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上世纪中叶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魔法师的产生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整理时间:2013-04-08 15:12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19229950)2013-04-07 16:39

» 上世纪中叶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魔法师的产生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埃里克森是希望国的心理学家
    活跃于20世纪中上叶,这是心理学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简称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经典的心理学理论,堪称基石。
    家喻户晓的佛洛依德就是40年代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本我自我超我,以及认为是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对人格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简单说来是性欲的满足程度 童年的经历和父母的态度决定了未来的人格。
    同时埃里克森提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学说,他认为是自我对人格发展起主导作用,人格的发展就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自我形成与发展可以分成八个阶段,
    其中有一个青年期(12-18)和成年早期,对一个人未来能否成为魔法师进行了论述
    简单的说青年期存在一个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性的人格产生过程。
    自我同一性简单说来就是能对自己进行清晰的角色与形象定位。也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角色混乱就是反之。
    这样到了20岁前后的成年早期,面对着建立亲密感或孤独感人格的选择。
    发展了亲密感人格,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
    只有具有牢固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能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合为一体,获得共享同一性,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个体会变的冷漠,回避人际交往。
    这样一来,魔法师的产生就可能是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没有到位造成的。
    说白了就是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要清楚,要知道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上一篇:求手机,电信1000以下,安卓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