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我是键盘政治局,这是我的方案——短短一小时内列举的大下岗时代可改进之处

整理时间:2013-03-28 00:16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0864084)2013-03-27 13:20

» 我是键盘政治局,这是我的方案——短短一小时内列举的大下岗时代可改进之处
    12点看到《你们处在当时朱的位置 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方法?》这个帖子,然后去吃饭。吃饭路上和吃饭过程中和回来的路上就在思考,回来以后就开始写。连想带写花了一个小时,贴在那个帖子的78楼。
    
    然后,不甘心贴在那么深的深处,单独提出来做一个主楼。我想这么多字数应该没问题吧?
    
    1、工人集资买厂与外来投资者享有同等权利,而不是一听到工人集资800万买厂就从北京飞过去亲自否决开价转身560万卖给外来投资者——这560万还特么是从银行贷的。
    
    这是卖厂?这不是明摆了说“我就是送钱给人,你们工人去吃翔”吗?不求号称工人先锋队的cpc站在工人这边,至少得站在中立立场吧?
    
    另外提请某些人注意,这种事情可不是“手下人”干的,是朱卖光亲自坐镇的。我再强调一遍,亲自坐镇的。
    
    2、外来投资者空手套白狼都能接受,但绝对禁止原管理层收购。
    
    甚至我想说下岗从厂领导开始呢,一个厂子能搞坏,厂领导绝对难辞其咎。不过当时的国企厂子都是有行政级别的(现在也有虽然淡化了),厂领导都属于干部身份不好下岗。那么至少卖了厂子以后扔去政府部门挂个闲职,也好过原管理层故意把厂子搞坏再用厂子作抵押贷款再用贷款把厂子买给自己这种2B事情。搞坏了厂子反而要吃肉,哪有这种道理?!哪怕为此臃肿了公务员队伍也能接受。(哦那时还不叫公务员)
    
    3、对国企占城市经济、就业比重过大的城市,不搞一刀切,一批一批搞,前一批搞出的下岗人员大部分再就业了以后再搞下一批。
    
    很多人对那种国企城市没概念。简单地说,整个城市完全就是由几家甚至一家国企及其附属机构组成。这样的城市玩一刀切,切下来的劳动力动辄占全城劳动力的好几成,就算个个都是王进喜,他也找不着糊口的工作啊!但在“改革”时,这种一刀切比比皆是。
    
    4、组织东南沿海企业来老工业基地招工、组织下岗工人有组织地输出东南沿海的措施更给力、更广泛、更深入一些。
    
    那时又没有互联网,连手机都是奢侈品。很多人不是不愿意走出去,是根本担不起走出去的风险。花那么多路费(20年火车票没涨价同时也意味着现在看起来很良心的火车票十几二十年前可是巨款)去追求一个未必能摸得着的工作机会,身在异乡万一出了急病、车祸等意外家里人都得不到消息,这种压力不是现在坐在家里就能知道几千里外哪些厂子在招工的我们能想象的。多组织一些用人单位,哪怕是血汗到不能再血汗的,让他们到老工业基地现场招聘,让下岗工人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机会;或者组织下岗工人成体系地输出到东南沿海,政府甚至未必要帮着出路费,只要派个得力干部跟随工人队伍当联络员,就能让他们免除大半后顾之忧。这种措施当时虽然不是没有但是绝对绝对绝对太少了。
    
    5、卖厂的钱,拿出一部分,全国统筹搞出一个最初步最低标准的社保体系来给下岗工人兜底。
    
    从下岗到再就业也是需要时间的,但这时间里人毕竟要吃饭。尤其是双下岗家庭,哪怕每个家庭每月给100块钱甚至50块钱,至少就消解了许多需要铤而走险的情况。事实上社保体系迟早都要建设,等到得不到任何保障的下岗工人全都怨归cpc了再来亡羊补牢是效率最低的。
    
    ----------以下是我一些愤慨之言的分割线-----------
    
    以上仅仅是我一个小时内捣鼓出的东西。我就是个小科员,很多信息很多资料接触不到,仅仅依据这十多年时间所能看到所能接触到的,列出这些条目。一个大国的总理和他的治政班子的水平肯定比我高得多,这些最粗浅的东西他们绝对应该想得到,但他们在以上5点做的很让我失望。
    
    我不知道这5点实施起来阻力和困难是不是比我想象的更大,但我知道朱卖光和他的团队在这5点上基本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更多时候是在放任自流甚至往更坏的方向推波助澜。我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这是态度问题,甚至是立场问题。
    
    入WTO、为中央收拢财权等事情上,朱镕基做的不错,也有败招但是瑕不掩瑜。但,国企改制大下岗这个命题上,他在我这里的声望是仇恨-∞,原因就是我根本没看到他和他的团队在以上5个方面有多少正面的努力,反而是相反方向的负面的努力举不胜举。
    
    如果你们处在当时朱的位置,你们对这5点怎么想?以及,对这5点之外我还没想到的其他方面怎么想?
    


网友评论(5764414)2013-03-27 13:21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网友评论(20864084)2013-03-27 13:29


    Reply Post by raulniu (2013-03-27 13:23):
    
    楼主你想多了,喷朱镕基的人只负责喷啊
    ----sent from my samsung GT-I9308,Android 4.0.4
    这儿有个一千多字就事论事的欢迎过来看看。(引用部分引自那个帖子的102楼。在那个帖子里他看不到我的78楼,我只好把他叫过来看了)
    
    另外呵呵一下,这种帖子发出来十分钟了就一个回帖(我自己回的不算),果然喷才是王道吗?编辑时间:13:32。
    


网友评论(20864084)2013-03-27 13:35


    一千多字洒出来,15分钟就只有一个回帖,挽最后一尊然后补午觉,2点上班后还有活儿要干呢。
    
网友评论(2344531)2013-03-27 13:39


    其实这个事件过后 党的威信扫地 也未尝不是好事
    ----sent from my ZTE ZTE N880E,Android 2.3.6
    
网友评论(2369703)2013-03-27 13:41


    1.请给出具体厂名,以及朱总决定不许这样,只许那样的干货!
    
    2.很多厂子不改年年亏搞不下去,不一定都是管理层能力不够。更大的影响是和福特一样,工人在岗和退休后的一系列福利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而改之后,该退就退,一次性买断工龄,在岗的重新按市场的福利走。用当时朱的意思就是脱掉包袱、轻装上阵!
    
    3.一、时间上来不及。你的一批批是多久?一共几批?每批间隔多少?总共多少?你可以查一下改开20年后国企的危险状况,要不是火烧眉毛的急,你觉得其他大佬会同意这么做?
     二、减少改革成本。你一批批的来,越到后来越难改,具体请参考拆迁,现在的拆迁成本是半年一个价(从政府角度说),现在基本都快拆不动了,只有国家级的什么铁路啊公共设施之类的可以基本不受影响。
    
    4.你不得不承认,从当时的经济活力上来看,东南沿海的乡镇企业的前途远比当时的日落西山的很多国企前途好的多。
    
    5.我记得下岗都有补贴的,如果2个方案,一个是你的每月补贴几百,另一个是朱给出的一次性买断工龄给个几万,我相信选择第二个的多。
    
    先这些!
    


网友评论(1003590)2013-03-27 13:41


    只要派个得力干部跟随工人队伍当联络员,就能让他们免除大半后顾之忧
    
    前后看来就这个有点危险
    这个人会成为人口贩子的啊,送到A,一个人50块,送到B,一个人60块。等等
    
网友评论(17241603)2013-03-27 13:43


    http://www.women.org.cn/allnews/02/210.html
    
    这篇文章更长.
    
    看下当时上海的情况.
    
    当时改革可以分两方面.
    
    1. 产业结构调整
    
    比如上海的纺织产能大量转出. 这个是奠定上海进20年大发展的基础. 没啥好喷的.
    
    
    2. 产权结构调整
    
    也就是卖厂那些东西, 讲到底是为了理清关系. 政府从企业经营中脱身出来.
    
    比较下俄毛子休克疗法私有化, 我们做的算是公平和成功的了.
    
网友评论(704906)2013-03-27 13:54


    国内改革方面。。。朱只有魄力。。。
    只有魄力的,,
    这种人放大街上,,,
    就是一纯S13
    也许当时中国发展。。需要一个人站出来用一些背弃良心不择手段。。。
    他知道。。他敢。。。只是他有私心。他不代表正义。。
    有点三国杀里,酒火杀反贼,,只是铁索连的还有忠臣。。
    宁教我负天下人,一代奸雄而已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