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AOE已开,速度来中枪】 不懂科幻的人在讨论星际战斗时总会犯下一个明显的错误

整理时间:2013-01-28 03:38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2513214)2013-01-25 18:31

» 不懂科幻的人在讨论星际战斗时总会犯下一个明显的错误
    什么星际大战三体人,BETA大战EVE之类的,都是在讨论一个宇宙空间级别的战场.
    
    这其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速度".
    
    目前看了好几十个这种帖子,基本上都是一群分不清战斗速度和行军速度的人在乱扯,用地球内作战的思维方式来考虑宇宙大战.
    
    简单来说,在宇宙环境中,如果要有资格进入星际争端的桌面,就必须有光速为单位的航行速度,这个速度称为"行军速度",即进行长距离的行军和战略机动使用的速度,此速度不用于战斗.
    
    战斗速度是一个很慢的速度(相对于航行速度),这个速度甚至不会比现在地球的最高速飞行器快多少倍,撑死有个上千公里每秒就行了,再高没有意义.为啥?
    
    且不说使用亚空间/超空间/虫洞/折跃之类的玩意,相互间无法进行攻击;即使是以1/10光速的30000KM/S进行移动,武器系统和火控系统以及电子系统将面临受到相对论影响的时间和空间扭曲.对于一个双方处于时空扭曲状态的高速交火,要用什么样的武器才能打中?速度再高达到1/2光速了,你需要什么样的距离来做机动?在这种距离上又要如何预测对方的近光速机动?
    
    任何把战斗速度等同于航行速度来考量的宇宙战场设想,都是一种扯淡.三体里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办法对水滴进行航行速度下的攻击,而水滴则是航行速度和战斗速度一致甚至战斗速度更快(其攻击方式决定了机动方式),讲白了还是在用大气圈内作战的思维在考量宇宙作战,所以惨败.
    
网友评论(1504913)2013-01-25 18:32


    以前亥伯龙酒馆里的帖子全没了,真是可惜。
    
网友评论(360593)2013-01-25 18:34


    一边要求光速为单位行军,一边又要求受相对论制约。
    
    这算哪出对哪出
    ----sent from my samsung GT-I9300,Android 4.1.2
    
网友评论(549617)2013-01-25 18:34


    所以eve更科学
    ----sent from my Meizu M030,Android 4.0.3
    
网友评论(549617)2013-01-25 18:35


    Reply Post by cosplay2000 (2013-01-25 18:34):
    一边要求光速为单位行军,一边又要求受相对论制约。
    这算哪出对哪出
    ----sent from my samsung GT-I9300,Android 4.1.2
    
    跃迁(曲率)引擎
    
    ----sent from my Meizu M030,Android 4.0.3
    
网友评论(20906833)2013-01-25 18:36


    简单来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sent from my Meizu M040,Android 4.1.1
    
网友评论(2513214)2013-01-25 18:37


    Reply to Reply Post by cosplay2000 (2013-01-25 18:34)
    
    光速行军和相对论冲突吗?发明了跃迁引擎=不存在相对论效应?相对论又不否定虫洞式的空间航行.
    
网友评论(1540916)2013-01-25 18:39


    星际战争,火控系统,电子系统,哈哈。。真是。。。。
    ----sent from my Meizu M040,Android 4.1.1
    
网友评论(326617)2013-01-25 18:44


    Reply Post by bluepad (2013-01-25 18:34):
    
    所以eve更科学
    ----sent from my Meizu M030,Android 4.0.3
    
    EVE还是算了,一个不考虑最基础的牛顿力学的地方,一个战列舰加速一年也到不了10km/h的地方
    

    
    
    

上一篇:你们的年饭取消了没?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