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整天说朝鲜战争 那么诸位怎样看志愿军战俘这事

整理时间:2013-03-14 01:27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593199)2013-03-13 02:33

» 整天说朝鲜战争 那么诸位怎样看志愿军战俘这事
    记得前1 2年在S1外野看过超长文 就是关于志愿军战俘回国后各种悲惨遭遇 而去台湾的也不见得多幸福 当然总好过在大陆吧`````
    另外那文着重提到战俘营 归国派和去台湾派 斗争得很激烈 互相拉帮结派 在身上刺字表明态度 甚至杀人都有
    
    
    S1大姨妈 我也忘了关键词找那些文 只能找点相关的文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4%BA%BA%E6%B0%91%E5%BF%97%E6%84%BF%E5%86%9B%E6%88%98%E4%BF%98%E9%81%A3%E8%BF%94
    
    朝鲜战争的战俘遣返问题
    
    在国共内战中退居台湾的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很早就向美国提出接受战俘,作为反共宣传。自1951年1月开始,中华民国陆续派出大批人员以译员、教师等身份加入美军,美军心理作战部门实际工作人员大部分来自中华民国:57。中华民国人员一方面为美军服务,另一方面直接受中华民国政府的指挥,中华民国驻韩大使邵毓麟亲任“中国心战部指挥官”。中华民国人员或为美军战俘管理处直接审讯志愿军战俘,或进入战俘宣传教育处(CIE)向志愿军战俘进行思想灌输。他们以教师、译员等身份进入战俘营后,为反共战俘领袖与中华民国大使馆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得到中华民国暗中支持和指导的反共战俘在战俘营内成立了半公开的反共爱国青年会、中国国民党六三支部(即流散支部谐音)等组织,逐渐压倒了战俘营中要求回国的亲共战俘。中华民国人员在战俘营内策动志愿军战俘投向台湾,方式包括在战俘营播放电影,开展政治宣讲会,在战俘身上刺上反共内容,甚至杀死反抗者。
    
    1953年春,中华民国派国民党中央党部第六组副主任陈建中到釜山指挥济州岛战俘营内反共战俘的活动,以争取志愿军战俘前往台湾,中华民国驻韩大使王东原组织使馆成员成立指导小组进行协助。志愿军战俘被移送中立国营地准备接受解释的同时,中华民国指导小组也移往汉城,并向中立区派遣由译员记者组成的前进小组,与中立区内的反共战俘保持密切连络。中华民国方面向战俘营内运入收音机,并命令“肃清潜伏匪谍”。
    
    志愿军战俘
    
    主条目:中国人民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和反共义士
    
    被遣返回国的志愿军战俘共三批7110人。第一批是要求遣返的伤病战俘1030人,第二批是坚持要求遣返的共5640人,第三批是在中立区经过解释或通过逃出营地或是在印度人“点名”(实质是再给一次选择机会)时要求遣返等方式遣返的440人。遣返战俘在开城受到了热烈欢迎,并受到金日成和乔冠华接见。回国途中,仍然夹道欢迎,但是到了国内就被关押在了昌图志愿军归国人员管理处。这些战俘归国后,中共中央制定了“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严格审查,慎重处理,妥善安排”的二十字方针。从11月中旬起,开始政审,整个过程分为动员教育、检查交待、作出结论、安置处理”。然而归管处后来下发文件,说"共产党员是不能被俘的",战俘必须交代问题,沉痛反省。战俘们开始开会检讨,自我赎罪,写检查反省投降行为。但是归管处在党籍问题上较为宽大,到1954年2月,80%战俘被恢复了党团籍和军籍。1954年3月高饶事件后,军区突然要求“提高标准”,原80%保留党籍的处理结果变成了91.8%开除党籍,6064人中约700人被开除军籍,4600余人仅承认被俘前军籍。只有30多名连以上干部和少数人因伤残得到转业安排工作其他人一律复员。:138大部分战俘被遣返回乡并在档案中注明“控制使用”,有一些因为“特务”罪名被判刑。文革爆发后,相当多战俘受到批斗迫害,并有人自杀,有战俘回忆“比劳改犯都不如”。1980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志愿军被俘归来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写道:“始终心向祖国,在一些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的组织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争取遣返回到祖国”,大部分恢复党籍,给予平反。
    
    前往台湾的志愿军战俘共两批14342人。第一批为1953年6月李承晚下令打开釜山战俘营时随朝鲜战俘“突营”的87人,分别于1953年10月、1954年2月被接运台湾。第二批为在中立区解释结束后没有选择遣返的14235人,分别于1954年1月和2月被接运台湾。这些战俘在台湾被称为“反共义士”受到隆重的欢迎,中华民国政府专门划出“义士村”供他们居住,政府还将1月23日定为“自由日”进行纪念。欢迎之后,由蒋经国主持、谷正纲办理,对来台战俘进行思想改造,包括自我清查反省,刺血字、写血书、举行向蒋介石宣誓效忠仪式等。被清查及自首的4410名曾加入中共党团的战俘被注记档案后交接编单位,其中被认为情节严重的15人被移送“感训”。在战俘营时,中华民国曾向战俘承诺去台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肯去台湾的可以选择前往中立国,但经过在战俘中举行“请缨大会”,97.4%的来台战俘加入中华民国国军,少数体弱病残者转业经商或务农。1980年代后,随着两岸关系逐渐解冻,不少志愿军战俘以台胞的身份回大陆探亲,受到当地政府热烈欢迎。战俘营红色干部马兴旺就曾在衣衫褴褛地上访时于北京遇上西装革履的原部下。:241
    
    在中立区解释结束后,有12名志愿军战俘选择前往中立国印度,后来2人返回中国。
    
    另附一相关文章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2_03/07/13031456_0.shtml
    
    志愿军战俘:敌人说我们回大陆会被斗 没想到成现实
    
    本文摘自《看历史》2012年第3期,作者:杨东晓,原题:《一名志愿军战俘的三十年追问》
    
    1952年6月,志愿军战俘张泽石作为“朝中战俘代表大会的代表”被押至美军在巨济岛上的“最高监狱”,刚被一阵拳打过、又被高压龙头喷射出来的凉水压倒在地,他发着高烧,心中又一次发誓,“只要我能活着出去,一定要把你们的罪恶公诸于世!”张泽石所说的“你们”,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军管理者,以及战俘营中的反共战俘--由于政治观点的不同,中国战俘内部又分为亲共与反共两大阵营。
    
    他没想到的是,1954年1月回国后,只受到短短一个月的热情接待,马上就被转入“检查”阶段进行严格审查。朝鲜战场上的“战俘”身份成了罪过,张泽石于1954年6月被开除党籍,只承认被俘前军籍,历次政治运动中他被打成“右派”“叛徒”,既不能把战俘营中的罪恶公诸于世,又无法探寻为什么有三分之二的难友成为“叛徒”,去往台湾?
    
    申诉
    
    张泽石归国23年后的1977年,文革结束。
    
    这年夏天,张泽石和几位战友分别以个人名义向中共中央写申诉书--他们如何回国的,回国后20多年的遭遇,并请求消除对他们的怀疑、歧视,恢复党籍军籍等。
    
    这种诉求是一个6700多人(回国战俘约7110人,与张泽石同期回国者6千多人)的群体在同一时期不约而同的呼声。张泽石写申诉时,接到了战俘营地下党委总书记、他的老团政委赵佐端从本溪寄来的信,告诉他“这一年来,收到好多战友来信要求向中央申诉大家的冤情,我们决定向中央写信……想起了你这个秀才,我们请你按照原稿内容加以修改后,寄给中央。”
    
    1978年12月,他们第一次以集体申诉形式向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央纪委、中顾委、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等十多个单位呈送了较为全面的材料。
    
    两个月后的一天,张泽石请当年突围出来的战友孟伟哉替他参谋一下“申诉信”,孟伟哉告诉他,不能这么自卑,要理直气壮地向中央领导讲道理。
    
    1979年6月,张泽石从报上看到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有个提案委员会,他发动全家人给提案委员会成员写申诉信。这封信没有回避“没想到当年敌人的欺骗宣传‘你们回大陆去,只会挨整挨斗,一辈子也不得翻身’竟成了我们六千多人的悲惨现实”,《申诉信》强烈地震动了提案委员会的委员们。
    
    全国人大将志愿军战俘冤案平反的调查处理工作交给了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为了配合总政对各地难友的调查工作,张泽石成了“协调员”,先是自费,后在难友们三元、五元的捐助下,跑遍了有归国战俘的省份,去收集难友们归国后蒙受磨难的史实。
    
    1980年10月,张泽石接到一位清华校友的电话“有好消息,马上来!”在这位已是某机关党委书记的校友那里,张泽石看到一份“中共中央文件”“中发(1980)74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政治部《关于志愿军被俘人员问题的复查处理意见》。文件“前言”中写道:“他们始终心向祖国,在一些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组织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争取遣返回到了祖国”。张泽石擦着眼泪、赶在文件送回机要室之前,抄写下全文。
    
    几天后各地难友都在传看一份用复写纸印写的手抄件。这份文件规定了恢复党籍、军籍和安置问题的有关政策,使志愿军战俘享有了人格尊严、公民权利和复员军人待遇。
    
    此时,距张泽石回国已整整27年。
    
    发问
    
    1980年第74号文件下发之后,张泽石开始实施他的誓言:把战俘营中的罪恶公诸于世。
    
    1988年,张泽石第一次将志愿军战俘在美军战俘营中的经历写出来,原定书名为《我从美军战俘营归来》,好心的编辑劝他将“战俘营”改为“集中营”。编辑觉得“战俘”两个字,不够凛然正气,甚至是耻辱。张泽石同意了编辑的,并道出原委:“原来的战俘营‘P。W。Camp’,我之所以同意改为集中营,有趋向‘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意思,因为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法西斯德国的罪行,我当时把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等同于法西斯德国的罪恶,所以觉得改成集中营更好”。
    
    从张泽石后来出版的书中,无论是书名,还是内文,都能看到“集中营”已改回“战俘营”。“战俘”这个纠结的词,是美军战俘营内五次战役中被俘人员的群体身份。而朝鲜战争中的美国是不是法西斯德国?这个问题困扰张泽石很多年后,也得以解决。
    
    事实上,《我从美军集中营归来》从动笔到问世先后长达8年,艰难的不是回忆、调查和撰写,而是如何突破志愿军战俘这一敏感话题。
    
    《我从美军集中营归来》在社会上被一再盗版的那几年中,张泽石接着撰写了《一位志愿军归国战俘的遭遇》,并将两本手稿集合成30万字的《战俘手记》。在北京作协1993年“北京作家手稿推荐展览”会上,被哈尔滨个体书商老鞠出资13000元买断。老鞠花了800元把书送审,“审定稿”中被删了近三分之一。得到的结论却是不得出版!老鞠出门时撂下一句话:“老子就是坐牢也要把书印出来!”不料背后的审稿员忙喊住老鞠说:“你真能把这本书印出来,可别忘了送我一本!”
    
    老鞠后来真的一字未改地正式出版并印了3万册,在那年的南京书展上被抢光了。
    
    积压了三十多年的巨创深痛,从敏感话题变成了受欢迎的公共历史读物,张泽石此后的书写不断地增加亲历者的回忆与原始资料的对照。他对人和事件的定性也随着美国、中国台湾各地解密史料的公布而发生改变。
    
    2011年再版《我的朝鲜战争》,张泽石写在前言中的追问回响于历史的天空:朝鲜战争难以忘却,还因为那场战争有那么多疑问一直困惑着我:谁是发动战争的真正罪魁祸首?战俘营内中国人之间的那场残酷血腥争斗为什么会发生?为何在战争环境中尤其是在战俘营里,人性与兽性的分化能够被推向极致?
    
    找寻自我诘问的答案,张泽石用了三十多年时间。
    
    忠诚与背叛
    
    1993年的一天,北京玉泉路附近一家饭店挤满了1954年与张泽石一同归国的战友。听说当年从战俘营赴台的180师难友梁铭芳山西探亲后,经北京转机要回台北,张泽石就在战友罗杰超开的饭店里,约了十几位战俘营中的同胞,请梁铭芳吃了一顿饭。席间,大家只谈思念、乡情和各自的家庭,有意地避开了“选择”这一难堪的话题。餐后,张泽石把《我从美军集中营归来》一书送给梁铭芳。
    
    这本书打开了梁铭芳心中几十年的枷锁,1年后,张泽石随妻子到台湾看望曾是国民党飞行员的妻兄,到梁铭芳的别墅小院做客,梁铭芳告诉他,自己把《我从美军战俘营归来》拿给在台的好几位难友看了,大家都挺感激你的,“就为了你在书里没把我们说成是叛徒!”
    
    张泽石在这本书中没有把战俘营中的所有人都叫作叛徒,这与他归国时的观念不同。在写这本书时,他已确定将李大安等战场投敌,以及在牢中参与迫害亲共战俘的人与受胁迫赴台的战俘分开了。前者叫叛徒,后者叫变节者。
    
    战俘营中的思维是,所有去台者都是叛徒、懦夫、软骨头,这是不同政见下形成的思维定势。到了1980年写《我从美军集中营归来》时,张泽石自己已经历了“反右”和“文革”中各种政治运动,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也被当成了“叛徒”。因为这段人生遭遇,他认为自己在精神上与去台难友已经没有差别。他在80年代最初创作时,将“叛徒”与“变节者”分开来用,限于“程度的不同、主动和被动的不同”--当打手的是叛徒,被刺字裹挟赴台的是变节者。
    
    梁铭芳在台北家中,向张泽石讲述了自己在战俘营里,反共势力强行在他身上刺“反共抗俄”等字,加上一些国民党势力的威胁,身上带着“杀朱拔毛”,回大陆就是送死。同在台湾的其他难友,也讲述了他们在战俘营中被P。G们拉进警备队强行在他们手臂涂上墨汁,用绑成一撮的针尖往臂上刺字的相似遭遇。
    
    亲国民党势力在战俘营中的宣传和恐吓,导致一些战俘对中共的战俘政策产生恐惧,而谭兴东这样的志愿军干部,在叛变之后的行为,更加深了战俘对遣返大陆后恐慌。
    
    谭兴东是1941年参军的老干部,1950年8月晋升为副营级,这年9月他的富农父母被处决,谭兴东遂擅自离职,后又被拉回部队押着过江,降为副排长(常成《从学生到军人,从敌人到战友:志愿军战俘复杂的战前经历》)。带兵投敌的谭兴东关在战俘营72联队里,经常给战俘们“讲课”,讲“中共是怎么对待俘虏的”、讲“今天你骂我是叛徒,将来回去,你也就是叛徒”,动摇了很多想回国人员的意志。在后来的回忆中,很多人说“不怕挨打,就怕听谭兴东的课。”在后来去台的14334人中,有三分之二是原国民党军人,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属于原共产党部队的军人。
    
    在台北见到梁铭芳以后,张泽石又四次赴台探亲,每次都要寻找、采访志愿军难友。2010年,正在创作《孤岛--一万四千赴台志愿军战俘的今昔》一书的张泽石已80高龄,这年初夏,他带着高延赛、荣挺进、常成到山西等地区采访几位已经回乡定居多年的去台难友。
    
    有了对去台难友深入全面的了解,使张泽石在1977年代表归国难友申诉之后,再次要求有关部门,对14300多名去台志愿军战俘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做出实事求是的定性分析和历史结论。
    
    心愿
    
    为“战俘事业”已经奔走了35年,张泽石还有几项呼吁至今没有得到落实,“正式追认战俘营中的地下党组织为中共党组织”“追认所有在战俘营对敌斗争中牺牲的被俘人员为烈士”,“为战俘立法”等。张泽石说“这些都是我们多年的心愿,一直没有完成。”
    
    张泽石不知道这些“战俘事业”何时能完成,无论结果怎样,他还在奔走。在2011年底至2012年初这个奇冷的冬天,张泽石已带着崔永元的“口述历史采访组”,跑了辽宁、河南、山西,抢救性地录制了30多位志愿军战俘的口述。
    
    春节后,这位83岁的老人又将第三次踏上给难友们做口述采访的征程,他的理由只有一个“我的难友在世的只有十分之一了,而且他们经历了太多磨难,我不去,他们不会开口”。
    
网友评论(21290291)2013-03-13 02:37


    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网友评论(181033)2013-03-13 02:53


    我朝的污点之一,没得洗
    
    不过还好有长进,越战时就没这样了
    
网友评论(21159294)2013-03-13 02:54


    楼主你快递到了
     发自我的 iPhone 5, iPhone OS 6.1.2, NGAer 159
    
网友评论(14943082)2013-03-13 03:03


    Reply Post by carsomyr (2013-03-13 02:53):
    
    我朝的污点之一,没得洗
    
    不过还好有长进,越战时就没这样了
    
    确实是污点啊,本国的战俘“被”就地释放了,我倒想问问在历史上还有这样的奇葩事情吗?
    
网友评论(14725734)2013-03-13 03:04


    这事情没法洗
    
网友评论(14943082)2013-03-13 03:05


    Reply Post by carsomyr (2013-03-13 02:53):
    
    我朝的污点之一,没得洗
    
    不过还好有长进,越战时就没这样了
    次奥,连击了。
    


网友评论(1305373)2013-03-13 03:06


    Reply Post by carsomyr (2013-03-13 02:53):
    我朝的污点之一,没得洗
    不过还好有长进,越战时就没这样了
    
    越南不是说杀光俘虏吗...好可怕
    ----sent from my HUAWEI HUAWEI U9508,Android 4.1.2
    
网友评论(776427)2013-03-13 03:43


    本来在归还战俘本来是让步的,可是得到确切情报那部份被俘人员确实叛逃,为了这件事中国坚持一定要遣返战俘,让谈判一度陷入僵局。最后美国人做出让部,这是情报战线的对抗。好像周公说过允许判党,绝不允许叛国,对叛国都是零容忍的,真正是追杀千里。
    这些人员的应该是被记上了小本本了。真悲剧的是打完战争回国没几天就被拉进了罗布泊搞基建那个军,那才是最让人心纠的,连家都没能回,电话都不能打,几万就全投身到了沙漠中去,直到原子弹爆炸都不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事业。
    ----sent from my LGE LG-P350,Android 2.2.2
    


网友评论(16970587)2013-03-13 03:51


    畸形年代的事就别提了,彭大帅都被斗,何况个投降战孚。那年月哪有不被斗的。人的想法和时代背景不一样,不要拿现在的价值观去衡量60年前。
    ----sent from my Sony Ericsson X10i,Android 2.3.3
    
网友评论(11456811)2013-03-13 07:02


    有用的时候管你以前共产党,还 国民党…
    
    用不到的时候,慢慢审你去吧,
    
网友评论(593199)2013-03-13 08:57


    也不是洗地什么的 主要是 其他朝鲜战争帖子 各种群情激昂啊 但我个人一想到这事 就心情复杂了 - -
    
网友评论(11858373)2013-03-13 09:14


    感觉这个帖子活不长
    
    
    -------发自NOKIA 毒菜版Lumia920上的NGABrush(1.8.4.7) for WP(已经抢到5个沙发:Penta Kill!)
    
网友评论(1713936)2013-03-13 09:17


    越战时我军对待被俘虏的人员怎么处理的?
    
    ----sent from my ZTE ZTE U880s2,Android 2.3.5
    
网友评论(7180976)2013-03-13 09:20


    大环境里,亚洲国家战争时候普遍讨厌战俘,这个不多说了。
    
    抗美援朝很多部队有原国军成员,所以愿意去台湾也正常。
    
    
    这是正常现象,
    
    
    后来越南战俘少就是队伍没有原国军,成员很纯洁的原因。
    
网友评论(1663891)2013-03-13 09:21


    了解下
    
    ----sent from my ZTE ZTE V970,Android 4.0.4
    
网友评论(4718520)2013-03-13 09:22


    Reply Post by 安图尔 (2013-03-13 08:57):
    
    也不是洗地什么的 主要是 其他朝鲜战争帖子 各种群情激昂啊 但我个人一想到这事 就心情复杂了 - -
    
    算了,没什么好说的,时代已经不同了
    
网友评论(20577446)2013-03-13 09:26


    
    目测会火
    ----sent from my samsung GT-I9003,Android 2.3.6
    
网友评论(358151)2013-03-13 09:28


    火不了,见标题就知道内容了,毛毛不会进这个帖子的
    分分则表示没有对手,喷不起来啊
    
网友评论(223566)2013-03-13 09:34


    这个原因很复杂
    但是确实不是光彩亮点
    只能说当时那个政治第一的时代,确实有些畸形。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