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愿四川平安】 大地震为什么又发生在四川

整理时间:2013-04-22 12:55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13-04-21 12:33

» 大地震为什么又发生在四川
    汶川地震后,“四川数千年无大震”是谬误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今天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强震,震中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5.12大地震的动力来源,就是青藏高原和扬子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并在龙门山断裂带上产生的长期能量积累和突然释放。所以自然就有了“汶川地震已经把几千年积累的应力释放完了,四川要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又在几千年之后”这样的说法。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汶川地震把震源点上应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和流体压力释放差不多了,在这个点上2000至3000年不会有大震了,这并不等于说整个四川三千年就不震了。相反,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映秀-宝兴-泸定)、石棉附近的鲜水河断裂带以及四川盆地内部的龙泉山断裂带和华蓥山断裂带南部,因汶川大地震发生,应力反而增加。2008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也认为,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端压力增加,而雅安震中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端。
    
     雅安芦山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端
    即使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应力释放也主要集中在映秀-北川-青川断层(275千米长)和灌县-安县断层(100 千米长)上。附近地区其他断裂如岷江断裂、虎牙断裂、平武-青川断裂、江油-广元断裂基本上都没有参与5.12地震系列的活动。那些有很强的发震能力但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生地震(缺震)的断裂带是地震空区,说明那里能量已经积累起来,更有可能发生强震。
    
    根据地震学家嵇少丞的通俗说法,一根三股拧在一起的绳子,突然断了其中一股,还要拉与原来一样大小的力,未断的那两股上于是就多了一份附加的载荷,这一份附加力很可能就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换句话说,本来还需积聚若干年才能达到发震(岩石发生脆性破裂或摩擦滑动)的临界剪切应力,由于5.12汶川大地震及其后的众多余震多了一份附加力而提前达到了。所以,潜在孕震区就是附加力较高的区域,应成为今后几年重点的防范区域,而绝非什么“安全地带”。
    03
    这次的地震是汶川的余震吗?雅安芦山距离汶川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左右,许多网友可能会问,这次雅安地震会否是汶川大地震的余震?
    
    所谓余震,是指跟随在主震后发生的一连串地震。主震发生后,断层上的应力分布会产生改变,在应力再调整的过程中就造成一系列的余震。余震与主震通常发生在同一个破裂带上,比主震的规模小。余震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只能在地震后短时间内发生的才算,现有的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余震才是地震的常态。据《自然》杂志2009年11月5日发表的文章表明,许多最近发生的地震都有可能是几百年前大地震的余震。
    
    2008年汶川大地震,沿龙门山断裂带产生了规模宏大的地表破裂带,但其方向是从汶川向东北方向展开,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中央断裂的中-北段以及前山断裂的中段展布。芦山位于龙门山断裂带南端,并不位于汶川地震破裂带上,因此有专家认为芦山地震并不是汶川地震余震,而是龙门山断裂带上一次新的主震。
    
    然而,有时主震造成的应力变化会不局限于主震所造成的破裂面上,这个现象称之为库仑应力转移。汶川地震后,如前所述,不少专家就认为地震使得库仑应力向龙门山断裂带南部转移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就认为,本次地震与汶川地震有一定的关联。到底雅安地震能否算作汶川地震余震,可能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04
    民间人士准确预测了这次地震?在今天地震新闻引发社会大量关注的同时,另一条新闻也刺激了网民的情绪:《国家地震局住房保障预算达监测支出四倍》。网络上在一如既往地发难地震局“没用”的同时,也传出了“民间人士准确预测了这次雅安大地震”的消息。这些人究竟是如何准确地预测到的呢?请看下图:
    
     所谓的民间“准确”预测
    仔细翻看这些人的微博可以发现,他们都认为地震和天气有关,地震发生的时候通常都是阴天,晴天不会发生地震。他们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看云”(古代叫“观天象”),比如“天上突然出现了地震云,有种不祥的征兆,预计三至六天在重庆以南方向有地震出现。”
    
    我们在以往的专题里曾多次强调“地震不可预测”,这是世界主流科学界的认知。但为何总有一些民间高手“成功”预测到地震了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他们乐此不疲,不断预测;二是他们的预测大多非精确,时间、地点模糊化。这和“说曹操曹操到”背后的原因类似:“人们往往会轻易地忘掉一百次失败的预言,却津津乐道偶然的一次成功”。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民间地震预测专家并不难,你可以尝试这样做:从明天开始,每天早上在微博上发:“今天有大事发生。”或者:“昨夜夜观天象,明日可能要地震”,要是没发生,就把昨天的删掉,第二天继续。
    
    民间预测地震的不靠谱,还有一个原因。下表是2000至2012年全球地震统计图,通过该表可以发现,全球5.0级以上的地震,2011年发生了2481次,平均每月207次。数量如此多的地震,蒙对一两次,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
    
网友评论2013-04-21 12:42


    谁信民间预测谁傻B 还不如针对这种有理有据的研究对对应地区做一些针对性的工作。
    
网友评论2013-04-21 13:00


    好文章,顶一下
    ----sent from my Meizu M030,Android 4.1.1
    
网友评论2013-04-21 13:04


    不过有一个民间预测的微博,那学生是每天根据电离层和磁场数据,进行预测的。确实可以作为参考, 非迷信,非伪科学。
    
网友评论2013-04-21 13:08


    Reply to Reply Post by cheerayhuang (2013-04-21 13:04)
    
    还不提名诺奖?
    
网友评论2013-04-21 13:08


    Reply to Reply Post by cheerayhuang (2013-04-21 13:04)
    
    他的理论完全不靠谱,一年全球几百万次地震,你往板块间的地震带上猜你也能猜中
    
网友评论2013-04-21 13:09


    民间预测只要是科学的方法,我觉得相关单位就应该重视,交流分享,研究学习,而不是一味的觉得”民间的就是sb的,老子才是专业的,老子都发现不了的问题,你个sb能发现?“这种态度
    
网友评论2013-04-21 13:53


    Reply Post by nanvy (2013-04-21 13:09):
    
    民间预测只要是科学的方法,我觉得相关单位就应该重视,交流分享,研究学习,而不是一味的觉得”民间的就是sb的,老子才是专业的,老子都发现不了的问题,你个sb能发现?“这种态度
    
    预测几万次总能蒙对一两次,确实挺科学的
    
网友评论2013-04-21 15:41


    Reply Post by 双祭坛爆剑圣 (2013-04-21 13:53):
    
    预测几万次总能蒙对一两次,确实挺科学的
    
    我可不认为预测几万次能蒙对一两次,就是科学的,同学你激动了
    
网友评论2013-04-21 15:50


    对于民科的预测,如果政府办事更加规范和透明,很多谣言会不攻自破.
    
    
    我相信在那么庞大的预算开支中,如果地质部门能设立专人或专门的机构去和民间预测者进行直接沟通和进行科学含量评估,并且定期发布相关调查报告,不仅可以对民众起到地理常识的科普而且会让大多数谣言制造者自行消失,也会让很多民间马后炮闭嘴.
    
网友评论2013-04-21 15:52


    咳咳...民科不说三峡就不错了....
    
网友评论2013-04-21 15:53


    Reply Post by cheerayhuang (2013-04-21 13:04):
    
    不过有一个民间预测的微博,那学生是每天根据电离层和磁场数据,进行预测的。确实可以作为参考, 非迷信,非伪科学。
    
    靠手机收集电离层和磁场数据么
    
网友评论2013-04-21 16:13


    so,连锁反应,下一次将会爆发在龙门山的哪段?
    
    
    -------发自后头丑(HTC) Radar C110e上的NGABrush(1.8.4.7) for WP(已经抢到0个沙发:Loser!)
    

    
    
    

上一篇:【地震相关】 来说说地震时的喵星人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