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转贴】 “雾霾政治经济学”三则--转自中国社科院金融所 周子衡专栏

整理时间:2013-03-01 21:03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59749)2013-02-28 10:34

» “雾霾政治经济学”三则--转自中国社科院金融所 周子衡专栏
    今年一月,中国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为雾霾所笼罩,那是中国最为稠密的数亿人口集聚区,更是中国最为发达的经济区域,关键在于,它是几十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是中国经济巨龙的酮体。
    
    大雾霾,制造了数以亿计的环境难民,是人类工业化与城镇化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且远未终结的灾难与噩梦。它远非1952年伦敦雾灾所揭示的大工业和大都市并发症的个案可比拟,更非五十步与百步之攀比。
    
    几十年来只争朝夕的、积重难返的、如此肮脏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引爆了中国式的大雾霾。伦敦雾灾虽提供了物理层面和法律层面的解析,但更说明了雾灾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中国的“雾霾天气”有着远为韧滑的经济表皮和更为坚硬的利害关系内核,需要强力一层一层地来碾碎它。
    
    核爆后,有人称从那巨大的蘑菇云中,看到了撒旦狰狞的面孔。大雾霾,像令人窒息的层层裹尸布,它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中国年龙蛇交替之际,作为世界工场和全球经济增长龙头的中国,昨天还是凌空崛起的巨龙,今天反成了毒雾缠身蠕动着的大蟒?昨天还有着“中国奇迹”或“中国模式”天使般笑容,今天便成了小红帽的歧路鲜花与皮诺曹的长鼻子?大雾霾为中国经济“童话般”的演出落下了铁幕,雾霾经济裸露着肮脏的脸孔和粗野的肌肉,就像是殓尸袋盛着死魂灵,肥壮的大条蛆虫们钻进、爬出,啃噬着中国经济社会中鲜活的细胞…
    
    **油企“四分钱”脱“霾”:足够,还是了事?**
    
    雾霾的病灶之一是机动车燃油质量等级低,造成严重的排放污染。大雾霾推动有关当局提价四分钱以提升油品质量。
    
    在加拿大货币当局无奈决定一分钱硬币退出流通之际,中国却将多花四分钱买下城乡大片的蓝天,收购雾霾经济,这是中国经济的新版童话吗?
    
    油价不断追高国际,动辄几角钱,油质反大为落后,利润空间大过天,财政补贴又补到哪里去了?大雾霾来了,多收四分钱就管用?为什么首都机场不是重度污染区,而三元桥或美日使馆区才是?
    
    
    航油能炼成国标,燃油反炼成地标,炼油能力真的不足吗?曾几何时,国际航班视中国机场为全球廉价加油站,大量套购中国航油。中油企愤愤不平,要求提高航油价格,不使肥水流外人田。国标航油一本帐、地标燃油另一本帐,其肥水流进哪块田里去了?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之前掏不出来的四分钱难倒了哪四位?“四分钱之说”恐怕只为找个台阶下,有人下得来了,有人恐怕还得挂起来…
    
    **餐饮业的原罪:民以食“霾”天**
    
    “权威当局”称,雾霾的病灶之一是餐饮业的排放,它造成了大气污染。早在世纪之交,北京的光化学雾天数每年达60多天,那时有关当局便宣称街头烧烤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
    
    走过十多年,烧火做饭也能污染大气了。那么,居民烧饭开不开窗呢?进厨房同挤地铁一样,要戴口罩?厨师与交警,哪个职业更高危?环保专家来拍板吗?既然厨师和司机一样都是造成雾霾的黑手!是不是单有“国际无车日”还不够,再搞一个“中国无餐日”?或者把寒食节扩展为寒食周、寒食月,以减少雾霾天气?进而,像单双号限行一样,搞个单双号开火烧饭的法令出来?或者全民一日两餐?雾霾严重,少出门、不出门,外边不吃,家里最好也别吃了?!
    
    同样烧火,烧菜会比烧锅炉更危险吗?街边烧烤应缴大气污染税或大气治理费,更应列为环评监测指标体系?!室外也别吸烟了,抽一包烟等同烤一把羊肉串,也够污染大气的级别了!大气比人肺更脆弱,真的吗?!
    
    1952年伦敦雾灾种死掉的1.2万英国人中,有多少厨子?如果很少的话,是不是证明了两国的饮食文化不同决定了大气污染的途径和程度的亦有所不同呢?那么,全国许多城市居民为环保而“散步”、游行、示威,冲击地方当局,原来都搞错了,应先砸了餐馆再说?如此立论直若鼓动民众打砸抢,于社会稳定何益?!
    
    烧饭烧菜污染大气,那么焚烧厨余垃圾的罪过岂非更大?如此,又是谁拍板进口日本自己不用的、陈旧过时的垃圾焚烧设备呢?好让日本大使抱怨在北京就像“做动物试验”?拉餐饮业陪绑,减轻了谁的罪则呢?雾霾是工业性污染,更是生活类污染吗?项庄舞剑,原罪在民呀?!
    
    **北京与周边的罗生门:谁污染了谁?**
    
    
    周边污染了北京,北京就没污染周边吗?周边就没污染更外部的周边吗?这个界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相互污染中,究竟谁更无辜?!谁更快活?!
    
    雾霾经济在地方层面狂抢银子,一旦追起“赃”来,便如挤进了罗生门般,相互指责,谁也说不清楚。如此最好!彼此搭便车嘛!条条交叉相连的、肮脏的城市经济带,甚或彼此扭成一团、叠成一箩,本来就已经在环境方面严重超载了,相互骂上几嘴,啐上几口,演演戏,唾面自干,然后,依然故我,该合作合作,该单干单干,谁会当真呢?
    
    关乎“雾霾经济”的奇谈怪论、胡说八道、弥天大谎,何其多!雾里看花,瞪眼瞎说,谎话刹不住车!模糊了焦点,转移了视线,扭曲了决策,保全了面子,稳住了项目,更捞足了好处…真可谓霾上加霾!可见物理意义的“霾”并不难治理,经济社会中的“霾”不仅难以治理,而且往往就是雾霾的病灶所在、病根所系。
    
    因此,预治理“雾霾天气”,非整治“雾霾经济”不可;而整治“雾霾经济”,非整肃“雾霾政治”不得收其功效。只有把那些严重扭曲、失衡,甚或颠倒了的经济利益格局矫正过来、用力把稳,甚或再颠倒回正,才能有青天白日的重现。(完)
    

    
    
    

上一篇:爱情与创业的共同点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