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跌帝要坑我了,救命】忘掉塞浦路斯,日本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

整理时间:2013-03-28 17:00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759301)2013-03-26 15:20

» 忘掉塞浦路斯,日本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
    忘掉塞浦路斯吧。今后几周乃至几个月更要命的事情将会发生在日本,当今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场经济实验即将开始。日本政府的债务水平之高,就连欧洲那些危机四伏的国家与之相比都相形见绌。而这个国家现在试图通过货币通胀来摆脱其历时23年之久的螺旋式通缩困境。
     全球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持有的普遍看法是,量化宽松(QE)政策令美国转危为安,而日本需要跟着效仿,只不过规模更为庞大。我对此不敢苟同。我认为这项政策几乎肯定会导致日本面临一场恶性通胀的灾难。如果这样的话,那将对其他国家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所谓的货币战争的升级而被一道拖下水。然而,更广泛地说,这很可能会击碎如今经济学家极力宣扬的如下错误看法:对于被抑制的经济体而言,量化宽松是一帖万灵药。事实并非如此,而日本将成为证明这一点的范例。
    
    日本即将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日本央行新任行长黑田东彦上周四上任,他履新第一天便令投资者感到失望。在新闻发布会上,黑田东彦承诺将尽一切可能战胜通缩,并且重申了日本政府设定的2%这个通胀目标。不过,他在具体实施方式方面并没有提供多少信息,于是投资者立即买入日元而抛售股票。
    更为具体的一系列措施几乎可以肯定会在日本央行于4月3日至4日召开的政策会议上推出。日本央行甚至很有可能通过召开紧急会议提前推出具体措施。
    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将会把其已承诺的101万亿日元 (合1.06万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再扩大10万亿日元。此外,日本央行将在4月底开始购买剩余期限最高达五年的日本政府债券,从而废除所购日本国债的剩余期限不得超过三年的限制。
     此项策略背后的指导思想是,央行凭空创造出货币,利用这些货币从私营机构及其他投资者手中购买政府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并且有可能推高通胀。此外,诸多金融机构将开始借出资金,从而刺激消费开支及日本经济。不管怎样,这就是指导此项政策的理论。
     耐人寻味而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央行卸任行长与新上任行长之间的口角。在集体共识决定一切的日本,这几乎是一场彻底的吵架。
     日本央行卸任行长白川方明从来都不相信日本新一届政府的通胀论政策,他在即将离任的最后几天并没有在言辞中转弯抹角:
     “即使物价和工资均上涨2%,也并不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我们想要实现的是提高经济的实际增长率……
    “过去日本以及欧洲和美国的相关数据表明,货币基础与物价之间的联系已被打破。”
    后者指的是,美国和欧洲滥发的货币还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因为各大银行压着这些资金,而不是把这些资金放贷出去。
    如果白川方明上述言论还不明确的话,那么请看他的如下言论:
    “如果存在像驱散迷雾那样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单一手段的话,那么在过去15年里我们就不会陷于这种困境。”
     日本央行新任行长黑田东彦费没有浪费多少时间,马上对其前任遗留下来的政策予以抨击。虽然其措词满是经济术语,但他的陈述足够清楚:白川方明在一定程度上要为日本央行的决策失败时代负责,日本央行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措施:
     “日本央行在一段时间内负责实现2%的通胀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应该找借口,认为如果我们未能实现这个目标的话,这也不是我们的责任。”
     而且:“从长远来看,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关性还是很高的。”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印发足够的货币,通胀就会来临。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实现通胀目标。
     这是正确的道路吗?
     日本央行新旧两任行长之间的争论不只是一场晦涩难懂的讨论。而是有关经济刺激政策有效性的一场更广泛争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场争论很重要,因为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该国将以更大的规模推行这些政策。
     令人吃惊的是,在这场公开辩论中,那些主张在日本这个经济增长缓慢的发达国家里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看法,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主导地位。看看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最近发表的一篇题为《财政紧缩政策的悲哀成绩单》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沃尔夫指责欧洲在诸多成员国经济处于困境的时候采取削减开支政策:“通过采取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原本可以阻止推高利差(这为实施财政紧缩政策提供了理由)的市场恐慌。但欧洲央行并没有这样做。数千万民众目前正在遭受着不必要的苦难。这是个悲剧。”<
     他接着建议采取一系列混合型的经济刺激措施,增加公共支出,同时进行结构性改革,以此帮助欧洲走出困境。他最终说道:从长远来看,财政赤字必须清除。在短期内,英国有机会追求经济增长。它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美国也应该这样。”
     沃尔夫及其阵营的其他人所持的论据可以粗略地概括为三个事实,他们中大多数人认为这些事实都是无可争辩的。
    事实1:美国经济复苏证明经济刺激措施获得了预期效果,而且如果实施更为积极的量化宽松措施的话,那么其经济复苏的步伐会更快。
    事实2:欧洲经济之所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是因为欧洲一直在推行一系列削减开支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并没有修复经济。
    事实3:日本从来没有试图通过实施积极的刺激措施来克服其长期的通缩问题,日本需要立即效仿美国。
     鉴于这些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且让我对这些“事实”提出质疑。
    事实1:对美国的经济刺激政策是否取到预期效果,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对美国经济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作用是否可以持续仍值得商榷。然而,即使在短期内,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缓慢,而且乏善可陈。试想一下:2012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2%,相比之下,二战后美国GDP年均同比增长3.2%,而且如果你把自2008年以来主动放弃就业的劳动者包括在内的话,美国目前的失业率实际高达11.3%,美国家庭部门的实际收入目前仍比2000年低10%,货币周转速度(广义货币M2)处于5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表明美联储印发的货币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
    
    
    事实2:欧洲并没有实行财政紧缩政策。任何人如果这样说的话,都是在撒谎。但这成为支持经济刺激政策的一个不错的政治论据。欧洲债的总债务一直在攀升,目前占GDP的比重已达390%,因为私营部门还没有偿付任何债务,而各国政府又纷纷增加了各自的债务负担。他们没有削减开支!
    如果你对此感到好奇的话,我在此做番解释:与量化宽松政策不同,财政紧缩政策实际上有一些表明可以获得预期效果的历史证据。在亚洲地区,1997年至1998年的金融危机给许多亚洲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通过财政紧缩以及全面的经济改革措施,这些亚洲国家相对迅速地得以复苏,而且进入更好的经济状况之中。
    
    事实3:那些声称日本从来没有推行积极的刺激政策的人纯属胡说八道。但是,对于凯恩斯主义倡导者而言,这又是一个不错的宣传工具。从2001年到2006年,日本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其货币基础在高峰时期的年增速曾高达36%。在此期间,其货币基础累计增长了82%。但其经济增长步伐从来没有得到恢复,日元不但没贬值反而升值了,而通胀率持续下滑。日本一度放弃了量化宽松政策,因为这种政策被视为是失败的。
    
     所以必须要问这个问题:提倡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的传统观念到底会拯救日本呢,还是会扼杀日本?
    
     为什么日本会失败
    
     这个副标题已表明了我对此事所持的立场。由于过度举债,日本手中的好牌所剩无几。但安倍晋三推行的政策将迅速导致一场重大的债务和货币危机。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会发生的问题。
     目前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245%,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全国总债务占GDP的比重为500%。政府开支是财政收入的20倍!与此同时,政府债务的利息成本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5%。
     日本甚至根本没有办法偿还这些债务。它面临两个主要的选择:要么通过削减政府开支而经受异常的痛苦,要么印发大量货币——通过通胀来消除部分债务。
    
    正如世界各地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那样,日本目前正在选择第二个选项。它宁愿滥印货币,而不是削减开支——从而使得日本经济注定面临大幅收缩。然而,选择滥印货币将导致更加痛苦而且旷日持久的结果。
    
    日元币值相比目前将会进一步下滑,而且有可能大幅下滑,这是不可避免的。我此前曾表示,日元兑美元汇率跌至200或300不会令人感到意外。这可能被证明还是乐观的估计。此外,日本的利率似乎不可避免地会攀升,而债券将面临抛售。日本国债收益率只需攀升至2%,日本政府光支付国债利息就要耗费其财政收入的80%。然而,在此之前败局已定。有些人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理由是91%的日本政府债券是由国内投资者持有。这些人没有意识到一些关键要点。日本国债的外资持有比例正在持续攀升,因为其国内投资者需要更多资金来用于退休生活(日本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外国投资者将会为自己承担的风险要求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而且随着恶性通胀席卷日本,日元大幅贬值,即便日本国内投资者也不会安逸于日本10年期国债0.6%的收益率。
    
    货币战争将真正拉开序幕
     有关货币战的争论已经暂时搁置了几个月。预计这方面的争论将会日趋激烈,而且会随着日本在未来两周内加大经济刺激力度而成为一个现实。
     诸如韩国和台湾等国家早已因日元大幅贬值而遭受不利影响。它们以及诸如德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等许多其他国家不会坐视不理,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出口商被日本通过货币贬值进行低价竞争而逐出市场。它们会通过让各自的本币贬值来予以还击,因而货币战争将真正拉开序幕。但问题是,这些国家是否能够跟上处于恶性通胀的日本的货币贬值步伐。对此我非常怀疑。
    
    
    
    转贴者的ps 联系福布斯的观点 认为日本经济将恶化 日元将大规模贬值 人民币不会大规模增值(作为投资)不建议持有 这一场新形势马上会影响到亚洲 中国经济如何完全看中共的应对政策,但是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偏保守稳定的 认为新加坡币和泰铢有可能增值
    
网友评论(759301)2013-03-26 15:24


    = =长文果然秒沉
    
网友评论(14285781)2013-03-26 15:26


    这个.....必须长求总
    
网友评论(421500)2013-03-26 15:27


    我来总结,日本经济要完蛋了,大家准备去抄底一之濑美亚莉
    
网友评论(219036)2013-03-26 15:30


    Reply Post by SilverFox1984 (2013-03-26 15:24):
    
    = =长文果然秒沉
    
    我还没看完呢
    
网友评论(124119)2013-03-26 15:30


    忘掉塞浦路斯和鬼子,鹰酱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
    
网友评论(16466984)2013-03-26 15:30


    我感觉可能性没文中说的大吧,这是在作死啊
    ----sent from my LGE LG-P880,Android 4.1.2
    
网友评论(10511337)2013-03-26 15:30


    mark,文章不错
    
网友评论(157006)2013-03-26 15:3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裘千尺 (2013-03-26 15:30)
    
    YY罢了,鬼子没白猪那么容易垮~
    
网友评论(2294897)2013-03-26 15:31


    大意是日本要崩溃了?
    相比于高福利的欧洲国家,日本应该不会死在前年吧
    ----sent from my samsung GT-I9100,Android 2.3.5
    
网友评论(5346070)2013-03-26 15:33


    忘掉塞浦路斯和鬼子和鹰酱。体制才是真正的危机所在。
    
网友评论(2333990)2013-03-26 15:33


    不复杂把,文章的意思是
    
    日本长远看怎么都是个经济崩溃
    
    但是现在不印票子立刻就崩溃。
    
网友评论(14095)2013-03-26 15:34


    货币贬值连锁反应即将到来
    
网友评论(759301)2013-03-26 15:35


    Reply to Reply Post by 狐狸之歌 (2013-03-26 15:31)
    
    亚洲商业圈的中心渐渐从日本转移
    
    中国在开始不断崛起(虽然经济转型别说成功了 只能说刚开始)
    
    东南亚其他小国自谋出路
    
    日本好牌不多 除非能再现他们二战后的那种精神 不过你看现在的日本人还有这种民族性么?
    
网友评论(588612)2013-03-26 15:36


    Reply Post by 宫本智障 (2013-03-26 15:27):
    
    我来总结,日本经济要完蛋了,大家准备去抄底一之濑美亚莉
    
    必须是我大美里尤利娅!!!
    
网友评论(928324)2013-03-26 15:36


    看不懂,长求总
    
网友评论(759301)2013-03-26 15:36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打瞌睡 (2013-03-26 15:36)
    
    你们说的这几个名字我只有百度才能认识
    
    跟不上时代了
    
网友评论(15971193)2013-03-26 15:37


    把日本换成中国一样合适
    
网友评论(588612)2013-03-26 15:37


    Reply Post by SilverFox1984 (2013-03-26 15:36):
    
    你们说的这几个名字我只有百度才能认识
    
    跟不上时代了
    
    好吧 ,我换她的曾用名:小泉彩···
    
网友评论(14265949)2013-03-26 15:38


    11区在主动通胀是事实
    ----sent from my Xiaomi MI-ONE C1,Android 4.0.4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