己十四五岁就读完的可定是90年以前出生的咯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7
肘子还不粉末登场吗?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7
其实不然。。。当初我爹去大连大菜市后面的盗版书市场买过一套二十五史(+清史稿),A4纸大小大概1CM一本,一共5本来着,有古文有翻译。才200块钱,当时应该是不到2000年。我跟家没事也看点,反正看到最后高考前语文卷上的古文至少有一半是我都看过的。。。当然我也觉得大眼这货在吹牛逼。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8
实事求是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8
Reply Post by 你你你这么这样啊 (2013-05-20 16:57):
其实不然。。。当初我爹去大连大菜市后面的盗版书市场买过一套二十五史(+清史稿),A4纸大小大概1CM一本,一共5本来着,有古文有翻译。才200块钱,当时应该是不到2000年。我跟家没事也看点,反正看到最后高考前语文卷上的古文至少有一半是我都看过的。。。当然我也觉得大眼这货在吹牛逼。
大眼看书的年代是70年代,这个文革时期只有这三种. 看帖请仔细 谢谢!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8
都是圣奴隶
网友评论2013-05-20 16:58
又要add boss的节奏?
LOL罗辑思维全国人大代表真三搞笑视频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