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北宋仁宗朝庆历新政(七)

整理时间:2013-02-17 04:24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1154212)2013-02-15 21:41

» 北宋仁宗朝庆历新政(七)
    感谢版主帮我捞回了前六期,那么请顺便帮把这期也设置下防冲水吧,恩恩。
    
    过往各期:
    1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5967711
    2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5970354
    3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5972531
    4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5974682
    5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5980402
    6 http://bbs.ngacn.cc/read.php?tid=5984257
    
    
    宣徽院
    ===========================================================
    净坛使者。
    
    当然了,虽然就这个单位我们调侃了很多,这也说明它也确实有值得调侃的价值,不像北宋很多机构连酱油都没得打。
    
    宣徽院最早也是唐朝设立的,办公单位地址在枢密院北方,“总内诸司及三班内侍等事”。所以你没猜错,这最早也是死太监们用来抢班夺权的机构。
    
    宣徽院分南北院,两院在一个办公楼分办公室办公,职事没有太大差别,但是最后盖在公文上的只能是南院的章,所以南院地位高于北院——这在唐朝是为了分权牵制的需要。宣徽院在唐朝有四个职能:
    1.掌管北司诸史、宦官名籍,包括宫内的杂技歌舞团之类;
    2.管理郊祀、朝会、宴会、典礼的供应与服务;
    3.管理内外进贡物品;
    4.在大朝贺及圣节上寿时负责宣答诏命。
    
    这些内容粗看下都没什么,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论钱,宣徽院掌内外供奉及宦官技人名册,无论是从公家包里捞油水还是私里下边小的孝敬,都可以让长官肥到流油;论权,宣答诏命这个事情侵夺了唐代中书舍人及翰林学士的职权,代表着死太监们已经不满足于在内廷讨生活,把爪子伸到了外朝;论地位,宣徽院是北司诸史之长,可谓清贵无比。所以在唐代宗以后,宣徽院这个位置就成了太监们打破头也要争的席位之一。
    
    随着朱温大魔王擦干净屠刀上死太监们的血,宣徽使也变成了正常人担任的官职了——黑历史什么的是什么,能吃么。
    
    当然了,北宋建立的时候宣徽院的爪子都被剁的差不多了,职权只剩下内外供奉典礼供应等,似乎变成了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职位——真的如此吗?
    
    北宋的官职,和移动联通的服务一样,往往是打包捆绑销售的,宣徽院南北院使你不当则已,一当就必定还带着一连串的其他官职。我们来看看北宋初年最有代表性的宣徽院南北院使曹彬和潘美,曹彬作为领导心目中的好政委,在出征南唐前担任南院使,回来后论功行赏,升为枢密使,领忠武节度使,这在北宋的官场习惯上,称为“枢密领节度”,而潘美累死累活,回来后因为说错了话,被打发去当了北院使,在这之前他是山南东道节度使,于是又叫“节度领宣徽”,后来也成为惯例。无论是枢密领节度还是节度领宣徽,我们看到的都是:宣徽使做寄禄官的时候远远大于它作为实际差遣的时候——那些琐碎无比的事情,自然有宣徽院下面的实职官以及太常礼院和礼部的小鱼小虾们去干——皇帝任命宣徽院使,是明白无比的告诉朝堂:我重视这个人,我看好这个人,这个人是我罩的,你们看着办。所以上期我们说到仁宗任命国丈张尧佐当宣徽使的时候,包拯才会蹦的特别高。当然,皇帝的意思是无比复杂的,潘美刀里来箭里去,拿到的宣徽院北院使还是矮曹彬原官职南院使一头,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警告和压制。
    
    而后来的宣徽院两使,一方面地位仅次于两府的副长官,也就是朝堂上排坐坐吃果果的时候,宣徽使紧紧贴在宰执亲王的位置后面站着;另一方面,宣徽使往往是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兼任的,而且大多数是外任的时候才给,这对朝堂上他们的正长官是一种牵制。宣徽使出外,往往担任判知州或者监军之类的实职官,这对地方的军政系统是一种辖制。说到底,宣徽院及宣徽使的设立仍然体现了北宋官制无处不在的“分权”和“制衡”的理念。在北宋虚设的组织机构中,宣徽院估计是最虚的几个之一,以至于其他单位忙活的时候,常常占用宣徽院的办公室——宋神宗时期最终撤掉了宣徽院。
    
    另外,契丹也有宣徽院,除了通用的职能外,还兼有部分工部的活计,南北院的任命也和当时汉族和契丹本族两套班子有关,这里就不多说了。
    
    那么,下面看看曾经被死太监们抢饭碗的翰林学士都是干啥的。
    
    翰林学士院
    ===========================================================
    老大的贴身秘书们。
    
    中国官场的秘书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低调却不容忽视,领导不方便说的话他们说,领导不方便见的人他们见,领导不方便送的礼他们送,领导不方便收的礼他们收,领导懒得写的稿子他们写,领导不想背的黑锅——这个最后谁背上就得看情况了。
    
    北宋的翰林学士们,大体干的也是相同的活计,不过不同的地方是,这些老兄们相当的高调。寇准、欧阳修、苏轼…这些在翰林院当过差的都是些啥性格,想必大家心里多少都有些谱。
    
    北宋的翰林学士没有定额,非饱学之士不能任,而且冠职之前要经皇帝亲自考核。虽然总体来说他们都是皇帝的秘书处和智囊团成员,但是这里面也分三六九等。有些翰林学士不从属学士院,只负责给皇上讲经释典,称“翰林侍读学士”或“翰林侍讲学士”,官阶较低者称“崇政殿说书”,一般来说也称为经筵官,常常作为他官的兼职。虽然这种翰林名号并不管诏命,但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学派斗争贯彻北宋中期以后的宋史,直到程朱理学夺得绝对优势的地位,而这些经筵官作为皇帝的师友,很容易就对皇帝在学派斗争及执政理念的倾向加以影响,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各种历史穿越小说中担任这类名头的人在皇帝面前各种喷口水。还有一种挂职翰林是委任他职的时候的帖职,如任知开封府、三司使带翰林学士职。
    
    真正负责秘书全职的翰林学士,一般带知制诰的差遣,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偶尔出现知制诰翰林缺岗的情况,诏命就暂时归中书下的舍人院知制诰管。知制诰翰林位不高但是权重,直接替皇帝起草白麻制、批答及宫廷内所用之词,称为“内制”,所以又被称为“内相”——不知道这些饱学之士知道他们跟几百年后司礼监的死太监们一个称呼是个什么想法。
    
    说翰林学士们高调,是因为在皇帝的默许或者纵容或者无可奈何下,他们起草的诏命夹带着有相当明显的个人风格,说白了,就是私货。虽然翰林学士本身不能决定官员任免,但是诏命里的遣词用句对被任免的官员却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碰巧你跟写诏命的翰林老爷关系好或者他那天心情好,他就会让你觉得如沐春风若饮醇醪连被皇帝老人家踢了屁股都是挨了龙足倍儿有面子,如果恰巧他是你的政敌或者那天葡萄架子倒了,呵呵,你就等着要么跟吃了苍蝇一般恶心,要么想找块豆腐撞死算了,要么,你就真弄根绳子把自己吊死了吧,省得活受罪。这种事情,大名鼎鼎的寇准干过,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更是干过,大名鼎鼎的苏轼,他哪天要是不干,他就不是苏东坡(《宰执天下》里苏东坡就是因为这个,在胭脂堆里的声望直接从崇拜刷到冷淡)。
    
    所以,北宋朝堂上的官员关系,我们完全不用看当时以及后人写的乱七八糟的洗地文,看看各种白麻书就能猜个七七八八。比如真宗仁宗年间著名奸臣丁谓同志当权后,决定好好拿曾经涮过他的寇准出气,顺便带上另外一个倒霉蛋李迪,让他们尝尝什么叫做姑苏慕容的绝技,于是在知制诰草拟的贬官文书上,给寇准批了个 “为臣不忠”,给李迪批了个“附下济恶”,这还不算,他还亲自加了句“当丑徒干纪之际,属先皇违豫之初,罹此震惊,遂此沈剧”,先皇真宗皇帝,就是被你们这帮小丑吓死的!而且出去向二位曾经的宰执宣读诏命的使者,各带一把剑,好像现在的小皇帝,十三岁的赵祯陛下,要因为这个跟他们算总账。
    
    朝堂上几起几落的寇准看破了丁谓的虚实,十分光棍的继续喝着自己的小酒,使者带的那把剑果然不是尚方,于是他开心的去赴任了——捡回一条命总是好的,后来丁谓因为差不多的原因被贬官,他还送了只烧羊。而李迪同学明显心理素质不够硬,在使者来之前就寻死觅活,好在他儿子觉得蹊跷,好歹给拦下来了,然而宣读诏命后李迪还是想死:熙熙攘攘,名来利往,自己一辈子为国家也算呕心沥血,结果就当了个“附下济恶”的罪名,这对士大夫来说,简直比拿刀砍了他还难受!自己又不像寇老西儿,一辈子能喝醉就什么都忘了!
    
    李迪同学,知足吧,丁谓踩你的时候朝堂上大多数还是同情你的。几十年后那个苏东坡,踩他的那真是下脚都没地了。这好歹你们都还是文臣,武将被憋屈死的,连个冤都没人帮喊。
    
    文人一支笔,杀人亦杀己。几千年来这个轮回从来就没停止过。
    
    馆阁
    ===========================================================
    图书馆、荣誉堂兼人才储备地。
    
    馆阁制度是宋朝比较特殊的制度,既有继承自唐五代以来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创举。
    
    馆阁中首先来说我们介绍过的崇文院,即三馆秘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崇文院是唐朝以来就设立的国家图书馆兼后备人才储备地,即使是五代十国那个混乱不堪的年代亦不例外,这是那些年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为数不多的精神慰藉。能入馆的人,无一不是文学高选——北宋朝官的文学素养平均水平,大概是历朝历代中最高的。为了表示重视,三馆大学士固定由宰相担任。和宣徽使的名头一样,宰相们一般也不在崇文院办公,杂活自然有人干,大学士衔也只是个荣誉而已。
    
    然而就是这么个无比崇高的重地,却饱经劫难,有时候遭灾的原因简直是让人想拿头撞墙。真宗年间宫禁大火,不仅烧掉了无数珍奇异宝亭台楼阁,烧掉了真宗他老人家的私房钱——封桩库,烧死烧伤了一千五百多人,也将刚翻修没几天的崇文院毁于一旦。有形的损失可以再赚,无数在腥风血雨中好不容易留存的珍本孤本就这样去见真宗的神仙兄弟,后世再也无缘得见了。这个时候,跳大神已经跳的神志不清的真宗同学骤然清醒了很多,连心都在滴血:两朝所积,朕不敢妄费,一朝殆尽!查,给我查,是谁干的!
    
    调查的结果让所有人哭到想笑,荣王赵元俨(也就是八贤王的原型之一)府内的一个婢女跟管事的私通,偷盗了几件金银器,为了避免事情败露,就一把火烧了自家的库房,但是未免效果太好,连皇帝家的库房也一并烧了,而且烧的是那么让人欲哭无泪。
    
    一向少用酷刑的北宋皇帝这次咬牙切齿的下令砍断这个婢女的手足,凌迟三日,所有知情者全部处死——在王旦进谏后才没株连更多的人。扯句闲话,北宋汴梁城由于房间多为木制,建筑又密,违章建筑也很多,天气又干燥,导致一火灾就不可收拾,所以北宋对纵火罪处罚非常之严厉——到现在这个罪名也是可以处死刑的重罪之一,连带着火德星君也跟着沾光,官家民间拜他的香火多了不少不说,在神仙谱上的排位也大大提升。该死的人死了,皇帝陛下大手一挥:修,给我重新修!
    
    时任三司使,被所有人认为是须溜拍马才上位后来也确实成了大奸臣的丁谓同志给他的同事们秀了一把什么叫做技术型官僚,什么叫统筹学微操。
    
    把大象放冰箱里啊不对是修宫殿楼阁要几步?丁谓答:三步。
    
    首先,施工现场挖大沟,一直挖到汴河,这样修房子的泥巴有了。
    然后,引汴河水入沟,让拉材料的船能直接进入工地现场,这样其他建筑材料也有了。
    最后,修房子,修完了把建筑垃圾回填,完事大吉。
    
    就这样,朝堂上一帮老学究研究出来的十五年的工程量,被丁谓生生缩短到七年。御前会议上下巴掉了一地,砸出无数大坑。
    
    当然了,这个故事估计大家小学的时候就在课外阅读或者《中华智慧五千年》之类的书籍上看过,只是那时候没人告诉你,干这个漂亮活的是远超他后辈蔡京秦桧贾似道的大奸臣。
    
    这就是北宋的奸臣,奸都奸的这么有腔调。
    
    除了崇文院外,北宋还有殿学士和阁学士。
    
    殿学士包括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保和殿、文明殿、紫宸殿、延康殿、宣和殿等殿的大学士、学士,地位最崇高,待遇相当于宰相,用于优待老臣(如宰相致仕一般带观文殿大学士)、宠渥近臣(如宣和殿侍制赏驸马都尉)、宰执外任(如执政官外任带观文殿学士)。这些帖职不一定全是好事,比如元丰改制后,执政官待罪离任的话,一般给个端明殿学士的名头。
    
    阁学士就更普遍些。从赵二开始,两宋的皇帝们共建了十三阁,作为当时皇帝御书、典籍祥瑞、世谱等贵重物品的存放地,相关馆职也作为优宠加给当时的近臣或者重臣,最重要最著名的就是赵二建的龙图阁。阁学士中待制以上名义上视为皇帝的侍从官,学士、直学士则一般是给庶官的帖职。以龙图阁为例,其学士称“老龙”,直学士称“大龙”,待制称“小龙”,若是直阁,不好意思,你没侍从官的资格,只能叫“假龙”。
    
    阁学士的帖职,一般作为安慰奖加给外任的官员。如本文到现在都没出现过几回的主角范仲淹同学,他在仁宗朝第一次华北南部、华中、华南及西南总赛区名臣争霸赛中被RANK2400分的吕夷简同志打到虐泉,连基地复活CD时间都不给,直接被打发到陕西去跟陕北、宁夏、甘肃及青海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总赛区的西夏代表队打友谊赛顺便开展三线建设。这个时候,他的官职全称是“龙图阁直学士、户部郎中、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经略安抚正副使是北宋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设置的节制一个军区军政大权的职位,类似我们以前说过的都督,《水浒传》中“老种经略”种谔就当过鄜延经略安抚副使;户部郎中是范仲淹的本官,只有正六品;但是龙图直学士却是从三品,表示范仲淹同学是皇帝看好的重臣,是有从三品待遇的,你们下面的歪瓜斜枣都给我好好听话!我们上期说过老包磕掉了国丈张尧佐,但是还是付出了点代价的,他被仁宗打发到河北路担任督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衔也是这时候加上的,所以经常被称为“包龙图”。
    
    至此基本上中央组织机构中比较重要的单位介绍完了,接着我们说说跑腿打杂以及连酱油都没得打的杯具们。
    


网友评论(1765669)2013-02-15 21:43


     MHJJ moe!
    
网友评论(233072)2013-02-15 21:43


     秃子么么哒
    
网友评论(1266309)2013-02-15 21:44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月海星霜 (2013-02-15 21:43)
    
    安南西贡节度使月海妹子你好
    
网友评论(10994244)2013-02-15 21:46


    LZ,ACFUN上那个MAGIC CUBE是不是你?
    
网友评论(1154212)2013-02-15 21:47


    Reply to Reply Post by gesturelol (2013-02-15 21:46)
    
    我的ACFUN账号在上次改版的时候完蛋了...
    
网友评论(1266309)2013-02-15 21:48


    对了,MHJJ,宋代这是最后一个死太监转外朝的时代啊
    
网友评论(1765669)2013-02-15 21:49


    Reply to Reply Post by vanmercury (2013-02-15 21:44)
    
     不要叫我妹子,会让人误会的
    
网友评论(1154212)2013-02-15 21:50


    Reply to Reply Post by vanmercury (2013-02-15 21:48)
    
    北宋的死太监们我到说内侍省的时候再说-。-
    
网友评论(1617772)2013-02-15 21:5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月海星霜 (2013-02-15 21:43)
    
    文学少女moe!
    
网友评论(1266309)2013-02-15 22:00


    今天提到待制了
    著名的元祐党人碑里对于所列官员分为几类,由此可见在北宋官场上对于官员的一个分级
    1.曾任宰臣执政官
    2.曾任待制以上官
    3.余官
    4.武臣
    5.内臣
    以及单独挑出来的俩“为臣不忠曾任宰臣”——章惇、王珪
    


网友评论(2067052)2013-02-15 22:01


    姓刘名明字马克号火钳围观
    
网友评论(10994244)2013-02-15 22:01


    Reply to Reply Post by magic cube (2013-02-15 21:47)
    
    AC SC2群里貌似有你?
    
网友评论(1154212)2013-02-15 22:03


    Reply to Reply Post by gesturelol (2013-02-15 22:01)
    
    没有-。-我现在的ID是取了N多汉字ID都被占用的情况下随手改的。
    
    Reply to Reply Post by vanmercury (2013-02-15 22:00)
    
    王珪这个也就罢了,章惇那是被抹了一脸的锅底灰。
    


网友评论(10994244)2013-02-15 22:04


    Reply to Reply Post by magic cube (2013-02-15 22:03)
    
    那我认错了,抱歉……
    
网友评论(233072)2013-02-15 22:04


    Reply to Reply Post by 长征五号 (2013-02-15 21:51)
    
    女文青你好
    
网友评论(1154212)2013-02-15 22:07


    Reply to Reply Post by gesturelol (2013-02-15 22:04)
    
    没事-。-难得有人帮挽尊......
    
网友评论(1266309)2013-02-15 22:09


    Reply to Reply Post by magic cube (2013-02-15 22:03)
    
    “章惇,听太后处分。”
    
网友评论(10994244)2013-02-15 22:09


    Reply to Reply Post by magic cube (2013-02-15 22:07)
    
    挺好的文章,沉了可惜。
    
网友评论(1154212)2013-02-15 22:10


    Reply to Reply Post by vanmercury (2013-02-15 22:09)
    
    听他的不就好了么
    

    
    
    

上一篇:淘宝搜索负责人鬼脚七:淘宝SEO知识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