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黑科技到看不懂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科学家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量子场相机 可轻而易举地获取空间飞行器的全息图像【8楼补充另一成果】

整理时间:2013-03-23 20:41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19195389)2013-03-22 16:37

»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科学家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量子场相机 可轻而易举地获取空间飞行器的全息图像
    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一群80后年轻人满怀激情,要在量子成像领域领跑世界—— 做好“鬼”成像,人生就值
    
      最近,中科院上海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一群爱好量子光学的"80后"科学家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单像素三维照相机。用这台相机拍照,可轻而易举地获取空间飞行器的全息图像。他们刚把成果放到网上,就引起了同行的兴趣。关注全球最新技术的网站"MIT技术评论"在1月29日率先报道了这则消息,一位署名戈登·罗素的网友诙谐地说:"有了这个技术,很快我们就能给星际飞船拍全身像了!"
    
      
    
    "鬼"成像
    
      平时我们所见的相机都有一个统一名称--光学成像。而这群年轻人做的,是利用光和电磁波的无规涨落性质的成像--量子成像,俗称"鬼"成像。
    
      听来有些吓人,想去却十分逼真:传统光学成像都是物体反射出的一根根光线进入镜头,落在胶片或电子元件上,一个个光斑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幅图像。但"鬼"成像却把自然界想象成一个由无数光子组成的量子场。这个场里的光子会不停涨落,每一个的状态都能计算出来。因此,要得到图像,不再需要依靠光线进入成像镜头,而只需要依靠反射光波能量的探测和计算--仿佛幽灵般可以靠意念洞察一切。
    
      "在谷歌地图的照片上,我们经常看到白云遮住了地面景物。"大师兄龚文林介绍,"但用'鬼'成像的方法,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穿透白云,把地面看清楚。"
    
      现在他们研制的只是原理机,从严格意义上说,"量子照相机"应该算是已经在实验室诞生了。但他们认为,要做到真正能在实际野外环境中运用才算成功。若有了"量子照相机",医院就可以直接用普通光照出X光不易看出的人体软组织的损伤、病变;雷达侦察时,就能轻而易举地分辨出闯入侦察区域的小亮点是一只鸟还是一架飞机。
    
      把"量子照相机"变为现实是这群"80后"的最大梦想。世界上很多实验室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他们想冲第一。
    
      
    
    "浪淘沙"
    
      他们自己感觉那是"大浪淘沙"的结果--愿意寻找别样生活的同学都离开了,他们是"就喜欢这个",根本不想去别的地方。一届学生里,可能也就会"淘"出一个。
    
      目前,见诸公开报道的"鬼"成像设备,还没有能走出实验室的。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等项目的支持下,这群年轻人铆着劲,硬是在世界上第一个做出了能在自然条件下应用的"量子照相机"。去年夏天,陈明亮、李恩荣、徐旭阳、薄遵望和邓陈进这五个男生转战于城市、郊区和高原、大湖边,取得了各种气象环境条件下的第一手漂亮数据。
    
      在光机所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大集装箱。与众不同的是,这个集装箱上装着空调,侧面还开了扇窗。龚文林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野外试验的"移动房屋":仪器设备几乎堆满了所有空间,留给人的空间,只够4个人挤在一起站着。等卸下仪器,便可有"半个房间",供他们在野外值守时休息。虽然有空调,那是给仪器吹的,冷热得尽机器,不由人--当时,他们看见建筑工地的简易住宅都羡慕。
    
      为了运设备到试验场地,他们和当地牧民一起,用两米长的石条,铺出一条路;为了获取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设备成像数据,在高原的强烈日照下,他们的皮肤晒脱了一层又一层。
    
      1997年,美国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以量子光学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惋惜地提到"共同起步"的中国同行,由于实验经费等诸多掣肘而在这场"赛跑"中落后。他所说的"中国同行"就是上海光机所的量子光学实验室。
    
      如今,轮到这个实验室的工作让美国同行惊讶。课题组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韩申生说,当年的差距,在过去十几年已逐渐追平。"80后"这一代"站在一个时代的门槛上,有希望在新的光学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文汇报 2013年2月23日 头版)
    http://www.siom.cas.cn/xwzx/ttxw/201303/t20130321_3802374.html
    
    ================================
    
    看情况 理论体系建立 和实验检验已经没问题了 就是还不能真正实用化
    
    另外 弄个好听点的名字会死么 “鬼”成像。。。
    
    魂淡 你们不要想歪了啊 如贴内回复所说 这东西就不是光学成像啊 估计要应该是渲染出来才能看
    


网友评论(743573)2013-03-22 16:39


    CPU不太够,不是很理解
    
网友评论(1061445)2013-03-22 16:40


    那么 可以偷排女澡堂吗...
    
网友评论(126719)2013-03-22 16:40


    用于军事领域是不是能偷拍到不少白头鹰的裙底货?
    ----sent from my Xiaomi MI 1S,Android 4.0.4
    
网友评论(19195389)2013-03-22 16:42


    Reply Post by fengshuilan (2013-03-22 16:39):
    
    CPU不太够,不是很理解
    
    和传统相机已经原理上本质不同了
    
网友评论(5070604)2013-03-22 16:43


    Reply Post by 魔翼悍马 (2013-03-22 16:40):
    
    那么 可以偷排女澡堂吗...
    
    明显可以。。。
    
网友评论(1918194)2013-03-22 16:44


    鬼是中国的,幽灵是国外的。,。。。
    
网友评论(5033275)2013-03-22 16:49


    你不懂,TG不土战力为5
    
网友评论(347603)2013-03-22 16:49


    这个现在最多是原理验证机
    
    点开看成果里面
    http://www.siom.cas.cn/xwzx/kydt/201210/t20121008_3655997.html
    海光机所研制的基频偏振膜
    
    在2012年激光损伤阈值水平国际评比中获得最佳结果
    
    9月23日至26日,在2012年高功率激光光学材料年会(SPIE 2012 Laser Damage---XLIV Annual Symposium on Optical Materials for High-Power Lasers)组织的全球偏振膜激光损伤阈值水平竞赛中,由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研制的多层介质偏振膜样品的损伤阈值获得最佳结果。这是自2008年该会议组织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竞赛至今,国内参赛的多层介质薄膜样品首次取得国际比赛第一名的佳绩,也是上海光机所2010年化学膜获得最佳结果后再次夺冠
    
    一年一度的SPIE激光损伤国际会议在美国Boulder举办,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代表着光学材料激光损伤研究领域的国际最高水平。本次薄膜竞赛的主题是布鲁斯特角基频偏振膜,对膜层的光谱性能要求为:p分量偏振光透射率大于95%、s分量偏振光反射率大于99%,入射角度为56.4°,使用波长为1064nm。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瑞士、英国、日本等6个国家的17家单位参赛,包括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德国汉诺威激光中心、CVI Melles Griot、肖特公司、长春光机所、同济大学、欧唐科技公司和四川科奥达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或公司。阈值指标评定采用双盲办法,测试激光参数如下:波长1064nm、脉宽10ns、偏振分量为p分量、入射角度56.4°。
    
    
    
    
    
    
    这个是实实在在的碉堡了
    


网友评论(5115589)2013-03-22 16:52


    这个黑科技如果是在日本的天赋树上……不难想象会研制出什么
    
网友评论(1707274)2013-03-22 16:53


    Reply Post by 魔翼悍马 (2013-03-22 16:40):
    
    那么 可以偷排女澡堂吗...
    
    我也想到这个了~~~
    
网友评论(347603)2013-03-22 16:56


    Reply to Reply Post by HJC (2013-03-22 16:53)
    
    这种东西生成的数据 要渲染出来才会成为光栅视觉影像吧
    本质上说它得到的不是光学信息 所以就不会是人们熟知的光学影像
    估计未必爱看 估计会类似成为射电望远镜得到的东西需要渲染出来才能看得那种情况
    


网友评论(1293765)2013-03-22 16:57


    Reply Post by ayanamei (2013-03-22 16:49):
    
    这个现在最多是原理验证机
    
    点开看成果里面
    http://www.siom.cas.cn/xwzx/kydt/201210/t20121008_3655997.html
    海光机所研制的基频偏振膜
    
    在2012年激光损伤阈值水平国际评比中获得最佳结果
    
    9月23日至26日,在2012年高功率激光光学材料年会(SPIE 2012 Laser Damage---XLIV Annual Symposium on Optical Materials for High-Power Lasers)组织的全球偏振膜激光损伤阈值水平竞赛中,由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研制的多层介质偏振膜样品的损伤阈值获得最佳结果。这是自2008年该会议组织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竞赛至今,国内参赛..
    
    所以有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下吗
    看文章描述似乎这个成像是计算出来的?
    
网友评论(5033275)2013-03-22 16:58


    Reply Post by 肌肉小闷 (2013-03-22 16:52):
    
    这个黑科技如果是在日本的天赋树上……不难想象会研制出什么
    
    宅男有福了
    
网友评论(347603)2013-03-22 16:59


    Reply to Reply Post by nightzsze (2013-03-22 16:57)
    
    我对lz转的内容的理解就是
    
    必然得到的不是光学影像 举个例子 B超成像 射电望远镜的成像 之类的
    应该是得到数据然后渲染还原出 人类能直观看懂的光学影像形式 但是和我们平时的看到的东西肯定不一样
    
网友评论(1707274)2013-03-22 17:03


    Reply Post by ayanamei (2013-03-22 16:56):
    
    这种东西生成的数据 要渲染出来才会成为光栅视觉影像吧
    本质上说它得到的不是光学信息 所以就不会是人们熟知的光学影像
    估计未必爱看 估计会类似成为射电望远镜得到的东西需要渲染出来才能看得那种情况
    
    现在GPU越来越发达,妥妥的没问题,各种蓝白碗~~~
    
网友评论(20983851)2013-03-22 17:04


    碉堡了,日后必有大用
    
    
网友评论(646540)2013-03-22 17:05


    原理完全看不懂……
    ----sent from my HUAWEI U8860,Android 4.0.3
    
网友评论(19190214)2013-03-22 17:06


    80后这么牛逼。。。碉堡了。
    如果是真的
    
网友评论(347603)2013-03-22 17:06


    Reply Post by HJC (2013-03-22 17:03):
    
    现在GPU越来越发达,妥妥的没问题,各种蓝白碗~~~
    
    =.= 我不相信一群宅男能对着 高洛德着色渲染出来的3D影像能撸出来 就连纹理都没有啊 就就是色阶或则灰阶而已
    
    因为不会获得光学信息 不可能得到物体表面的光学特征的
    

    
    
    

上一篇:饿 我叫mt 。就是这样???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