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没人讨论?】 不知道有人转过没 现实生活中的钢铁侠 电动汽车中的苹果?有法王

整理时间:2013-05-10 20:04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5-09 11:15

» 不知道有人转过没 现实生活中的钢铁侠 电动汽车中的苹果?有法王
    电动超跑Tesla在2013年一二月份成为北美大型豪华轿车(指7万美元以上的)销量冠军,力压奔驰S系,宝马7系,凌志 LS, 奥迪A8等,并于1季度扭亏为盈,震撼了产业界。Tesla Moters 是由Elon Musk 一手缔造的。几乎每一次重大的革命,都有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出现。当前,电动汽车的革命已经若隐若现,Elon Musk似乎可以胜任这个英雄般的角色。我们看好他的原因,是他的传奇履历。
    1.Elon Musk:新能源革命的引领者
    硅谷企业家Elon Musk1971年出生于南非,18岁时移民美国,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学士,沃顿商学院管理学学士,1995年自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入学第二天便退学创业。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常常思考,哪些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他看好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和空间探索。后来他依次进入了这三个领域,创办了Paypal(第三方支付平台)、Tesla Moters(电动汽车公司)、SolarCity(太阳能公司)和SpaceX(空间探索技术公司)。
    Elon Musk希望通过新能源改善地球环境,太空飞船、电动车、太阳能,他的每一步都指向了他的终极目标----迁移人类到火星。他的传奇履历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成为了《钢铁侠》主角的原型。
    
    1.4 Tesla:引领电动汽车革命
    2004年2月,马斯克向Tesla投资630万美元,并出任公司董事长。2008年10月份,经过5年的研究,试验版的车型Roadster量产。2012年第三季度Tesla Model S投产,低端车型整车性能与宝马、奥迪相当,高端车型媲美保时捷911。
    
    Tesla的思想是以“硅谷模式”而非“底特律模式”来制造汽车。
    电动汽车定位于高端市场,整合众多IT以及汽车制造技术,以其新锐的设计理念引领潮流。Tesla Model S电动车是目前全球续航里程最远的纯电动车,这一车型车体和内部设备极具设计感,中控台由一块像iPad的触摸显示屏占据,集成了车辆行驶调节、导航、电话、上网等所有软件功能。整车设计方面,特斯拉Model S将硅谷的高科技与车辆工程技术相结合,赋予其智能化的用户体验感官,流畅型的车身线条让人过目不忘,汽车镀铬门把手在触摸之后可以自动弹出,充满科技感的设计从拉开车门时便开始体现。
    美国权威评选《汽车杂志》为了评选出2012年的年度汽车,对近期市场上最新与最出色的28款车进行了测试。最终,2012款特斯拉Model S电动车有幸摘得年度汽车的头衔。战胜了多个强大的对手,如2013款凯迪拉克ATS、福特Fusion、保时捷911卡雷拉S、以及2013款宝马M5。这同时也是这个有着64年历史,素有“车坛奥斯卡”之称的评选上出现的首款电动车型。
    
    2.Tesla核心竞争力:电池管理系统
    2012年下半年Tesla Model S 在美国起售, 2013年1季度新增销量4750辆,另有订单约15000辆,首次实现盈利。特斯拉 Model S成为今年一二月份北美大型豪华轿车(指7万美元以上的)销量冠军,力压奔驰S系,宝马7系,凌志 LS, 奥迪A8等。在加州更是一骑绝尘,销量超过奔驰S系,宝马7系,凌志 LS,奥迪A8销量之总和。
    2.1性能优异:媲美保时捷,远超其他电动车
    Tesla销售火爆的原因是其优异的性能。
    2.1.1与燃油汽车比较:优于宝马、奥迪,媲美保时捷
    Tesla旗下量产汽车包括 Tesla Model S(60kWh,85kWh,以及85kWh改良版)。其低端车型60kWh以及85kWh售价分别为$62400、$72400,扣除$7500的税费返还,购车成本为$54,900、$64900,相当于宝马5系、奥迪A6,且整车性能也与后者接近。
    Tesla高端车型Model S 85kWh改良版分别为4.4s,最高时速达208km/h,单次充电续航里程480公里。无论是从性能、外观还是用户体验上均可媲美传统跑车保时捷911 S。在节能方面保时捷911 S每加仑汽油可行驶27英里,而Tesla Model S改良版以及Tesla Roadster 每公里耗电0.19kWh、0.13kWh,约为每加仑89英里,130英里。按照美国汽车年平均行驶里程15000英里测算,Tesla汽车节油量达2000美元/年。
    3.Tesla是电动汽车中的苹果吗?
    Tesla的横空出世并广受欢迎,它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影响,类似于IPHONE对智能手机的影响一样。
    iPhone的出现,使手机人机交互更为便捷,并引起其他手机纷纷效仿,使得智能手机的普及加快。那么Tesla的出现,是否能够加速电动汽车的推广呢?
    我们将Tesla与苹果做了一些比较。
    3.1 Tesla与iPhone的对比:理想主义的领袖与完美主义的产品
    通过和苹果的对比,我们有理由相信,Tesla目前的情况很像2007年左右的苹果。
    
    3.1.1领导的开创性: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精神
    乔布斯与Musk,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希望改变世界。
    乔布斯对世界的改变是毋庸置疑的,在他的身后是iPod,iPhone,iPad等一系列具备跨时代意义的产品,以至于有一本关于他的传记名字就叫《活着就为改变世界》。Elon Musk也是一个富有理想主义精神的人,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常常思考,哪些会影响到人类的未来,他看好互联网,可再生能源和空间探索。后来他依次进入了这三个领域,创办了Paypal(第三方支付平台),Tesla Moters(电动汽车公司)、SolarCity(太阳能公司)和Space X(空间探索技术公司)。尤其是Space X的成功,Musk似乎有超于乔布斯的可能。
    除了改变世界这种理想主义精神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能力将自己的愿景变成现实。
    3.1.2产品的颠覆性:完美主义的设计理念
    就像当初苹果用做电脑的方法来做手机一样,Tesla 则完全在以跑车的架势做电动汽车。
    乔布斯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这点在iPhone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手机用户们在见惯了细小的按钮越来越多越繁杂的手机之后,第一次看到iPhone会有“完美的想让你去舔(乔布斯语)”的惊艳感觉。而美国各大汽车杂志编辑们第一次试驾 Tesla 后,说:想起了第一次用iPhone 时候的感觉。
    Elon Musk带给Model S的秘诀中有这样几件:关注设计、寻找软硬件的结合。
    Elon Musk曾经说,他们的车在走上生产线之前会进行无数次的返工。因为只要是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在“美学上”让他不满意都要重来,包括毫米级的细线。
    整个 Tesla S型车内部没有各种细小杂乱的盒子、抽屉或者储藏柜。一条润滑的流线从左到右延展开,人手唯一可以抓住的地方是它的门把手。
    最奇特的是,这款车的所有操作都可以在一个类似 iPad 一样的大屏幕上完成:包括最基本的导航、听音乐、调整温度、调整座椅位置或者上网。而且这台独特的电脑上所有的软件和功能,都和整台车完美地贴合在一起,它甚至还有自己专属的应用商店。
    
    现在就预言Tesla的崛起是不可信的,但看到Elon Musk的履历和梦想,我们可以试着给予他更多的信心。一个敢挑战火星的人,是能够把电动车做好的人。
    如果回顾一下苹果的发展路径,我们可能信心会更强: 2007年iPhone出现前夕的科技界,摩托罗拉超薄手机是最流行的装备,诺基亚如日中天,苹果还只是一个做MP3的公司……那么Tesla呢?
    3.1.3营销的独特性:定位高端,自营直销
    特斯拉副总裁乔治-布兰肯希(George Blankenship)是苹果的前任零售主管,特斯拉的销售店以苹果的“黄金式”零售标准为模板,也使用苹果的零售策略。
    特斯拉一般不选择代理商销售模式,而是自营直销,特斯拉的商店每周平均接待4000名客人,这是汽车行业前所未闻的记录。去年特斯拉新开10家新店,截至2013年4月,特斯拉的全球门店数量超过30家,年末有望达到50家,2013年5月,将在北京芳草地开专卖店。
    特斯拉的专卖店都位于重要发达地区和高档消费市场,如悉尼、日内瓦、东京、巴黎、圣莫妮卡、纽约和新港湾,已在四大洲设店。特斯拉的销售店紧跟高端目标客户的聚集区域而坐落在各大富裕都市。
    特斯拉的Model S车型,最便宜也要5万美元起,完全针对豪车市场而设计,Model X车型同样如此。这种方式很容易引起具备购买力的消费者注意,而后再引起其他人的效仿。这跟iPhone的定位是一样的。
    3.2 Tesla三步走的策略引领电动车的革命
    就像iPhone的出现促进了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样,Tesla也可能促进电动车的普及。
    Tesla在成立伊始,Musk便定下了公司推广电动汽车的“三重奏”战略:
     通过直营4S店向高端消费群体销售特斯拉的电动跑车,以提高普通民众对电动汽车的认知;
     通过向合作伙伴提供纯电动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使得其他汽车厂商可以尽早推出电动汽车,提高电动汽车的普及度;
     以自身的成功证明,公众对电动汽车有非常强的刚性需求,以此促进、鼓励其他汽车厂商参与到电动汽车的研发中,催化电动汽车市场的商业化。
    


网友评论2013-05-09 11:23


    有米在美国的水友买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