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假鸡蛋相关,我记得以前水区争论过,说是假鸡蛋成本过高,还一种说法是根本没有假鸡蛋。

整理时间:2013-02-02 11:02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14836253)2013-02-01 00:30

» 假鸡蛋相关,我记得以前水区争论过,说是假鸡蛋成本过高,还一种说法是根本没有假鸡蛋。
    但是我百度了下,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里都有啊。。
    
网友评论(592279)2013-02-01 00:31


    我感觉有 以前小时候 吃鸡蛋的味道和现在一些不同 当时只是主观感觉
    
网友评论(8630769)2013-02-01 00:32


    至少10年前就有了 人造变蛋
    来源:《农机具之友》1995年第01期作者: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人造变蛋”生产技术
    
    收藏本文 分享
    {生产“人造变蛋”只需部分家庭用具和模具(模具和:全套资料来函邹购)。原料各县、市均可买到。每只“人造!变蛋”成本。.08元,最低售价。.20元,总役资50多元,{一人一天可生产1800只左右。生产者只需初中文化,通:过函授就可学会。面授300元.安排食宿.包教包会,并赠·模具一套及50只变蛋原料。同叶免费培训人造海女丝技 术,学期2天。有意者可与本编辑部联系。“人造变蛋”生产技术<正> 生产“人造变蛋”只需部分家庭用具和模具(模具和全套资料来函邮购)。原料各县、市均可买到。每只“人造变蛋”成本0.08元,最低售价0.20元,总投资50多元,(本文共计1页)......
    随便搜了篇,记得以前在某些杂志封面上看过
    


网友评论(369476)2013-02-01 00:33


    有一次在家炒鸡蛋,打开第一个鸡蛋是好的,第二个鸡蛋有腥臭的气味而且蛋清是绿的
    结果手太快已经扔进碗了,只好把第一个鸡蛋也倒掉
    
网友评论(6069149)2013-02-01 00:35


    所谓的假鸡蛋是不能吃的,所以不用担心自己吃到假的 只是外壳有点相似,用来市场上骗人还行,但利润太低。也不能长久骗
    ----sent from my motorola MB525,Android 2.3.7
    
网友评论(20830905)2013-02-01 00:36


    “假鸡蛋”新闻在近几年可谓层出不穷,但令人疑惑得是,综观这些报道总是没法给假鸡蛋勾勒出一个清晰统一的轮廓。这些事例中,鸡蛋有变成橡胶状的;有可以冻成冰的;有怎么煮都不能成型的;有打开就发现蛋黄蛋清混在一起的;类似地,还有 花纹一洗就掉的鹌鹑蛋 ……大家都怀疑自己买到的这种非正常蛋就是假鸡蛋。 尽管手把手教你如何制作假鸡蛋的资料在网上一搜就是一大把,内容上也都是大同小异、如出一辙。但是, 实际操作起来 ,网友却发现困难重重。鸡蛋虽小,结构却非常精巧,特别是蛋壳这部分结构,网上流传的方法在质地、外观、模具接合处或是注射内容物处都会留下痕迹。要想做出以假乱真的鸡蛋,还要保证成本低廉,让伪造者有利可图,并非易事。而央视记者的秘密调查则揭示,这些宣称掌握“以假乱真”的制作技术的广告,其实是为了骗取求学者的学费。 那这些与真鸡蛋差别甚远的异常蛋又是怎么回事呢?别说,它们还真的有可能是母鸡亲自生出来的。采用的饲料和养殖管理方式不同,产下的鸡蛋就会有所差异,比如饲料钙质不足会引起薄壳蛋、软壳蛋;因受惊或炎症引起输卵管变形,则会产生一些奇形怪状的蛋。另外,如果鸡蛋的运输储存不当,比如路途颠簸、温度苛刻、放置过久等,都会导致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生理生化特征发生变化,产生一些“异形蛋”。 异形之一——“橡皮蛋” 在诸多“假鸡蛋”报道中,最常出现的就是质地像橡胶,弹性异常大的“橡皮蛋”。不过,这样的奇异特性并不是它作为假鸡蛋的明证。蛋鸡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棉籽饼粕就可能造就这样的异常鸡蛋。 棉籽饼粕是棉籽榨油后剩下的固体残渣,用压榨法榨油得到的是棉籽饼,用浸提法得到的则是棉籽粕。棉籽饼粕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是畜牧业的饲料来源之一。但是,它的氨基酸配比并不均衡,同时又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只能作为对玉米、豆粕等常规饲料原料的补充。 如果棉籽饼粕饲喂用量过高或者未经脱毒处理就使用,会使畜禽中毒。此外,其中的游离棉酚、环丙烯脂肪酸等成分能与色素结合使蛋清、蛋黄变色,并将蛋黄中的脂肪转化为硬脂酸而使蛋黄呈橡胶状,以前就有类似的案例和实验。甚至,测定它们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会出现符合国家标准的结果,造假者是不会花费功夫用蛋白质、脂肪原料去模仿那些营养含量的。 另外,长期放置、或者饲料重金属含量过高也有可能使鸡蛋变成橡胶状而不堪食用。 异形之二——“变形蛋” 有些鸡蛋从外表看上去就比较歪瓜裂枣:它们可能呈现过圆、过长、过扁、过尖等奇形怪状。这并不是做蛋壳的硅胶模具变形了,而有可能是输卵管发生形变(比如应激收缩、感染炎症等)挤压鸡蛋所致。 异形之三——“蛋包蛋” 还有的鸡蛋会出现“蛋包蛋”的现象,有两层蛋壳。这是由于输卵管出现逆向蠕动,让刚形成的鸡蛋又“回炉包装”了一次。 异形之四——“无黄蛋” 至于烧烤摊上出现的“无黄蛋”,母鸡也有本事生出来——那是因为它的产卵构造误将大块蛋白当做蛋黄包裹了起来。这种蛋一般体型较小,因此更可能作为淘汰品流入不正规摊位。 异形之五——“蛋坚强” 有些鸡蛋买回来会发现蛋壳内膜厚而发白,容易剥离。蛋壳内膜是由糖蛋白及复杂多糖构成的纤维状膜,在中药中称为“凤凰衣”,久放就会失去生物活性,变得像纸一样,煮过的蛋会更明显。如果壳膜过厚,则有可能是膜形成后又退回上一步多“刷”了一层,与“双壳蛋”原理类似。 异形之六——“蛋无界” 正常的蛋黄外面包裹着一层蛋黄膜,它可以隔绝蛋白,维持蛋黄的球状。鸡蛋受到剧烈的颠簸,或者放置过久,蛋黄膜就可能失去弹性、破裂,导致蛋白蛋黄混在一起,形成散黄蛋。另外,细菌侵入鸡蛋,破坏蛋白质结构及膜结构,也会引起散黄。 异形之七——“贴壳蛋” 鸡蛋的一个神奇之处在于它的蛋黄总能保持在蛋白的中心而不因重力的作用在蛋内上浮(蛋黄含大量脂肪以致密度较小)。这是由于输卵管通过扭转蛋黄,将它两端的浓蛋白扭成了两条系带,蛋黄才能固定在中央。假鸡蛋难以做出这种系带。但鸡蛋久置后,蛋白系带也会慢慢失效造成蛋黄上浮贴壳。这可以作为鸡蛋新鲜与否的参考指标。 如果买到了异常的鸡蛋,确实需要慎重食用,因为它们可能暗示着母鸡的生理机能出现异常。但这种情况属于厂家和销售者的品质检查不过关,要和涉及造假的假鸡蛋区别开。
    
    by 果壳网
    
网友评论(1251189)2013-02-01 00:39


    假鸡蛋不是什么很高深的技术,我邻居10年前左右就做过,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接着搞,不过我妈说她亲眼看过做假鸡蛋的全过程。
    ----sent from my Xiaomi MI 2,Android 4.1.1
    
网友评论(20830905)2013-02-01 00:40


    Reply Post by Ken.D.A (2013-02-01 00:39):
    
    假鸡蛋不是什么很高深的技术,我邻居10年前左右就做过,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接着搞,不过我妈说她亲眼看过做假鸡蛋的全过程。
    ----sent from my Xiaomi MI 2,Android 4.1.1
    
    成本问题吧
    
网友评论(4560126)2013-02-01 00:40


    我只知道我亲戚送的鹌鹑蛋放在冰箱里2礼拜再煮汤,就能弹弹弹了。
    ----sent from my samsung GT-I9100,Android 4.0.4
    
网友评论(507069)2013-02-01 00:43


    Reply Post by 黄金刺 (2013-02-01 00:33):
    
    有一次在家炒鸡蛋,打开第一个鸡蛋是好的,第二个鸡蛋有腥臭的气味而且蛋清是绿的
    结果手太快已经扔进碗了,只好把第一个鸡蛋也倒掉
    蛋坏了……
    
网友评论(20299194)2013-02-01 00:55


    运用常理分析: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假鸡蛋而且卖了那么多年,但是我们只在一些主妇的食堂里见过偶尔的疑似个例,这些年来全国都没有发现一个集中制假的窝点,生产运输批发零售环节全部滴水不漏,无人察觉,这科学吗?
    ----sent from my samsung GT-N7100,Android 4.1.2
    
网友评论(2045597)2013-02-01 02:29


    Reply Post by 黄金刺 (2013-02-01 00:33):
    有一次在家炒鸡蛋,打开第一个鸡蛋是好的,第二个鸡蛋有腥臭的气味而且蛋清是绿的
    结果手太快已经扔进碗了,只好把第一个鸡蛋也倒掉
    
    我更惨。。。以前做蛋炒饭先炒热饭然后第二个蛋你懂的。。。。尼玛整锅废了
    ----sent from my motorola XT910,Android 4.0.4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