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新闻】 成都大量蛤蟆排长队游街 地震局:过几天就散了
整理时间:2013-04-27 00:56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次
【楼主】2013-04-25 10:18
» 成都大量蛤蟆排长队游街 地震局:过几天就散了

原标题:市地震局委托本报回复网友:蛤蟆游街 与地震前兆无关
本报讯 (记者 蒲兰) 昨日,有众多网友纷纷反映,在成都出现“众多蛤蟆排成长队游街”的现象。由于芦山地震的缘故,有网友怀疑这是地震的前兆。对此,市地震局昨日委托本报回应网友:出现众多蛤蟆并非地震前兆,3—5月是蛤蟆大量聚集的季节,过几天就会自然散去,与地震前兆无关。
针对网友反映的情况,昨日市地震局专门就此进行了研讨,并就网友反映的问题向市园林局野生动物保护处工作人员进行了咨询。据市园林局野生动物保护处工作人员解释,在农村或城市周边地区出现大批的蟾蜍(俗称蛤蟆)是一种正常现象,蟾蜍一般三四月份产卵,大量小蛤蟆在水中无法觅到足够的空气、食物,就要爬出水面寻找新的生存之地,每到下雨等气候变化时会集体出动。所以,每年3—5月出现蟾蜍大量聚集并不奇怪,过几天就会自然散去。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lushandizhen/content-3/detail_2013_04/25/24624367_0.shtml
网友评论2013-04-25 10:20
512之后成都的青蛙可比这多多了
网友评论2013-04-25 10:22
怎么了 楼主发这个贴的目的是?
----sent from my Xiaomi MI 2,Android 4.1.1
网友评论2013-04-25 10:23
查一查历年是不是每到这个时候都有类似报道不就OK了
网友评论2013-04-25 10:24
想起512来了
网友评论2013-04-25 10:24
我表示工地上土方车一过压死的都不知道多少
-----------sent from NgaBrush(v2.5.4) for Windows Phone
网友评论2013-04-25 10:27
汶川大地震之后,有网友声称蛤蟆集体散步的奇观是“地震先兆”。不少网友嘲笑说“养(地震)专家不如养蛤蟆”。这阵“蛤蟆风暴”很快席卷神州大地,当年512地震之后,贵州桐梓、福建连江、四川巴中、浙江平阳、广东深圳、山东平度等地陆续报告有蛤蟆集体散步,一时间地震疑云密布。
蛤蟆风暴并没有随着地震阴影散去而消停,这不到了初夏时分,全国各地的蛤蟆散步事件又多了起来。
集体散步源于“爱情”
蛤蟆并不是严格的分类学意义上的名称。它们都属于两栖纲中的无尾目,也就是俗称的各种蛙和蟾蜍。这是脊椎动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目前发现和命名的种类有5000多种。
暮春时节,在泥土里熬过一冬的蛤蟆们在阳光和雨水的召唤下活跃起来,开始向有水的地方进发。动物学家们发现,这些家伙会像鲑鱼一样,返回出生地进行繁殖。赴这场“无遮大会”的家伙步调如此一致,常让某地一夜之间出现大批蛤蟆。以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的中华大蟾蜍为例,其繁殖季节在4~5月,有些可到6月。在某些地方其种群密度可达3600只/平方公里,集中到某一个水塘时,情势相当壮观。别以为这种景象只会出现在乡间,即便是城市里,蛤蟆大会也在各种水洼里上演。(视频) 2007年的一个调查显示,上海市市区17个城市公园中,每公顷金线侧褶蛙的平均数量高达127只,与之接近的黑斑侧褶蛙也达到了97只。蛤蟆一个个急匆匆流着哈喇子,冲回老家干“好事”,却被误作地震的先兆。蛤蟆们可顾不上悲催,它们得抓紧时间,在水洼干掉之前完成相亲、相爱、产卵、孵化直至小蝌蚪蜕变成小蛤蟆的过程。
正是由于繁殖的这种不确定性,蛤蟆们大多采取广种薄收的繁殖策略,雌蛤蟆的产卵量都很惊人,往往以千计。这样一来,闹翻天的蛙鸣过后,就会是满坑满谷乌漾乌漾的蝌蚪,以及过不了多久,满地乱蹦的小蛤蟆。显然,由于成长道路上充满艰险,刚刚褪去尾巴的小蛤蟆要比成蛙数量多得多,因此,当小蛤蟆离开“幼儿园”奔赴各地的时候,也会形成壮观的蛤蟆风暴。
有时,这些家伙会不顾死活地涌上公路。车祸成了很多种类蛤蟆濒临灭绝的原因。为此,很多国家在公路上设置蛤蟆用的安全通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蛙声逐渐淡出了很多人的记忆。在城市里,找一块泥地、一片干净的水塘已近乎奢望。难怪城市人看到蛤蟆聚会后感到如此陌生和恐惧。
蛤蟆陷入艰难时光
2004年10月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有1856种蛤蟆生存受到威胁,2489种蛤蟆的数量在下降。报告估计,未来100年内近半数种类蛤蟆将完全消失。
蛤蟆们的最大灾难是栖息地的消失。热带雨林是许多蛤蟆的家园,但雨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着。由于这一原因,1989年以后,著名的金蟾蜍就再也没被发现过。
污染也是大问题。在紫外线辐射增加以及水污染面前,蛤蟆没有还手之力。美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发布报告指出,美国44个州出现了蛤蟆畸形的现象,有的地区的60%蛤蟆都成了怪物。到目前为止,人们也没有完全搞清楚问题之所在。
最后,交通运输业让疾病得以散播。在巴拿马,泽氏斑蟾一直被视作吉祥物。前段时间,生物学家发现它们彼此相遇时,会互相挥“手”。可惜,我们再没机会了解它们挥手的含义了,一种对蛤蟆致命的真菌沿着新修建的公路迅速扩散。泽氏斑蟾已经野外灭绝。
网友评论2013-04-25 10:28
春季是这样的。。。
网友评论2013-04-25 10:31
小蛤蟆这个季节确实是集体出水的、
网友评论2013-04-25 10:31
地震之前怎么不出来游街,震完了跑出来算什么预测
网友评论2013-04-25 10:34
看完6L的回帖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暴雪给萨满的妖术设计了新造型

网友评论2013-04-25 10:36
又有的吃了。
----sent from my Sony Ericsson MT15i,Android 2.3.4
网友评论2013-04-25 10:40
Reply Post by 月三的男人 (2013-04-25 10:34):
看完6L的回帖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暴雪给萨满的妖术设计了新造型

又...又buff了!!!!!
----sent from my Sony SO-02E,Android 4.1.2
网友评论2013-04-25 10:41
闷声续大命
网友评论2013-04-25 10:54
小时候每年这个季节满大街都是,还跑到家里去。现在污染严重,又没大面积的水了,基本看不到了。
网友评论2013-04-25 11:01
神经过敏了。
以往的正常现象,现在都能同地震联系起来
其实动物每次所谓的“预兆”,都是震后才想起来的
试想有谁可能仅仅凭动物的异常来确定地震的发生
网友评论2013-04-25 11:02
我记得512之后也是好多这类新闻。
----sent from my OUSHENG iOCEAN X7,Android 4.2.1
网友评论2013-04-25 11:03
武汉南京两地大量小蛤蟆上街
2012-05-01 07:47:43来源: 武汉晚报(武汉)有75421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0(0)核心提示:近日,武汉南京出现了大量小蛤蟆上街的景象,民众多担心是地震的预兆。湖北地震局工作人员表示,各种动物在地震前确实会出现异常行为,但不能因此认为动物的异常行为一定是地震前兆。小蛤蟆大量出现是因近期蛙类进入产卵孵化期,水中生存空间有限势必迁徙至地面。
本报讯 一夜之间,家门口的马路上竟出现了大队蛤蟆“集会游行”的奇观。这让市民邵女士心中颇有些惴惴不安:“难道是要发生地震了?”记者采访省地震局工作人员后得知,目前武汉市并无地震迹象,“蛤蟆上街”属自然现象。
昨天早上,家住沌口周公街周公社区的邵女士打开家门,发现家门口满地都是蹦蹦跳跳的小蛤蟆。这些蛤蟆只有成人拇指大小,通体深褐色。“密密麻麻的,稍不注意就会踩到,看着蛮瘆人。”无奈之下,邵女士只得用扫帚驱赶这些试图闯入家中的“不速之客”。
据附近居民介绍,从前天夜里开始,这里的马路上就已经集结了成群的小蛤蟆,一旦有车经过,便有大量蛤蟆被碾死。“数都数不清,少说也有好几千只。估计都是从邻近的万家湖里冒出来的。”
邵女士不无担忧地表示:“听说在发生地震之前,动物们都会出现行为异常的情况。现在突然来了这么多蛤蟆,会不会是地震的预兆啊?”
随后,记者就此事致电湖北省地震局咨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各种动物在地震前确实会出现某些异常行为,但不能因此认为动物的异常行为一定是地震的前兆。目前武汉市内及周边并未监测到地震迹象,请广大市民放心。
这位工作人员称,由于最近天气转暖,加上雨水丰沛,蛙类都进入了产卵孵化期。随着大批蝌蚪变成小蛤蟆,它们在水中生存空间越发有限,势必会迁徙至地面,这才出现了“蛤蟆游行”的场面。
新闻链接
4月29日,南京江心洲同样出现了大量小蛤蟆上街的景象。不少市民直呼:会不会是不好的征兆?对此,江苏省地震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小蛤蟆出动是觅新家、找食物,为正常现象,与地震没什么关系,不要恐慌。
http://news.163.com/12/0501/07/80DEQGER0001124J.html
去年高邮地震过,南京有震感,有没蛤蟆上街?武汉去年地震过么.....
网友评论2013-04-25 11:03
楼主想说啥
网友评论2013-04-25 11:07
Reply Post by 月三的男人 (2013-04-25 10:34):
看完6L的回帖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暴雪给萨满的妖术设计了新造型

巨大的BUFF 
罗辑思维全国人大代表真三搞笑视频柳岩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