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就要告诉你们到底什么是小清新!】转自豆瓣《舌尖上的个人》
整理时间:2013-05-14 05:34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 2013-05-12 23:38
» 转自豆瓣《舌尖上的个人》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note/215138426/
舌尖上的个人
2012-05-18 16:02:26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这个纪录片红得不得了,本不意外,吃一向是网络上一个重要的小清新内容——而且它绝对不会遭到“毁灭小清新”的嘲讽。但我完全不是小清新,对它就提不起兴趣来。
我是身在异乡为异客,很少吃着家乡味,尤其是家乡特产的味:在我老家有一种小吃叫米凉面,是用米浆蒸出来的,凉拌着,做早饭,有时也做晚饭、做菜。但别处罕见,离老家一百公里之外大概就不太有了。比起豌豆颠、侧耳根的地域性还要强许多。
但豌豆颠、侧耳根,很多人也没有听说过。我在浙江,很多人会跟我说:“这菜不辣,不合你胃口了。”于是我笑笑,有时也在私人的空间嘲笑一下,对于衣美特斯邦威夜行的我,这也算是自嘲了。
并不指望浙江人也能了解川菜,毕竟四川人不出省,也往往以为自己的菜肴去了辣味就成了别人吃的。只不过在这样一个味蕾从来分崩离析的国度,能生出美食爱国主义来,实在是政治味浓郁而high在其中的人还丝毫不觉得。
人们也不只是爱国,除了自称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嘲笑英德韩以外。若你对一般四川人讲,川菜讲究调料得多,没什么山珍啊,他往往就会怒气冲冲地举一大堆说明川菜哪里没有山珍川菜的山珍可博大精深了;在四川省内,我到别的城市读高中时,跟我来自一个地方的也会如此爱戴自己的家乡食物——尽管它与那个城市的食物已经有99%的接近程度了。这种感情,倒是越细化,越让我觉得真挚,他们惦念的家乡味道,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样:米凉面啊,挑着担子来卖的嫩豆花啊,现在都不太见了的甜糕啊,都是多么亲切熟悉的故人呀!反过来,什么山珍?我最熟悉的莫过于麂子,吃得就并不多,什么蜀南竹海里的竹笙,才接触过几次呢?
我要是说舌尖是自己的,它担不起一个群体一个地区,更担不起一个国,一定要有人说我上纲上线了,若你没有拿舌尖去爱国,我又怎么上得到你的纲和线呢?
我不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连典型的四川人也不是,我喜爱千层肚不爱毛肚,我不爱吃黄喉和鹅肠……有一次去麦当劳,吃到它的盐焗鸡翅,莫名感动——在这个全球化的连锁店里,那是小时候家里做出的味道。
以上为大师评论全文
以下大师簇拥评论节选:
2012-05-19 19:03:09 E (想死啊啊啊啊啊………………)
楼上说能担当的都是狗逼。
e师别侮辱狗逼两个字
人家是为了建设祖国出国学习,并且在出国的过程中更深刻体会到了建设祖国的重要性的爱国学生
2012-05-21 10:33:04 稻穗樣 (清晨起会一阵龙争虎斗)
“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故乡”
2012-05-22 12:16:03 LX (上帝关一扇门同时会掀起一条裙子)
还逆向爱国,你逆向智力了吧,一个北方佬为八百里外的地方特色理直气壮自豪不傻缺是啥,
我看你和朝鲜血缘关系比南方亲密多了,为中华料理自豪前能不能先去后厨看看都加了些啥料,身为左逼还在这回个鸡毛啊,
得瑟得瑟发发辟谣文自娱自乐算了,放个地图炮:意淫大中华的都是傻逼。是啊,像你说的,看到那帮缺们咱喜闻乐见一下,关你屁事
2012-05-22 12:17:05 LX (上帝关一扇门同时会掀起一条裙子)
浑身都是鸡巴的人才会为“中华”“美”食有自豪感
2012-05-23 13:43:20 发条林檎 (言わないで 往かないで)
我只想说一句,一个追求自由追求自我清醒认知而不愿被任何一个集体绑架,哪怕这个集体有再多的美食,这就是我理解的这篇文章的价值观。
这跟标新立异,小众没关系。如果不愿跟你们抱有一样的集体荣誉感就是自命不凡,那我想这个集体对我更是完全没有吸引力。
2012-05-23 17:44:03 Nomadologist (Brutal Arts of Making Enemies)
自由首先要求摆脱虚假的共同体和凝聚力,一个人不管他是左派还是右派,是搞文艺的还是搞科技的,只要懂得自由,就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所以说,喷兔老湿的那些货,根本没必要与之理论,因为其智识水平尚不足以理解自由为何。
至于是当空气还是给喂翔,就看个人心境了。我从不认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和他的观念原则有必然的关联。
2012-05-23 21:38:32 稻穗樣 (清晨起会一阵龙争虎斗)
“你们总说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你看你们口径一样还不是集体主义!”
自由不需要解释,信仰自证。
德州红脖抱团生活方式不妨碍其挺身捍卫自由
左边用解释自己的话语来理解,确实会造成大脑深层回沟短路
LOL 罗辑思维 全国人大代表 真三搞笑视频 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