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不知道对NHT了解多少,感觉像传销

整理时间:2013-04-23 05:36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4-22 21:17

» 不知道对NHT了解多少,感觉像传销
    有2,3位亲戚参与NHT这种产品。
    
    NHT出一些果汁产品,据说喝了有益健康。
    
    然后发展一位下线给4k。
    
    搜索了一下有传销嫌疑。
    
    有人遇见过吗?
    
    我该怎么劝他们回头是岸呢?
    
网友评论2013-04-22 21:27


    一看就是传销啊..
    
网友评论2013-04-22 21:33


    近来一种称为“诺丽”(noni的音译,也译做“诺力”、“诺梨”、“夏威夷
    萝梨”)果汁的保健饮料在国内白领阶层通过传销、直销的方式流行,价格不菲,
    一瓶可以卖到500元。据说它是从天然植物noni果实调配成的,是“来自伊甸园的
    礼物”,出自南太平洋“最洁净、受污染”的大溪地(塔希提)群岛和夏威夷,在
    当地广泛做为医用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
    
    广告声称,常喝诺丽果汁能强身健体,祛除百病,可帮助改善:哮喘、癌症、
    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痛症、头疼、肝病、肾病、免疫系统、红斑狼疮症、消化
    系统差、内分泌失调、前列腺病、牙疼、头发和指甲病、高血压、肿瘤、肺结核、
    甲状腺病、痔疮、牙肉出血、骨刺、便秘、过敏症、健忘、性功能降低、忧郁症、
    戒烟等等。
    
    这种神奇的诺丽果实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产自一种茜草科植物,拉丁文学名
    为Morinda citrifolia,台湾称为檄树,大陆则称为海巴戟,因为它和产于广东、
    广西等地的中草药巴戟天是同一属的植物。波里尼西亚人虽然自古就把诺丽当药用,
    但是主要是用它的叶子或把果实捣烂了,做为外敷消炎用,并不把它的果实当成包
    治百病的口服药来喝。中药只是用巴戟天的根、茎入药,也不用它的果实。
    
    诺丽神话的创造者是一位美国人,现在担任“大溪地诺丽国际公司”发言人和
    顾问的拉尔夫·海尼克(Ralph Heinicke)博士。此人得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生物
    化学博士学位,在1950到1986年间在夏威夷为美国都乐菠萝公司等机构工作,研究
    菠罗蛋白酶的医学用途,发表过几篇关于菠罗蛋白酶的学术论文。
    
    但是使海尼克名声大噪、被诺丽广告吹捧为的“极负盛名的生化学家”的是他
    于1985年发表在非学术性的园艺期刊《太平洋热带花园通报》上的一篇没有列举任
    何文献出处的通俗文章《诺丽的药理活性成分》。在这篇文章中,海尼克声称菠罗
    蛋白酶要发挥医疗作用,还需要一种新发现的生物碱参与。海尼克把这种生物碱称
    为赛洛宁(xeronine),它是由一种奇怪的胶质物质赛洛宁原(proxeronine)转
    化而来的,这个转化过程是由赛洛宁转化酶(proxeronase)控制的。海尼克声称,
    由于诺丽果汁富含赛洛宁原和赛洛宁转化酶,因此有极高的医疗价值,能够用于治
    疗高血压、痛经、关节炎、胃溃疡、扭伤、损伤、忧郁症、衰老、消化不良、动脉
    硬化症、镇痛和其他多种疾病。
    
    我们也许会觉得奇怪,对如此重大的发现,为什么不在生物化学或医学的专业
    学术杂志上发表,而却在一份园艺期刊上透露。不过,以下的事实也许会让我们明
    白其中的奥秘:在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做个检索可以发现,没有任何有关赛洛宁、
    赛洛宁原或赛洛宁转化酶的文献资料。换言之,这些神奇的物质都是海尼克本人的
    独家发现,其结果没有被任何其他研究者重复过,也未获得学术界的承认。海尼克
    也从来没有公布过这些物质的化学结构式。
    
    显然,海尼克的兴趣不在于学术,而在于商业。他的这些“发现”都申请了专
    利保护,而一股兜售诺丽果汁的商业热潮也迅速掀起,并且主要是采取传销和网上
    直销的方式。对诺丽神话推波助澜的另一位关键人物是美国医学博士尼尔·所罗门
    (Neil Solomon)。他在1993年因不正当行为而被吊销了行医执照之后,成了各种
    “另类医学”的鼓吹者,担任“国际诺丽通讯委员会”的医师。他撰写的《诺丽奇
    观》一书成了诺丽果汁推销商的“圣经”。
    
    但是迄今并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够支持有关诺丽果汁的种种神奇功效。有些
    体外实验表明诺丽果汁含有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多糖成分。夏威夷大学正在对
    诺丽果汁是否具有抗癌作用做临床试验,这只是最初步的临床一期试验,还未有结
    论。诺丽果汁就像所有的水果果汁一样富含抗氧化剂,而已知抗氧化剂具有抗癌作
    用。即便如此,也没有证据表明诺丽果汁在这方面的作用就比橙汁好。
    
    由于诺丽果汁中钾的含量非常高,因此那些需要低钾饮食的肾病患者千万不要
    轻信诺丽果汁可治肾病的宣传,否则血钾过高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
    甚至死亡。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过一个病例,一名肾病患者因为把诺丽果
    汁当成治病秘方服用,导致血钾过高。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曾经多次给销售诺丽果汁的公司发函警告他们不得宣传诺
    丽果汁能够治病。在1998年,美国4个州的检察长起诉销售诺丽果汁的摩林达公司,
    该公司同意停止有关诺丽果汁能保健、治病的宣传,给客户退款,并支付诉讼费。
    同一年,芬兰国家食品管理局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钱财,决定禁止诺丽果汁的进
    口和销售。
    
    诺丽的神秘面纱,是出于商业炒作的目的被不良学者和不法商人包装上去的,
    应该把它撕下来,而非法的传销也应该被禁止
    
    
    “大溪地诺丽果汁”涉嫌传销和虚假宣传
    
    发表时间:2009-06-27点击数:566
    
     青年时报对“诺丽果汁”事件的系列调查,引起央视关注,7月25日,央视记者和时报记者取得联系,两媒体将携手合作,共同深入调查“大溪地诺丽果汁”问题。
    除杭州外,“诺丽果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四地设有分公司,四地工商、媒体也表示在调查中。
    “诺丽果汁”在京也惹事端
    北京《法制晚报》7月11日一文《迷信果汁延误病情终丧命》报道,北京一位郭女士在去世前4个月,迷恋上“大溪地诺丽果汁”,患有肺部肉芽肿的她竟将药全部停掉,只喝果汁治病。结果延误病情,郭女士不幸去世。
    调查中,法制晚报记者也发现了同样问题———诺丽果汁涉嫌传销和虚假宣传。
    事情经过
    面对亡妻,其丈夫康先生不禁哀叹:“是传销的果汁要了我妻子的命。”
    康先生称,妻子是听信了熟人的介绍。今年春节后,妻子郭女士的一位熟人王女士上家里来推销大溪地诺丽果汁。因肺部肉芽肿身体虚弱的郭女士迷上这种果汁后就将日常用药全部停了。
    而在康先生出示的郭女士生前日记里,反映出她从今年5月份停药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但却始终坚信这是服用果汁后的“好转反应”。
    其中,6月9日,郭女士的最后一篇日记中是这样写的:“朋友们都说,细胞饥渴,身体疲惫是好转的现象,但我实在难受极了!”“咳嗽、吐痰等都是排除体内酸毒的最佳途径,发烧是人体迈向调和的自然现象,当我了解到这些后虽然身体难受,但心里高兴。”三天后,郭女士因肺结核病去世……
     在调查中,法制晚报记者也发现了与时报记者调查时发现的一个同样问题———诺丽果汁涉嫌传销和虚假宣传!
    比如,在北京,诺丽果汁也是每箱价格1380元,记者买经销商一箱果汁,她将获得该箱果汁200元的价格差,还可以从公司获得10元组织奖,记者将果汁再卖给别人,记者会获得10元组织奖,她则可以获得50元组织奖。以此类推,发展的下线越多,拿到的奖金和分红就成倍增加…
    此外,在北京举行听课的会场上,也有人“现身说法”果汁能抑制癌症!当地工商部门认为,这种行为涉嫌传销。(以上引用《法制晚报》报道)
    昨天,记者联系上法制晚报调查采访此事的两名记者,证实了此事,并表示将会关注到底。
    打假博士
    方舟子驳斥“诺丽神话”
    方舟子,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揭露了几十起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学术腐败现象。
    “诺丽果汁”对外宣传中,一直称美国海尼克博士在“诺丽果”发现了“赛珞宁”。对此,方舟子在《揭开诺丽的神秘面纱》文章中(刊于4月26日《北京科技报》,署名方子舟)指出,这项所谓的“发明”,1985年“发表在非学术性的园艺期刊《太平洋热带花园通报》上”,是“一篇没有列举任何文献出处的通俗文章”,标题是《诺丽的药理活性成分》。
    他认为:“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够支持有关诺丽果汁的种种神奇功效。”
    
    2则纯复制黏贴
    
网友评论2013-04-22 21:36


    这些事情上信肘子还是靠谱的
    
网友评论2013-04-22 21:37


    传销无误了~~~~~~~~~~~~~~~~~~~~~~~~~~~~~~~~~~~~~~~~~~~~~~~~~~~~~~~~~~~~~~~~~~~~~~~~~~~~~~~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我就呵呵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