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快滚了,他还在为权贵最后一次抢劫
原帖地址:http://xinzhi.tianya.cn/ss/zq/178/2013/03/11/1305165.shtml
2013版房产调控“国五条”中“20%交易税”所激起的市场哗然和舆论谴责,已远不止于用“失望”来形容。调控10年了,最后来这么一着。风险将推后,但爆发的破坏力,将更难以想象。
官方回应了。辩护的声音,来自“两会”上的两个人。
一是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可以说是代表“政府意见”。他说,新“国五条”刚出台,要看市场的反应再说。当被记者问到,会不会损伤购房者利益时,姜伟新打官腔说,无论新“国五条”什么时候出台,都会伤及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个政策不可能让十三亿人都满意。至于对普通购房者的利益保护,可以进一步研究,解决方式是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另一是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算是“智囊”。他承认,“刚需”们确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误伤”,他们涌入新楼盘市场,也会让某些区域新楼盘的温度不降反升。但对于这部分人怎么办,他所说的和姜伟新大同小异,就是“建设保障房”。
简单一想就会明白,这是以“调控”之名,对无房和改善型“刚需”们狠打一闷棍。但从以上两人的回应看,肉食者对此显然满不在乎。
房价高的根源在哪儿,该怎么“调控”,这早就是一个在全民中得以普及的常识,说出来都像是抄袭了别人无数次一样丢人,而十年来的9调控,让人感觉政府对这一常识好像还不知道。
这一次,房价调控确实“最严厉”。因为它就是一种对“刚需”们的趁火打劫:你想要买二手房?好,拿20%的差额给我!
凭什么?凭什么绕过立法程序,把房价调控变成政府的收钱游戏?凭什么要去伤害原本就弱势的“刚需”?让少得可怜、且常常优先供给“内部人”的“保障房”来拯救他们,开什么玩笑?
“误伤”这个词就像是在泄露天机。除非假定制定政策的人真不知道二手房房东可以轻易地把20%转嫁给购房者,否则,就不是误伤,而是在有意伤害——牺牲“刚需”,政府收了税,救了开发商,抑制了二手房交易,一石三鸟。另,如果真是误伤,这些人对中国的现实得有怎样的隔膜——让他们来制定政策,真是让人害怕。
确实,任何一个政策,不可能让13亿人都满意,这是常识。但把这个常识上升为官话,用来作为万能的辩护词,却漏洞百出。
是有两类政策,一类是普惠的,意在建构公民的生活基本线,比如社会保障。在这里,也许有公平与否的问题,但大家都是受益者。另一类不是普惠的,它意在维护社会公平,控制风险,就是要让一些人得到什么,让另一些人失去什么,同时另一些人既得不到也没有失去——房价调控就属于这一类。
非普惠性的政策逻辑上已决定了不可能让13亿人都满意。但只要不是乱来,它出台时,也应有目的约束,即真正的“剥夺剥夺者”和“给予应给予者”。做不到这一点,甚至相反,只能说明它是失败的。打压房价,本来就是要让“刚需”们能买得起房,要他们多掏20%的房价调控政策的合理性何在?莫非“不可能让13亿人都满意”的意思,是政府、房地产商们满意就行?
判定一个政策的合理性依据,无非就是“功利原则”和“公平原则”。功利原则要求政策要考虑最优方案,而不是拿出一个次优甚至更差的方案,然后说“误伤”了“刚需”,连一句“对不起”都没有——它本来就可以避免!公平原则,要求抑制原有不合理的利益结构,而不是加剧它。
这两个原则一天得不到尊重,扯那些空洞的大词又有什么意思呢
网友评论(87109)2013-03-13 11:33
赞美楼主发帖勇气
不过文章还是太敏感了吧?
我还是去天涯回这个帖子
网友评论(124119)2013-03-13 11:33
掐掉了房地产的流动性,各路小丑都跳出来了。
这帮疯狗一边在疯狂鼓吹房价要暴涨,一边在股市里把地产股搞成跌停。
国五条细则里应该有照顾刚需的选项,在细则出台前叫唤再凶都没有意义。
网友评论(10550223)2013-03-13 11:33
我家买房刚好完美中枪,尼玛啊,再过3个月过户就可以少交4%的营业税了,结果来这么一出,所有人都开始赶着过户,得两万多
网友评论(1922599)2013-03-13 11:34
基本没错 无喷点
网友评论(12554526)2013-03-13 11:37
Reply Post by 菠萝姐姐 (2013-03-13 11:33):
掐掉了房地产的流动性,各路小丑都跳出来了。
这帮疯狗一边在疯狂鼓吹房价要暴涨,一边在股市里把地产股搞成跌停。
国五条细则里应该有照顾刚需的选项,在细则出台前叫唤再凶都没有意义。
+1 在细则未出台前先骑墙
网友评论(807018)2013-03-13 11:37
感谢俺们家女人,在2月28日签了卖房合同!女人有时候瞎闹也会成事。
----sent from my Sony Ericsson LT22i,Android 4.0.4
网友评论(1946231)2013-03-13 11:38
目测这政策一线城市不少人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