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我一直以为美国超发货币属于坑全世界的行为,直到.."数据显示我国货币超发严重 新增货币占全球近半"

整理时间:2013-01-31 19:15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59277)2013-01-29 18:45

» 我一直以为美国超发货币属于坑全世界的行为,直到.."数据显示我国货币超发严重 新增货币占全球近半"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jrxw/20130129/103814436010.shtml
    
    数据显示我国货币超发严重 新增货币占全球近半
    
    2013年01月29日 10:38 21世纪网
    
    
    
    
    
      5年前的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印钞机一直马达轰鸣。流动性泛滥的洪水,不知何时会淹没世界。
    
      2013年1月22日,日本央行推出超量化宽松政策,包括无限制资产购买及上调通胀目标至2%。而美国马不停蹄连推QE(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有无限制购债计划,新一轮货币战争又如箭在弦。
    
      中国去年新增货币供应占全球近半
    
      考察一国的印钞额,国际上一般采用M2指标来度量。M2是指“广义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M2的计算公式是 “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政府债券”。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现金+支票存款),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储蓄存款+政府债券)。
    
      21世纪网数据部统计来自全球主要央行的2008-2012年M2数据得出,截至2012年末,全球货币供应量余额已超过人民币366万亿元。其中,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即27%左右,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后5年时间里新增的货币供应量。期间,每年全球新增的货币量逐渐扩大,2012年这一值达到最高峰,合计人民币26.25万亿元,足以抵上5个俄罗斯截止2012年末的货币供应量。
    
      全球货币的泛滥,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而在这股货币超发洪流中,中国也已成长为流动性“巨人”。
    
      从存量上看,中国货币量已领先全球。根据中国央行数据,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约75.25万亿元人民币)多出不只一个英国全年的供应量(2012年为19.97万亿元人民币)。
    
      回顾2010年,中国的M2余额才刚与欧元区旗鼓相当;2008年,中国的M2余额更是排不上全球前三,落后日本、美国,可见中国货币存量增长之快。
    
    
    
    从增量上看,中国的新增货币供应量也让美国、日本、欧元区、英国望尘莫及。
    
      根据21世纪网数据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美国、欧元区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分别折合为人民币7.17万亿元、5.08万亿元、5.70万亿元,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浮动。
    
      2009年,美、日、英、欧同时大幅减少新增M2,但中国的新增货币供应量却一下子蹿到13.51万亿元人民币。随后每年中国M2增量均保持在12万亿左右的水平。只用了4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就激增50万亿元,存量翻番。
    
    
    
      全球范围来看,在新增的货币供应量上,中国已连续4年贡献约一半。根据渣打银行2012年的报告,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2009-2011年间,全球新增的M2中,人民币贡献了48%;在2011年贡献率更是达到52%。这样的增长规模和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少有的。
    
      2012年,中国继续“巨量印钞”,新增M2达12.26万亿元,在全球新增M2中占比仍高达46.7%。
    
    数据显示我国货币超发严重新增货币占全球近半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球2012年新增货币量再度创新高,但事实上,多数国家在新增货币供应量上比2011年有所控制。21世纪网数据部统计,美国2011年新增8713亿美元M2,2012年新增M2下滑12.17%至7653亿美元;日本2011年新增25.3万亿日元M2,2012年新增21.6万亿日元M2,下滑速度达 16.19%,更甚于美国。
    
      2012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之所以高出2011年,主要源于欧元区2012年新增货币供应量扩大2174亿欧元,约1.82万亿元人民币。欧元区比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急需释放流动性来刺激经济复苏。
    
      作为全球最大的“印钞机”,中国虽然对货币供应量也有所控制,但无论从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来看,都未太放松马力。
    
    
    
      中国M2/GDP创新高:危险信号
    
      “M2/GDP”通常被用来度量一国的货币超发程度,一般而言,该比值越大,货币超发越严重。M2和GDP数据的单位都是当年本地货币,对中国来说即当年人民币的名义值,两者相除的比率则冲销了通胀影响。
    
      随着2012年12月M2余额逼近百万亿大关,全年GDP达到51.93万亿,中国M2与GDP的比例再度创下历史新高——1.88倍。加之12月CPI出现超预期反弹,关于“中国货币严重超发”的质疑之声再次甚嚣尘上。
    
      也有券商分析师以“M2总量超过GDP已是全球普遍现象,且M2/GDP排名靠前的多数是世界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为由,认为中国不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现象。
    
      从世界银行提供的截至2011年的数据来看,该比例全球平均为126%,中国处于世界第10;从绝对水平看,中国虽处于世界前列,但不是最高。世界第一的卢森堡,达到489%,比中国高出一倍还不止。排名前25的经济体,既有“欧猪四国”(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也有货币政策最稳健的德国,多数都是世界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的M2/GDP均低于1,不在前25名。
    
      但是否就能因此认为中国不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现象?进一步思考,如果在M2/GDP的比值上,进一步剔除人均收入影响,将会出现怎样一个排名?
    
      21世纪网数据部按比值法,给出一个计算公式:各国的M2/GDP评估系数=(M2/GDP)÷人均GDP*1000。其含义是,均衡人均收入差异后的各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GDP采用世界银行提供的2010年人均GDP数值(2011年数据暂未公布,而2010年的数据并不妨碍观察结果)。
    
      计算得出,在M2/GDP超世界平均水平的25个国家中,中国的评估系数最高,瑞士最低。将M2/GDP处于较低水平的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4国也考虑进去,则印度的M2/GDP评估系数最高,美国最低。就各大洲情况来看,亚洲整体的评估系数最高,欧洲次之。
    
      由此可见,当一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均收入与之越不匹配,就会使得这个系数扩大。我们将各国的M2/GDP及其评估系数与2012年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这一对数字放在一起,可以评估一个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形态,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欧债危机的发生,与欧洲各国大肆印钞、M2/GDP比值过高存在高度的对应关系。事实上,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是财政赤字压力。
    
      葡萄牙、塞浦路斯、西班牙这几个2012年的欧洲重债国,早在2011年,M2/GDP就已超过200%,同时评估系数也属于欧洲的最高梯队。如果观察更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货币供应量,我们会发现它们不约而同出现两位数的陡增。时至今日,这些国家的经济仍未走出低谷。2013年1月欧媒调查显示,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的2013年前景比原先设想更加严峻。
    
      这充分显示出,如果危机发生在一个M2/GDP超过200%的经济体,其危害与修复的时间将是长期的。
    
      进一步与评估系数结合,我们发现,评估系数排名较后的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法国、比利时、瑞士虽然M2/GDP比值也高达150%,但人均收入高帮助消化了很大一部分压力,而这些国家也刚好是2012年欧元区的经济亮点。
    
      美国的评估系数最低。美国虽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很快能够恢复,最近两个月的失业率已降至近4年低位,其中实体经济与M2/GDP指标稳健帮助甚大。
    
      印度虽然2011年M2/GDP只有0.68,但评估系数高达50.75,位居名单第一位。有经济学家将印度看作“新兴经济体中第一个会崩溃的国家”。去年以来,印度GDP增长大幅下滑,国内通胀严重,同时面临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困扰。
    
      总的来看,M2/GDP占比过大的国家,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杀伤力更大,只是累积效应的产生威力,需要提高人均收入来帮助消化压力。
    
      而作为全球最大“印钞机”,中国情况如何?
    
      过去4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激增50万亿元,几乎翻番。其与GDP之比,也是一路水涨船高。如果货币总量的扩张节奏跟随实体经济同步变化,即M2与GDP之比大致维持在1.5倍的水平,那么目前75万亿的货币总量就完全足够。但现在,货币总量已足足高出22万亿。
    
      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的M2/GDP达到1.88创下新高。而同期美国的M2余额为10.04万亿美元,截至2012年3季度,GDP为15.81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等于是中国一块钱的货币供应,只撬动了五毛钱的GDP;而美国,一美元拉动最少1.5美元的GDP。
    
      中国评估系数为42.25,仅低于印度,或能说明,中国在经济货币化提高的过程中埋下了不少隐患。具体表现形式有经济领域泡沫资产存在、运营效率低及落后产能过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房价与物价调控陷入两难、经济体制结构改革阵痛等。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货币化速度也过快。根据世界银行的M2/GDP数据显示,美国货币化走势曲折向下,巴西、俄罗斯这些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趋势向上,但也不如中国货币化率走势陡峭。同花顺(14.160,0.08,0.57%)数据显示,M2/GDP从1978年的0.32增长到2012年的1.88,在34年间扩大了近6倍。
    
      此指标也显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放松。
    
      2008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是用信贷急剧扩张的方式维系了繁荣。但同时也埋下了货币快速贬值的隐患。当危机意识成为群体性反应的时候,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就会突然呈现出来,犹如一张美丽的画皮在刹那间脱落而露出狰狞的面容,令人猝不及防。
    
    
    
      2005年到2007年10月中国股市大涨,然后又从6100点跌到1600点,这或许跟货币超发到一定程度,而市场无力吸纳大量的货币脱不了干系。当股市无法吸纳时,楼市自然成为另一个吸纳大量货币的“海绵”。房价快速上涨,调控也紧随而至。但国家一边调控,一边却加大货币投放,难以真正抑制房价。央行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的新增信贷8.2万亿创出了史上第二峰值。
    
      汹涌的货币总要找到出路口。2012年中国央行已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即使在CPI下降过程中,央行几次意外地没有采取降息、降准行动。2012年末, M2同比增长13.8%,低于2012年央行制定的14%目标。但现实看来,此前流动性泛滥加之超预期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2013年的通胀风险仍在不断提升,这也增加物价调控的难度。
    
      最近,日本推出无限量宽松措施无疑是给全球流动性泛滥火上浇油。由于全球处于经济低迷期,日本这一举措可能引发各国进行汇率竞争,中国也面临更大的长期通胀压力。
    


网友评论(59277)2013-01-29 18:46


    都开始比烂是吧....属于谁最无耻然后谁就活下来?
    
网友评论(17851734)2013-01-29 18:51


    工科男等解答
    ----sent from my samsung Galaxy Nexus,Android 4.2.1
    
网友评论(17120952)2013-01-29 18:53


    美元是世界结算货币 坑全世界
    人民币超发坑天朝P民
    
网友评论(18151620)2013-01-29 18:54


    Reply to Reply Post by 大菠萝姐姐 (2013-01-29 18:53)
    
    天朝P民岂不是被双杀
    
网友评论(15742801)2013-01-29 18:57


    我拉了屎
    全世界给我擦屁股
    换我我也一直来
    当然擦到没纸别人也不会干
    ----sent from my samsung GT-I9300,Android 4.1.1
    
网友评论(219036)2013-01-29 18:57


    超发这么多都在国家口袋里
    
    赶紧买点美国货回来平抑通胀吧
    
网友评论(5033275)2013-01-29 18:57


    你们是不是以为m2广义货币都是印印出来的啊
    印钞工人真辛苦
    
网友评论(17120952)2013-01-29 19:00


    Reply to Reply Post by 斧头Futo (2013-01-29 18:54)
    
    挣来的美元要核销换成人民币才能在国内流通http://baike.baidu.com/view/241904.htm,所以会直接坑到挣美元的P民,同时原本100美元的东西由于美元超发贬值 ,变成120美元了,需要多印124元的人民币来核销,间接坑到其他的 ,再由于其他原因,天朝不仅仅是多印了124元,而是印了1000元,首先得到这多印的1000元是各种国企,这时这1000元刚刚开始流通,贬值不会很强烈,等这1000元流通到了卖菜的小贩手里,贬值也到达了顶点,就直接坑到前去买菜的P民了。 但是由于多印了1000元人民币,使人民币贬值比美元快,这样原本得涨到120元的东西只用涨一点,比如105美元,这样就能创造更多的出口,挣来更多的美元。
    


网友评论(16459476)2013-01-29 19:03


    老美是坑全世界 我们是坑自己人
    ----sent from my HTC HTC One X,Android 4.0.3
    
网友评论(8701381)2013-01-29 19:03


    哎,什么时候能走出金融危机啊
    
网友评论(2688)2013-01-29 19:06


    数据哪来的呀
    
网友评论(1024949)2013-01-29 19:07


    多发点可以抑制RMB升值,扩大出口,但是会增加通货膨胀,让人民手里的钱不值“钱”~~~
    
网友评论(20795154)2013-01-29 19:11


    都是自家人,随便坑
    
    
    -------发自NOKIA 毒菜版Lumia920上的NGABrush(1.8.4.6) for WP(已经抢到0个沙发:Loser!)
    
网友评论(488117)2013-01-29 19:15


    楼主终于知道tg怎么从老百姓口袋抢钱了
    
    ----sent from my Huawei Huawei C8600,Android 2.3.7
    
网友评论(7031535)2013-01-29 19:15


    中国的M2与美国的M2根本不具备横向比较的意义。
    
    美国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的总资产仅约12万亿美元,而股票与债券市场的市值超过了60万亿美元,美国经济主要依赖直接融资。
    
    中国银行体系的资产规模现在已经超过了120万亿元,而股票与债券市场的规模才50万亿元,中国经济主要依赖间接融资。
    
    美国超发货币也不是靠华盛顿国家印刷厂....是在债券市场发债
    


网友评论(59277)2013-01-29 19:23


    Reply to Reply Post by Alamos (2013-01-29 19:15)
    
    没看懂/.....
    
网友评论(7031535)2013-01-29 19:39


    Reply to Reply Post by matador (2013-01-29 19:23)
    
    M0 M1 M2 M3等等等等这些,是指的流动性不同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对应的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运转需要金融资产的流动来参与
    
    根据金融资产的存量,流动性等,可以反映目前经济是过热还是不景气,泡沫大小什么的
    
    谁分析美国经济要是只看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那妥妥的得回家吃自己去
    
网友评论(19648579)2013-01-29 19:46


    反正会有人要玩脱 你说是中国人聪明,还是美国人厉害呢
    ----sent from my unknown K-Touch W619,Android 4.0.4
    
网友评论(17123127)2013-01-29 19:49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