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黑科技】浙大制造世界最轻固体

整理时间:2013-03-21 05:23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421500)2013-03-19 23:11

» 浙大制造世界最轻固体
    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0.16毫克/立方厘米的超轻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固态材料0.18毫克/立方厘米的纪录。这一进展被《自然》杂志在“研究要闻”(2013年2月28日的第494期404页)栏目中重点配图评论。
    气凝胶,被誉为“凝固的烟”,是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轻一类物质,因其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斥着空气,故而得名。在实验室,记者看到了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它们:看似碳,触似海绵,大的如网球,小的如酒瓶塞。在电子显微镜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起无数个孔隙,“就像大型体育场馆等大型空间结构,用钢筋做支架,用高强度的薄膜等做墙壁,材料整体既轻且强。”课题组博士生孙海燕说,“在这里,碳纳米管就是支架,石墨烯就是墙壁。”
    这么轻的东西怎么制成的?高超说,气凝胶的基本制备原理是除去凝胶中的溶剂(液体),让其保留完整的骨架。课题组将溶解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水溶液放在容器里,在低温下冻干,便获得了“碳海绵”,并且可以任意调节形状。“容器多大,就可以制备多大,可以做到上千立方厘米,甚至更大。”高超说。
    创意来自《自然》杂志年度十大图片。2011年,美国HRL实验室、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合作制备了一种镍构成的气凝胶,密度为0.9毫克/立方厘米,创下了当时最轻材料的纪录。把这种材料放在蒲公英花朵上,柔软的绒毛几乎没有变形——这张照片入选了《自然》杂志年度十大图片,也给高超留下了深刻印象:能不能制备出一种材料,挑战这个极限?
    
    浙大团队的“灵感来源”,2011年美国HRL实验室、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合作制备了一种镍构成的气凝胶。
    这一次,高超课题组研制成功的这种新材料非常轻,即使把它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
    在已报道的成果中,高超课题组制备的“碳海绵”是最轻纪录保持者——可达到0.16毫克/立方厘米,不但低于空气的密度,也低于氦气的密度。相关论文2月18日在线发表在《先进材料》上。但是,课题组对于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兴趣不大,“‘轻’并不是它最大的新意所在”,高超解释:这项成果的价值在于其简便的制备方法,以及材料所展现出来的优越性能。
    高教授说,“碳海绵”可任意调节形状,弹性也很好,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而“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
    “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吸进的油又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
    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前景
    
网友评论(10407321)2013-03-19 23:54


    谈浙大,扯上我们黑科技干嘛?不过今天我们黑龙江科技学院正式更名大学了!好巧
    ----sent from my Sony LT26i,Android 4.0.4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