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跟握实权有关吧,中国当年握实权的是个保守派。日本刚好相反。参考的是《最后的武士》。。。
网友评论(14905121)2013-02-27 14:44
我记得一般是把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一起比较的吧
----sent from my motorola XT910,Android 4.0.4
网友评论(12844486)2013-02-27 14:44
因为日本没太后垂帘
网友评论(245222)2013-02-27 14:45
不是说日本天皇千秋万代
中国清末还有人反清复明呢,朝代更迭,而且算是异族统治,怎么可能成功...
网友评论(205962)2013-02-27 14:45
日本没老佛爷
网友评论(11036315)2013-02-27 14:45
Reply Post by 可乐兑红茶 (2013-02-27 14:44):
我记得一般是把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一起比较的吧
----sent from my motorola XT910,Android 4.0.4
就是这些无法理解 所以 高中选了理科。。。。学习带电粒子的运动了,,,
网友评论(74084)2013-02-27 14:45
日本没有西太后,没有袁世凯
----sent from my HTC Desire HD,Android 2.2.1
网友评论(344973)2013-02-27 14:46
枪杆里出政权
一句话可破
手里没兵权,你来个变法??
触动别人手中的权益,没有兵权保护,能成事?
网友评论(1105299)2013-02-27 14:47
日本的文人太少,所以成功了,中国的文人太多,所以永远不会成功
网友评论(11036315)2013-02-27 14:47
Reply Post by 遁入黑暗 (2013-02-27 14:46):
枪杆里出政权
一句话可破
手里没兵权,你来个变法??
触动别人手中的权益,没有兵权保护,能成事?
日本的改革派是如何取得枪杆子的呢?
网友评论(1322701)2013-02-27 14:48
跟推进改革的人手中掌权多少有关,要改革成功必须有绝对的强权
网友评论(587355)2013-02-27 14:49
你们说的全是废话
总结起来就一句
中国的封建统治太成熟了 变革起来更难
日本比中国弱小多了
所以认识到自己的落后比中国早得多
网友评论(21019077)2013-02-27 14:49
这个要说起来可大了
我还特意去查阅过相关史料进行过比对
这样吧,占个楼
第一:大义名分
这里的大义名分是日本的名词,日本从源平合战开始,掌权者大多需要得到朝廷的认可,这点上,日本的讨幕军相比中国的维新派,得到的大义名分可多的多,虽然都得到了一位皇帝的支持,但是区别就在,中国的皇帝是傀儡,身边还有一位西太后,官员大多只听太后不听皇帝的,而日本的皇帝,给讨幕军发了一面菊纹的御旗之后,幕府军就只能屁滚尿流的逃跑了,因为和朝廷作战=朝敌,加上庆喜将军本身就出身于水户,而水户藩从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国开始就是尊崇朱子学的,朱子学向藩内人员强烈灌输了“君臣父子”的等级制度,而对日本人来说,“君”不是将军,而是天皇。
第二:军事实力
中国的维新派是几个书生并没有军权,而且为了获得军队支持他们还特意去找过袁世凯,而日本的讨幕军呢?萨长土肥四强藩都是在19世纪初期进行过军制改革的西南强藩,当然,维新的主力是萨长,土肥都是打酱油的。
第三:封建根基
可以说,日本和中国还是有所不同的,日本从平安朝之后,一直是处于一种封建分封的半分裂状态,三个统一的幕府,实际上也只是一个以将军为共主的封建领主同盟而已。地方大名有能力组织军队。中国可不一样。
然后是对新思潮的态度,两个国家虽然都是锁国,但是对于新技术还是有区别的。中国是一副天朝上国的态度,而日本,基本上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所谓的“兰学”已经深入了一部分武士阶层中了,尤其还以岛津、黑田等几个西南大名,连大名本身都爱好“兰学”,被称为“兰癖”大名,大名如此,手下的武士估计也不会对新思潮有反对的态度。
另外,日本的锁国在德川吉宗时代还松动过,当时德川吉宗规定,只要外国书籍不要涉及宗教内容,一律放行通过。
网友评论(17547614)2013-02-27 14:50
倒幕运动的关键是地方雄藩,其中最关键的是萨摩
长州那时面临山穷水尽,萨摩关键时刻倒戈和长州结盟,外加周边的土佐和肥前
这四藩的军事实力都是日本国内当时数一数二的,而且萨摩和长州的战术、装备都西化得比较彻底,幕府方根本打不过
而中国戊戌变法只是宫廷政变阴谋而已,没有地方实力派的武装支持,就等于开玩笑
网友评论(14584256)2013-02-27 14:50
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教科书上不是给你总结的很清楚了吗
网友评论(13914055)2013-02-27 14:50
Reply Post by 诸葛亮与孔明 (2013-02-27 14:47):
日本的改革派是如何取得枪杆子的呢?
依靠的是长洲,萨摩,土佐,肥前这个四个藩的武装
在鸟羽,伏见两次战役中取得胜利...
这是初中历史教科书里的内容
网友评论(2715)2013-02-27 14:50
Reply Post by 诸葛亮与孔明 (2013-02-27 14:47):
日本的改革派是如何取得枪杆子的呢?
他们不是取得了枪杆子,他们本来就是手握枪杆子的人。
网友评论(14944681)2013-02-27 14:50
中国的中央集权程度远非日本能比,中国封建制度的完善程度也远非日本能比
日本上千人就叫战役了,中国没个几万人好意思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