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大游窝红又专】【霓虹相关】充满矛盾和对立的自民党

整理时间:2013-02-26 21:04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12508)2013-02-27 00:16

» 充满矛盾和对立的自民党
    原帖链接:http://www.ltaaa.com/bbs/thread-144638-1-1.html
    原作者的观点未必是所有人的观点,兼听勤辩,多学姿势,下面是正文
    
    自民党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个矛盾的载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站在日方一侧
    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是自民党,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是自民党,在80年代缔造了中日蜜月期的还是自民党
    然而反华的也是自民党,处处和中国针锋相对的也是自民党,乃至如今即要从中国发展上捞好处,又不愿中日友好,在钓鱼岛问题上针锋相对的还是自民党
    
    自民党变了吗?可以说变了,因为主导自民党的人变了,也可以说没变,因为自民党内对华的两种立场自始至终就一直存在
    我个人简单概括,就是一个政党,两种思想,一场党争,影响至今。我以大家喜闻乐见的石原慎太郎的出道作品作为引子来谈自民党
    
    1956年,还在一桥大学就读的石原慎太郎通过文艺春秋出版社的文学月刊刊载了他的处女作亦是成名作《太阳的季节》,该作获得当年的芥川龙之介奖
    对于该作获奖,曾经饱受争议,不过主要不是因为该作的立意或表达的思想,而是作品中关于性的描写相对于那个年代显得非常露骨和直接
    
    上图是同年由石原慎太郎的弟弟石原裕次郎所出演的同名电影的海报,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海报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插个题外话,由于考虑到电影中登场人物强X,不纯异性交往等反社会伦理内容对青少年会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催生了后来对电影实行分级制度的日本映画(电影)伦理委员会
    
    石原从政之路的契机源自1967应读卖新闻社的邀请赴越南做战地记者。这段经历对石原的影响很大,直接促成了次年他回到日本后参加参议院选举
    
    1968年,石原代表自民党参加第八届日本参议院议员选举,获得当时最高得票的300万票
    1972年他辞去参议员职务(参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参选众议员并当选
    1973年参与组建自民党内的鹰派极右翼组织“青岚会
    1975年辞去众议员参选东京都知事落选。
    1976年众议员选举再度当选并任当时福田赳夫内阁的环境厅长官
    1979年青岚会自然解散后于1983年加入自民党内亲福田赳夫反主流派的自由革新同友会,并参加了四十日抗争
    1984年并入福田派的清和政策研究会
    1987年任竹下登内阁的运输大臣
    1999年辞去连续任职25年的众议员职务参选东京都知事并当选,此后连任至2012年
    标红部分下文中会重点提到
    
    石原写作和从政的历史的背后是一段自民党内派阀对抗的历史,这段历史和人物对如今的日本的政客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国内的媒体中经常以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来形容这些政客的言论和日本整体右倾化
    我个人觉得这是非常无知的表述,因为当年军国主义时期政客和官僚就根本没有死绝,何来死灰复燃之说?
    前文中提到过,自民党在选择修宪还是发展国民经济方面面临着国内外的双重压力和双重抉择,其中国内的抉择中不仅包括民众的需要,更是自民党派阀政治互相倾轧后的直接结果
    
    一、保守合同
    就在石原慎太郎那部《太阳的季节》发表前一年,旧日本自由党和旧日本民主党宣布合并为自由民主党,开启了日本政坛长达38年的55体制(自民党长期执政,社会党长期在野)
    舆论将这两党合并称之为保守合同,意及两大保守政党合并对抗当时重新统一起来的日本社会党
    
    旧自由党和旧民主党合并即新党成立大会照片
    
    两党合并远不是什么哥俩好,背后隐藏着强烈的政治对立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这种对立最终以派阀对抗的形式延续至今
    有几个人的名字估计现在国内的教科书上还有提及,简单介绍一下
    1.吉田茂
    
    吉田茂从1946年至1954年,除了其中的1947年外都以旧自由党以及其前身民主自由党总裁的身份担任日本首相
    经历了颁布和平宪法、日本重新武装、旧日美安保条约的签订、签订旧金山合约和美国结束占领
    
    当时可以称作吉田茂冤家的就是旧民主党的总裁鸠山一郎
    1946年,日本战败后第一次众议院选举当时与吉田茂同在自由党并且担任党总裁的鸠山一郎被指名为首相人选
    由于鸠山一郎在战时曾经协助过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后被公职追放(可以理解为我们国内的开除公职),所以由吉田茂担任首相
    与吉田茂的承认和平宪法,签订日美安保不同,鸠山一郎坚决反对新宪法的,要求重新立宪和美国撤军
    
    吉田茂本人也是个尊皇和反共的人士,尊天皇而反共产主义,所以国内教科书对他的评价一直很低
    然而吉田茂确立了自民党内一股思潮并且长期作为统治思想存在,即保守本流,关于这个名词的解释后面会提到
    吉田茂在党内集合了一批以技术官僚出身的人,外人称之为吉田学校,日本战后经济复兴的池田勇人、佐藤荣作以及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田中角荣都出身自吉田学校
    
    在日本,政治世袭司空见惯
    吉田茂是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的孙女婿,自己的外孙也就是前日本首相
    现任日本财政大臣兼副首相的麻生太郎,自己的外孙女麻生太郎的姐姐信子则嫁给了昭和天皇的外甥宽仁亲王为亲王妃
    
    左侧这位就是那位宅男前首相麻生太郎的爸爸麻生太贺吉
    
    2.鸠山一郎
    鸠山一郎在日本战前就已经从政,加入了当时两大政党之一的立宪政友会(另一大党是立宪民政党)
    由右翼青年军官发动的226事件失败后,这两大政党都被合并入后来被称为日本法西斯政党的大政翼赞会
    也因此,战后鸠山身为民主政党成员却协助法西斯政权而被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部(简称GHQ)公职追放
    
    被公职追放后的鸠山一郎跑到农村种地隐居,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鸠山下野后就一直反对吉田茂,对吉田茂对和平宪法和日美安保的态度大加抨击
    1951年,鸠山一郎因为脑溢血病倒,舆论出于对鸠山一郎的同情,对于吉田茂与皇室和旧贵族裙带关系的反感,对于亲美政策的不满
    鸠山一郎属下的政治集团奋力齐聚人气,甚至把当时在自由党内的三木武吉、河野一郎和岸信介拉入自己的阵营
    在公职追放的行政命令被取消以后,鸠山一郎于1954年建立旧日本民主党,并在吉田茂辞职后上台
    
    鸠山一郎是自民党的第一任总裁
    在1950年代初,左翼政党社会党发生分裂,分裂为社会党左派和社会党右派,1955年两派社会党重新合并
    面对左翼整合的强大压力之下,保守派议员纷纷要求旧自由党和旧民主党整合
    只是在两党之间鸿沟很深的情况下,旧自由党的头面人物如吉田茂和佐藤荣作等都没有加入合并后的自民党,直到鸠山一郎辞职下台后才加入
    
    作为修宪派的主要人物,鸠山一郎担任首相后就力促日本国会选举大胜以实现修宪
    在旧自由民主两党合并前的1955年众议院大选中旧自由党旧民主党总计获得63%的议席,而左右社会党总计获得33%的议席,保守阵营并没有获得修宪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数
    其后的1958年众议院选举自民党获得61.5%的议席,社会党获得35.5%的议席,依旧没有突破三分之二多数
    
    鸠山一郎在日本军国主义时代的立场是作为军部和东条英机内阁的反对者的,所谓的协助只是因为他是知名人士又在当时没有辞去议员职务
    其本人虽然力主修宪,核心实际上是反对美国占领和美国强加的宪法,这点和后来挂羊头卖狗肉的修宪思想还是有所不同的
    鸠山一郎推崇所谓“友爱”“和平”的思想,这一点也被后来他的孙子鸠山由纪夫所继承
    他任内日本和苏联实现关系正常化,日本和苏联签署《日苏共同宣言》,其中包括了日苏签署和约后苏联归还北方四岛中两岛的约定(不过直至今日没有实现),同年日本加入联合国
    鸠山一郎的儿子娶了石桥正二郎的女儿,石桥正是普利司通轮胎(Bridgestone,直译Stonebridge读起来太绕口而改)的创始人
    夫妇二人生下1女2子,长子就是鸠山由纪夫,次子鸠山邦夫曾任法务大臣、总务大臣
    
    最右这个孩子就是前不久访华的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3.岸信介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国内对日本首相抨击最多的就是岸信介,甚至之后在国内的教科书中也对岸信介极力抨击。那么岸信介究竟做了些什么让中国政府如此厌恶他呢?
    
    岸信介和鸠山一郎都曾活跃于战前日本政坛,但是和鸠山一郎不同,岸信介后来不仅支持当时的军国主义政府还加入了东条英机内阁担任商工大臣
    随着战争的推进商工省被废除改设军需省,岸信介担任军需次官相当于副部长。因为这段经历,日本投降后岸信介作为东条内阁的阁僚被作为甲级战犯嫌疑人被捕收监
    但是之后随着冷战的升级,美国为了对抗苏联的需要,将许多嫌疑人作为不起诉战犯释放,岸信介就是其中之一
    
    东条英机内阁合影,第二排左起第二个人就是岸信介
    
    获释后的岸信介加入了旧自由党,但是对持对美妥协态度的吉田茂不满而转投鸠山一郎的旧民主党。在保守合同建立之后接替辞职的鸠山一郎担任自民党总裁和日本首相
    岸信介本身极度反gong,上台后在外交层面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日韩复交以共同对抗北方的朝鲜、中国和苏联
    同时他和台湾当局的蒋介石集团关系密切,曾经为了讨好蒋公将在日的台独分子强行送至台湾
    
    作为旧民主党系统的代表,他和鸠山一郎一样都认同修宪,不过作为战争中东条英机内阁的阁僚成员,他所谓的修宪就不仅仅是因为宪法法源于外国那么简单
    他认同的修宪是使日本成为类似战前日本那样的“正常国家”
    旧民主党系统经过鸠山一郎和岸信介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整合自成系统,即保守旁流,与吉田茂系统下的保守主流对抗竞争,并演变成了日本自民党派阀政治的核心
    而修宪则是保守旁流的政见中相当重要的一项
    岸信介于1960年和美国签署了新日美安保条约,也就是现行日美安保条约,结果却引发了大规模群众示威抗议活动和学潮,日本称为安保斗争
    由于安保斗争规模巨大,岸信介被迫下台
    
    安保斗争高潮阶段,超过150万人把整个国会议事堂给围的水泄不通
    
    岸信介原姓佐藤,他和后来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是亲兄弟的关系,岸信介从小过继给了岸家
    岸信介长女后来嫁给了政客安倍晋太郎,生下的其次子安倍晋三就是现任日本首相
    由于日本政治世袭泛滥的缘故,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实际上也是远房亲戚的关系
    麻生太郎的妈妈的姐姐,也就是吉田茂的长女嫁给了岸信介和佐藤荣作兄弟的表弟,从辈份上麻生比安倍大了一辈,至于该怎么称呼我已经头晕了,看客可以自己查查看
    岸信介视福田赳夫为自己政治事业的接班人,岸信介下台10年后福田赳夫和田中角荣之间的对抗则可以看作是保守旁流和保守本流之间派阀对抗最激烈的一段,并且持续了20年之久
    
    岸信介(左)和自己的亲弟弟,时任吉田茂内阁官房长官的佐藤荣作在一起
    
    
    二、执政根基
    55体制建立以后自民党一党独大日本政坛长达38年,这在战后任何一个西方民主国家都是特例。其本身是有原因的
    
    1.根植地方
    日本战后实行的是地方自治制度,地方首长由地方直选产生,中央很难干涉地方事务(日本311大地震后救灾重建如此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体制使然)
    自民党的地方党支部,在日本称之为地方联合会,通过让政客根植于地方获得政治资源和人脉从而获得向中央冲刺(国会选举)的砝码
    那些世袭的二世祖三世祖们继承的也是他们父辈祖辈在地方的政治资产
    由于日本在战后至1996年以前实行的是中选区制,将日本全国分割为130独立选区,每个选区选民投票选出总共480名众议院
    所以根植地方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时的自民党和其他国家的政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正当本身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的中央党部,地方势力庞大并且盘根错节
    由于地方经营如此的重要,各种腐败问题也开始滋生蔓延,金钱政治、权钱交易和各种腐败问题屡见不鲜
    
    2.根植公营事业
    过去的自民党政策带有强烈的国家资本主义色彩,国内经济政策上名右而实左。表现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主要产业都是国家所有,这其中包括:
    日本电信电话公社,简称NTT
    日本国有铁道,简称JR
    日本烟草专卖,简称JT
    日本邮政公社
    日本道路公团
    日本石油公团,简称JPEX
    日本航空,简称JAL
    youtube的leemz2002曾经提到日本的腐败是信托式的腐败,他举的例子尚只是作为公益部门的电力公司
    而真正的重灾区是这些公营事业部门,而将这种腐败发挥到极致的是田中角荣时期
    
    3.日美同盟
    自民党能够在日本长期执政,离不开美国的扶持和支持
    作为美国在亚洲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前线,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将大批地军需订单交给日本,从此日本走向经济复苏,这段期间被日本称之为神武景气
    美国表面上并没有过分直接干预日本的政治生态,然后日本历届自民党政府都深知日美同盟的重要性
    在过去美国直接占领着日本的国土,和美国搞好关系是拿回领土的前提,之后是美苏对抗时期美国的安全保证是日本防范苏联的支柱
    日美关系对于日本政界来讲复杂而敏感,民主党鸠山由纪夫政权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处理好日本和美国的关系,方向正确但是手段错误,结果可想而知
    
    
    三、保守本流
    前文提到,旧自由党和旧民主党通过保守合同合并为现在的自由民主党
    但是在合并的过程中原来两党的矛盾和分歧并没有化解,在党内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观点政见,保守本流和保守旁流,而对抗的载体即著名的自民党派阀政治
    
    1.池田勇人时期
    
    岸信介下台后,代表吉田茂保守本流思想的池田勇人上台担任首相。这位池田勇人首相对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池田勇人上台后极力回避所谓的修宪、废安保等这样的政治争论话题,提倡低姿态,宽容和忍耐,执政期间力推“收入倍增计划”
    中共十八大上提出的国民收入翻番计划在日本也被日本媒体说成是中国版的池田勇人计划
    国民所得倍增计划的核心有3条
    第一,通过缔结的日美安保条约日本省下国防开支全力发展经济
    第二,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贸经济,从而增加国家GDP总量和税收
    第三,增加就业,并以完全就业作为目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在池田和及后的佐藤荣作执政的10年间,日本居民收入成功提前3年实现翻番,而国内生产总值在十年内成功实现翻两番,年均GDP成长高达11%
    1964年4月,日本正式加入经合组织OECD,名副其实地成为发达国家,1964年10月东京奥运会开幕
    由于身体问题,池田勇人于1964年辞职并于1965年去世
    当然,说到池田也不能不说他的政治家庭,池田的三女嫁给了石桥正二郎的外甥,所以也和鸠山家族沾亲
    而石桥家族和宫泽家族是妯娌关系,所以池田鸠山和宫泽家族都算是亲戚,宫泽家族后来产生了首相宫泽喜一
    
    2.佐藤荣作时期
    
    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议和协议实施就是在这两位任内,而现代钓鱼岛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日美之间私相授受
    
    继任首相的是岸信介的亲弟弟佐藤荣作
    佐藤荣作最著名的就是他发表了“无核三原则”即“不拥有、不生产、不引进核武器”,佐藤荣作还因此获得197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佐藤上台时期,日本经济走在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左翼势力萎缩,社会党和日共都无法挑战自民党的执政局面
    同时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如河野一郎(河野洋平他爹,河野洋平是自民党内公认的最老牌的知华派)等也相继过世,佐藤荣作在自民党内大权独揽
    佐藤荣作执政时期也被称为自民党执政的黄金时期
    1969年,佐藤荣作和时任美国总统签署了归还冲绳协定,定于1972年正式归还冲绳。到了1970年,已经连选连任4届总裁的佐藤荣作考虑隐退,这时摆在台面上的就是接班人问题
    
    当时的自民党内两派为了争夺总裁职位对立开始表面化
    一方面,代表保守旁流的福田赳夫力促佐藤荣作急流勇退好自己上台,另一方面,代表保守本流的田中角荣一派视福田赳夫是岸信介的走卒,对其极不信任
    福田赳夫担任佐藤内阁外务大臣(外交部长)期间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中国回归联合国,又激怒了自民党内的知华派河野洋平和田中诚一
    佐藤荣作当初提拔福田赳夫担任外相,的确有意培养其为接班人,但是由于福田在自民党内无法服众
    而佐藤荣作自身的派阀佐藤派绝大多数都转投田中角荣,使其让位给福田赳夫变为不可能。最终佐藤荣作无奈选择田中角荣上台
    
    3.田中角荣时期
    田中角荣,他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缔造者之一而被国人熟知
    但国人未必知道田中角荣在自民党内影响长达15年,田中派,及之后衍生的经世会和平成研究会作为自民党第一大派阀一直到2003年为止
    这近30年期间的日本自民党,没有田中派的同意,其他人都没法担任首相,田中角荣的府邸俨如日本政治的中心,田中角荣也被日本媒体称为“今太阁”
    (太阁,日本令官制时期最高官职关白辞职后的尊称,代表虽然退职但是依旧在幕后掌握政权)
    
    田中派的特点,用日本媒体的话说首先是知华派多
    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参与者,上世纪80年代中日蜜月期缔造者,八平方事件后推动解除对华制裁的实施者
    国内反日呼声,经常是一棍子打死逢日必反,天朝统战尚知争取一切能够争取的力量,我们何必学台湾的民进党切割一切能够切割的人呢?
    
    田中派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在公营事业部门内扎根深厚。前文提到过自民党根植于公营事业当中,田中派尤其集中于邮政、道路等基础设施相关的公营部门
    一方面在田中角荣执政期间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日本主要的铁路道路隧道桥梁以及产业分布都起始于田中执政时期
    另一方面,体制内的腐败也间接成为其他派阀打击田中派的砝码
    比如中曾根康弘和竹下登时期的公营事业民营化和小泉纯一郎时期的邮政民营化
    尤其是后者就是以打击田中派的继承派阀桥本派(平成研究会)还发动邮政民营化甚至不惜解散国会
    而造反反对邮政民营化的议员很多都是旧田中派议员,因为他们知道邮政民营化的结果就是摧毁他们的政治根基
    
    4.后田中时代至今
    作为吉田茂旧自由党系统的保守本流能够长期主宰自民党,田中角荣功不可没
    田中角荣因为牵涉腐败丑闻而下台,更因洛克希德事件(后文会提到)而脱党,但下台后继续在幕后操纵自民党
    作为其派阀内重臣的竹下登却在1985年掀起反旗并且在1987年正式独立创立经世会,后改名为平成研究会,之后自民党或者出生自自民党的13任首相中有6人来自于经世会
    
    不是说保守本流的自民党成员就都不支持修宪都不反华,只是修宪并不作为保守本流的核心议题存在,至于反华则更多看个人而非整体,这个整体大多数是知华的
    重要的是,保守本流本身得益于日本既得利益集团和地方、公营事业系统的支持
    在日本经济保持繁荣,国民安居乐业地情况下,修宪议题更似一种伪议题存在,容易挑动国民神经并且直接冲撞美国的现实利益
    中日当年正处政治蜜月期,中国的发展远没有超越日本,中国威胁更没有被当作是外交议题甚至是核心议题
    当经济不再繁荣,当执政的根基不再存在(中选区制改为小选区和比例代表并立制)
    当公营事业都被民营化,当中国崛起并开始超越日本,当中日关系蜜月期不再,这国内外的种种因素使如今的保守本流日落西山
    在去年12月举行的众院选举中,保守本流支柱的平成研究会只获得9席,参众两院加起来24席,另一个保守本流派阀发源自池田勇人的宏池会获得15席,参众两院加起来23席
    而平成研究会的老对手保守旁流核心派阀清和研究会获得54席,参众两院加起来超过79席。保守旁流已经完全主导了日本自民党,保守本流被边缘化了
    
    
    四、保守旁流
    旁流是日语汉字的称法,用我们习惯的用于就是非主流。保守旁流缘起自鸠山一郎和岸信介时期的旧民主党体系
    其对外政治特征表现为亲韩、亲台、反gong及对华强硬,其经济政策有别于保守本流的那种国家资本主义和高福利、终身雇佣制度,保守旁流普遍推崇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的新自由主义路线
    
    1.第一次角福战争
    岸信介下台后大力支持福田赳夫,而大权独揽的佐藤荣作也相当看好福田赳夫(毕竟是亲哥哥一手培养的人)
    在佐藤时代福田先后担任大藏大臣、党干事长(相当于总书记)、外务大臣等职,俨然被视为佐藤荣作的接班人
    身为接班人的福田赳夫遇到了与他激烈对立的田中角荣,一场政治纷争不可避免。日本媒体将两人之间的对立称之为“角福战争”
    
    1970年,佐藤荣作就决定效仿池田勇人禅让总裁的位置给福田赳夫,但是遭到了当时自民党干事长田中角荣的激烈反对
    田中角荣劝说佐藤荣作继续担任总裁一职,自己背地里则拉拢佐藤派的议员
    当时,除了田中和福田以外,自民党还有3名实力派议员,分别是三木武夫、大平正芳和中曾根康弘。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人:
    <1>三木武夫
    
    三木武夫也是战前就活跃在政坛的政治家,平民出身,和前文提到的吉田、鸠山、岸三人完全不同
    战时他曾猛烈抨击军国主义政府而被国会除名。战后,尤其是加入自民党后,其被保守主流视为非主流,将其和保守旁流归为一类
    实际上他的政治立场我们所说的保守旁流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三木武夫即不反gong也不反华,田中角荣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他是极力的支持者之一
    三木还说过一句话,后来被石原慎太郎猛烈抨击为“白痴言论”,即武器出口原则。日本在1967年4月针对出口武器问题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
    即“不向共产主义阵营国家出售武器”,“不向联合国禁止的国家出口武器”,“不向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或者可能要发生国际争端的当事国出售武器”
    1976年2月,时任首相的三木提出,对三原则对象以外的地区也不出售武器
    1981年1月,日本国会作出了《关于武器出口问题的决议》,此后,日本一直实行禁止对任何国家出口武器的方针
    
    <2>大平正芳
    大平正芳和三木武夫一样也是平民出身,战前就作为技术官僚在大藏省工作
    战后,他在自己大藏省时代的上司池田勇人的邀请下加入旧自由党,后来随着保守合同也成为自民党成员
    作为池田勇人的得力下属,大平正芳接收了池田去世后的派阀宏池会,成为保守本流中与佐藤派并立的两大派阀
    大平正芳在角福战争中坚定地站在田中角荣一边,田中派和大平派俨然就是兄弟派阀,交往十分密切
    大平正芳在角福战争中支持田中角逐自民党总裁,而田中角荣在其后大平正芳和福田赳夫的对抗中支持大平
    大平正芳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中日蜜月期的缔造者之一。
    
    邓公1978年访问日本和时任自民党干事长大平正芳
    
    <3>中曾根康弘
    中曾根康弘过去被日本媒体称呼为墙头草,指其立场摇摆不定
    前文关于鸠山一郎的描述中曾经提到鸠山一郎为了对抗吉田茂拉拢吉田茂旧自由党下的重臣河野一郎去自己的旧民主党。这个河野一郎政治派阀的继承者就是中曾根康弘
    中曾根康弘极有政治野心,也有合纵连横的手腕,但是因为他立场摇摆不定而成为各派阀先后打击的对象
    最后虽然担任首相,但是任内签署的广场协议将日本推入了泡沫经济和之后长达20年的萧条之中。中曾根康弘对华态度友好,但是在历史问题上屡屡和中国对立
    友好的方面,他曾邀请时任总书记的耀邦和他同进家宴,并且大量邀请中国青年人访日,当时带队的就是前总书记时任共青团第一书记的胡,可以说中日蜜月期的高潮阶段出现在他的任内
    历史问题方面,甲级战犯灵位移入靖国神社后他是第一位以首相名义参拜的首相,并且选在1985年的8月15日日本战败四十周年的日子,他也认为东京审判不公正,还说过南京大屠杀规模没广岛原爆大,所以东京审判不公这样的话,此外历史教科书问题
    即便如此,中国政府依然将其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看待
    
    中曾根康弘拜鬼
    
    话说角福战争中,田中角荣首先得到了中曾根康弘的支持,有说法是田中给中曾根行贿使然
    之后的自民党公选总裁第一轮投票中,田中和福田得票领先进入第二轮,第二轮选举田中角荣得到大平派和三木派的支持,以压倒性多数当选总裁
    第一次角福战争以田中角荣的胜利而告终
    
    由于福田赳夫执政时期中日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并将其作为中日关系根基的四个政治文件之一,所以国内媒体对福田赳夫的褒扬、赞美和说的好话都比较多
    但是实际上在中日邦交正常化期间,福田赳夫是反对中日建交的,至少不应该在中美建交之前,在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问题上,福田赳夫也持反对的意见
    他和田中角荣的分歧,除了外交政策上的不同外,对内经济,田中角荣主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大兴土木地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以图延续已经持续了1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福田赳夫则主张稳健的财政政策,追求平稳地经济增长
    不可否认,福田赳夫在任期间对华态度是友好的,然而,这种友好是出于自己内心还是自民党内的压力,这就不得而知
    1978年8月12日中日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3天后的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福田赳夫就以个人名义去参拜了靖国神社
    此外,福田赳夫的福田派和从福田派演进至今的自民党派阀清和研究会自始至终对华强硬
    
    邓公1978年访问日本和时任首相福田赳夫
    
    2.角福休战期
    1974年,文艺春秋杂志曝光了田中角荣的巨额政治献金问题。同年参议院改选自民党参拜,自民党席位只比在野党多2席,田中角荣被迫下台
    
    杂志曝光的那篇文章
    
    田中角荣下台后继任首相的问题就变得敏感而棘手
    自民党首相选举有公选和内部制定两种方式,当时自民党内最有望成为下任总裁人选的是大平正芳和福田赳夫
    在国会内田中派和盟友大平派势力最大,如果推行公选总裁则对大平有利,而内部制定的自民党顾问委员会中的两位元老前首相岸信介和佐藤荣作则属意福田赳夫
    如果贸然内部制定,则很有可能田中派和大平派推出自民党造成自民党分裂,反之亦然
    就在这左右为难之际,两派势力将裁定权交由自民党元老,时任自民党副总裁的椎名悦三郎裁定
    经过一系列的说服和利益传送工作后,椎名裁定由小派阀三木派的三木武夫接替田中角荣出任自民党总裁,之后出任首相
    
    三木上台后开始打击权钱交易和金钱政治,触动了自民党内各派的利益,使得各派都对三木武夫不满。到了1976年,洛克希德事件曝光,成为了三木政治生涯的巨大分水岭
    洛克希德事件起源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与竞争对手争取订单,在推销其新型广体飞机L-1011三星客机时,不惜向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及其他重要政治家行贿5亿日元
    令原本打算采购洛克希德的竞争对手产品麦道的DC-10客机的全日空被迫购买三星客机
    后来美国爆发水门事件,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中的多国企业小委员会中,在聆讯时揭发洛克希德公司向日本的政界人物儿玉誉士夫提供金钱,藉以疏通丸红、全日空等航空公司购买L-1011三星客机,美国向日本查证时被揭发
    当时的三木派并非党内大派系,田中角荣下台后,仍静待上台时机。三木武夫为了建立新政权的威信,开始向此案开刀
    田中角荣、前运输大臣桥本登美三郎、前运输省政务次官佐藤孝行被拘捕,据悉被捕的“灰色高官”达17人
    三木武夫邀请美国福特总统协助调查此事的时候,椎名悦三郎指三木秀过头了,使有望继承三木位置的福田赳夫、大平正芳开始发起倒三木活动
    
    L-1011三星客机,也是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唯一一款民用喷气式客机
    
    1976年8月19日,也就是田中角荣获得保释后的第三天,自民党内除三木派和中曾根派以外的全部6派共277名议员组成了举党体制确立协议会,要求三木下台
    三木一直拖到该届众议院任期结束。1976年12月5日,众议院选举,结果由于洛克希德事件的影响和民众对政治腐败的厌恶,自民党惨败,依靠保守派无党籍议员的支持维持过半议席
    之后三木宣布辞职,由福田赳夫继任自民党总裁和日本首相
    
    朝日新闻刊载的田中被捕的新闻
    
    3.第二次角福战争(或称第一次大福战争)
    福田赳夫能够成为首相,据说存在与大平正芳之间的密约,又被称为“大福密约”
    内容包括大平正芳推举福田赳夫担任总裁和提名为首相;福田赳夫将主要党务交由大平正芳;党总裁选举由3年改为2年,意及2年后后福田让位于大平
    但是福田赳夫不愿让位,认为自己当时民望不低,加上已经确认了三木派和中曾根派的支持,因此坚持参加党总裁选举
    
    结果大福之争让当时备受洛克希德事件困扰的田中找到了反击福田的机会,他全力支持大平打倒福田政权
    当时田中派的党全国组织委员长竹下登甚至拿出全国党员党友名册,由后藤田正晴令秘书们对自民党党员进行户外访问、电话攻势等,为大平参选拉票
    选举预选之前,福田曾经自信地对说:“如果首位差100点儿落到第二位,就不必实行正式选举。居第二位的人应接受党内的舆论而退出选举。”
    到总裁选举预选当天,大平得784点(得票550,891),福田只得638票(得票472,503)。福田以大比数落败
    虽然福田派的新生代如森喜朗和小泉纯一郎等人都劝福田竞选到底,不过福田思量后宣布尊重预选的结果,退出选举,“我是败军之将,无以谈兵”
    大平在预选中胜出,福田退选,使自民党不需举行正式选举而推举大平担任后继总裁。自此,福田派由主流派变成了反主流派,势力也大幅减弱
    
    4.第三次角福战争(或称第二次大福战争)
    1979年10月举行的众议院选举,自民党惨败,议席骤减,只取得248席,连半数都不过(追加公认后勉强保住半数)
    福田、三木、中曾根三派和中川集团组成的反主流派要求大平为选举失利引咎辞职。但是大平不从,在田中的支持下不肯让步,结果造成主流派和反主流派的严重对立和纷争。两派分别推举出大平和福田为首相候选者,是自民党史上第一次推举两名不同的候选者
    在国会的首相提名选举中,大平和田中成功策反了部分反主流派的议员,又取得关键少数党的支持,大平以微弱优势再一次击败福田
    这次党内纷争长达40多天,史称“四十日抗争”
    参加四十日抗争的人中包括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石原慎太郎,比如小泉纯一郎。
    
    这位搬椅子的仁兄叫浜田幸一,曾经和石原慎太郎组成极右翼青岚会,性情暴躁,他上朝日电视台北野武主持的一档政论节目,每次只要提到中国的问题,他立马会条件反射地说那是ducai国家,然后什么问题都推给中国。照片中他在自民党议事会堂用椅子把过道堵起来,不让主流派议员入场
    
    “四十日抗争”过后,大平虽然勉强保住政权,但是政权基础已经被严重削弱,自民党公开分裂成两个针锋相对的派别,反主流派仍然不断攻击大平内阁
    1980年5月,社会党趁自民党内耗之机,在国会提出对大平内阁的不信任动议,大部分反主流派的议员在动议表决时集体缺席,导致动议案意外获得通过
    大平不得不宣布解散众议院(突发解散),举行日本史上首次的众参同日选举
    不过在四十日抗争过后,中曾根派已经和福田、三木派越走越远,乃至在不信任动议案表决时,中曾根本人并没有像其它反主流派那样缺席,而是投票反对议案
    自此中曾根派脱离反主流派,重新加入了以田中派为首的主流派,以福田派为首的反主流派又一次遭到打击
    
    众参同日选举之前的民调显示,自民党会大败,但是选举过程中,首相大平正芳突然病逝,拉动了选民的敬仰和同情心。自民党在两院的选举都大获全胜
    选举之后,田中支持大平派的继承人铃木善幸继任首相,得到福田派的支持
    铃木内阁因为全靠得到田中的支持才能组成,因而田中对政府的影响力大增,田中支配的体制由此形成
    
    5.福田赳夫最后的反击和角福战争的延续
    铃木上任后,不断被人指责为傀儡,内阁是“角影内阁(田中角荣的影子)”
    虽然铃木本人也试图摆脱田中控制,但是铃木如果缺乏了田中的支持,将难以为继
    田中给铃木开出支持他连任的条件甚至包括要求铃木对洛克希德事件的判决采取某种影响,铃木表示不能再忍受处在角福战争的夹缝中,在1980年10月决定辞职
    中曾根康弘、河本敏夫、安倍晋太郎、中川一郎四人宣布参加党总裁选举
    其中中曾根得到田中的大力支持;而安倍则是福田派的未来继承人,河本、中川也是福田的反田中盟友
    反主流派批评中曾根的田中控制背景,不过中曾根反驳说“自民党还没有弱到被党外人士所操纵的地步。田中君从来没有在自民党的人事和政策问题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自民党内的长老们曾经打算协调主流派和反主流派,提出了“总理、总裁分离”,中曾根出任首相,福田回任党总裁,这个提议开始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连福田都表示被迫支持。但是中曾根在和田中商议后,表示不接受提议,坚持进行选举
    结果中曾根在选举得到过半数的支持,成为新任党总裁和首相。中曾根内阁成立,时人称之为“田中曾根内阁”
    
    中曾根内阁成立后,前首相铃木不断被致力于平息角福战争,争取举党一致
    但是他逐渐对中曾根过于依靠田中,尤其是任命田中助六出任自民党干事长表示不满
    因此,铃木在1984年9月开始,就提出了“二阶堂拥立构想”试图推举田中派的第二号人物二阶堂进继任总裁,取代中曾根政权
    这个提议得到了福田、河本等人的支持,他们认为田中没有理由反对自己的嫡系人马出任总裁
    连在野党的公明党和民社党都表示愿意在成立联合政权的前提下支持二阶堂。二阶堂在多人的举荐下,也有意参选,不过拥立构想最终没有得到田中的支持
    因为一旦田中派有人出任首相,将会削弱田中对本派的影响力。最后田中以中曾根民望较高为由,成功说服党内推举中曾根
    二阶堂拥立构想失败后,福田派的势力再一次受到打击,福田赳夫也已经无意再和田中斗下去,他让安倍晋太郎继承了他的派阀,安倍派形成
    
    右为时任竹下登时期自民党干事长的安倍晋太郎,左为当时担任他秘书的安倍晋三
    
    而“田中控制”的局面不久之后也终结,一方面,中曾根康弘逐步摆脱了田中路线,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施政理念和方针,大大扩展了自己的势力
    尤其是田中被判处有罪之后,实力已经逐步减弱,虽然田中顺利阻止了二阶堂的拥立构想,但是不久之后,田中派的实力人物竹下登就开始挑战田中的地位,谋划自立门户,而此时尽管田中竭力阻挠,竹下的“创政会”还是照样成立,包括了桥本龙太郎、小渊惠三等实力新秀的支持
    1985年2月,田中因脑血栓病倒入院,从此再也不能有效控制田中派了,竹下登也因此逐步继承了田中派的遗产
    
    1989年,角福战争的两位主角——田中角荣和福田赳夫双双宣布退出政坛
    不过虽然如此,“角福战争”依然在田中派和福田派的后继派阀和众多继承者们中延续著
    以田中角荣和福田赳夫两人主导的角福战争,基本上是以田中派的胜利暂时告终
    两人退出政坛之后一直到2000年,自民党除了短暂的在野之外,在外的首相中,基本都是原来田中派的人马
    尤其是“竹下派七奉行”,基本垄断了这十多年的日本政坛,如羽田孜、桥本龙太郎、小渊惠三相继出任首相
    而小泽一郎年仅47岁就担任自民党干事长,在1991年时,他还负责考察他的前辈宫泽喜一能否担任首相,后来小泽退出了自民党,亲自主导了1993年的非自民·非共产连立政权
    1994年村山富市的自社先连立政权则是桥本所策划
    
    6.旧福田派的逆转和清和政策研究会的独霸
    2000年,小渊惠三突然病倒随后逝世,自民党的五名长老密议后决定由森派的森喜朗接任首相
    这个偶然的决定使自民党的权力由原田中派向原福田派转变
    森派的前身是三塚派,三塚派的前身就是安倍派
    虽然森喜朗不久之后就下台,但是同样来自森派的小泉纯一郎却以高民望在总裁选举中击败了桥本,并且在2001年的参议院选举中大获全胜,形成了“小泉旋风”
    小泉在强大的民意支持下推动多项改革,包括金融再生计划、邮政民营化等,还宣称“不惜砸烂自民党”,强硬的改革形象、清新的政治诉求,令小泉和清和研的实力大增
    
    2005年8月8日,第43届日本国会众议院解散。小泉为了实现邮政民营化,打击党内反对势力(主要为龟井派和桥本派议员)不惜解散众议院,舆论称为邮政解散
    可笑的是邮政民营化实施8年后日本邮政依然是100%国家控股
    
    与此同时,自民党内桥本引退后,桥本派成为了津岛派,但是派阀内再也没有有力的领袖抗衡清和研
    而小泉在选举中也不断排挤原田中派或亲田中的领袖
    如中曾根和桥本在小泉执政初期,曾经任命田中角荣的女儿田中真纪子为外务大臣,福田赳夫的儿子福田康夫为内阁官房长官
    不过两人争执不断,最终以田中真纪子的辞职告终
    小泉之后,连续两任首相安倍晋三和福田康夫也来自于森派
    
    在去年12月的日本众议院选举中,继承福田派的清和研究会获得54席,保持第一大派阀的地位,并且已经开始自称为保守本流;将原来的田中派和继承田中派的平成研究会成为非主流,保守旁流
    
    注:田中角荣和福田赳夫两派派阀的衍生和发展如下,括号里为正式的名字
    保守本流:
    佐藤派(周山会)→田中派(木曜俱乐部)→竹下派(经世会)→桥本派(平成研究会 现名)→额贺派
    保守旁流:
    岸派(十日会)→福田派(清和会)→安倍派(清和会)→森派(清和政策研究会 现名)→町村派
    
    需要说明的是大派阀领袖未必就是首相人选,比如小泉担任首相时,所在派阀领袖是森喜朗,桥本龙太郎担任首相时所在派阀领袖是小渊惠三
    
    
    后记: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很感念自民党内的知华人士,他们勇于融化中日之间的坚冰,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实实在在地做了促进中日友好的事情
    在一开始,要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是要冒被极右翼刺杀的危险的
    我更惋惜田中角荣,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照田中角荣那种金钱政治的玩法,自民党迟早完蛋
    如今清和研究会一家独大,平成研究会日渐凋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惜赔上了中日关系
    安倍如今经济外交上重走小泉的老路,他能走多远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心里没有中日友好
    他在新年开始的众议院施政报告里提到,中日关系是日本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维持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对日本有利,在他的心里中国的发展因为对日本有利才显得重要
    而中日友好,中日之间的国民感情重建,既不符合他的政治理念,也不能给他带来政治利益,如同粪土一般
    
    对目前的自民党,不必抱任何幻想,对钓鱼岛问题,做一个中国人该做的事情
    


网友评论(1693084)2013-02-27 00:25


    政治家都是卖菊花的
    
    ----sent from my HUAWEI HUAWEI C8812,Android 4.0.3
    
网友评论(20203811)2013-02-27 00:32


    辛苦楼主了,再一句话总结一下吧,
    ----sent from my samsung GT-I9300,Android 4.1.1
    
网友评论(1522720)2013-02-27 00:40


    好长啊终于看完了,很好的科普帖啊,有没有专家来再讲解补充下~
    ----sent from my zte V880,Android 2.3.7
    
网友评论(306874)2013-02-27 00:41


    很长,挺有意思,不过大半夜的消化不了。先马克。
    日本想正常化,唯一的可能性是认清自己。
    美国永远都不可能帮助日本正常化,就算哪天打算让日本打头阵了,那也是炮灰的正常化。
    
网友评论(1487794)2013-02-27 00:41


    今天没精力看这么长的了……
    
    MAKE
    
网友评论(306874)2013-02-27 00:42


    自民党要么是傻叉,要么是太自负了。
    
网友评论(364813)2013-02-27 00:45


    只能知道60%的事情。。。感谢科普,应该加精了这贴
    
网友评论(1162146)2013-02-27 00:46


    
    这么晚还发这种贴,这是诱导我等失眠啊
    
网友评论(177306)2013-02-27 00:46


    手机看不下去,马克一下。
    ----sent from my samsung Nexus S,Android 4.1.2
    
网友评论(18561907)2013-02-27 00:48


    自民党亲韩才是一贯立场
    
网友评论(13762332)2013-02-27 00:55


    拜读了
    ----sent from my asus Nexus 7,Android 4.2.2
    
网友评论(10306187)2013-02-27 00:57


    Reply Post by 丹瑞 (2013-02-27 00:41):
    
    今天没精力看这么长的了……
    
    MAKE
    
    难道不应该是 mark 么
    
网友评论(1487794)2013-02-27 00:58


    Reply to Reply Post by 东方倦人梦 (2013-02-27 00:57)
    
    英语苦手
    
网友评论(2009584)2013-02-27 00:58


    看到第一张彩图我想的有点多了
    
网友评论(10306187)2013-02-27 00:59


    Reply to Reply Post by 丹瑞 (2013-02-27 00:58)
    
    我觉得你应该是太困了该去睡觉了
    
    晚安好梦明天见
    
网友评论(1487794)2013-02-27 01:00


    Reply to Reply Post by 东方倦人梦 (2013-02-27 00:59)
    
     在水区竟然有人和我说晚安了
    
    没理由不去睡觉
    
网友评论(13226419)2013-02-27 01:06


    标记
    ----sent from my HUAWEI U8860,Android 2.3.6
    
网友评论(558760)2013-02-27 01:59


    当经济不再繁荣,当执政的根基不再存在(中
    
    选区制改为小选区和比例代表并立制)
    
    当公营事业都被民营化,当中国崛起并开始
    
    超越日本,当中日关系蜜月期不再,这国内
    
    外的种种因素使如今的保守本流日落西山
    
    政客都是这样了,为了选票菊花和国家算个p,更不用说外交了。
    
    反正我一直认为二战后的日本和一战后的德国很像:发动战争的阶层仍然在台上,都认为自已没错,都被老牌流氓捆住了手脚,又都遇到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时又都选择了强硬派上台。。。。。唯一的区别也就是,希望圌目前还没出张伯仑了。。。。。。
    
    这帖子能进博物馆吧!
    
网友评论(1305373)2013-02-27 03:44


    我看完了 睡觉
    ----sent from my HUAWEI HUAWEI U9508,Android 4.1.2
    

    
    
    

上一篇:谁有中国在各国投资的那个网页的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