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Iy微民网,让世界倾听微民的声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主页 > 大杂烩 >

李济深的一生,站队是个技术活啊

整理时间:2013-01-22 02:00 来源:www.vimiy.com 作者:编辑 点击:

【楼主】(16910247)2013-01-20 01:20

» 李济深的一生,站队是个技术活啊
    1885年 出生于广西苍梧县大坡乡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1909年 被保送到设在保定的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历时五年。
    
    1920年 南下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任粤军第一师副官长,后任师参谋长。1922年兼任代理师长。1923年 正式升任第一师师长兼参谋长,并兼任西江善后督办,大元帅大本营西江办事处处长等职。
    
    1924年1月,孙中山决定创办黄埔军校,李济深被任命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委员长蒋介石)。2月,任黄埔军校教练部临时主任。 3月,又任军构入伍试验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当时,李济深因还在西江练兵,这些工作都由邓演达代理, 5月,李济深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教练部少将主任。
    
    1925年 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升任军长,并晋级为陆军上将。 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任东征军第二纵队纵队长。随后又任国民革命军南路总指挥。率陈铭枢、张发奎等部南征雷州半岛和琼州。对广州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作了贡献。
    
    1926年 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候补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 4月,又兼任黄埔军校副校长。 7月,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李济深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上将总参谋长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留守主任,并代行总司令职权(总司令蒋介石在前方指挥作战)。此外,还兼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广东省政府军事厅厅长、黄埔军校副校长、第四军军长等职,总揽广东党政军全权。所部第四军两个师和叶挺独立团,由副军长陈可钰率领,参加北伐,攻必克,战必胜,使第四军获得“铁军”光荣称号。
    
    1927年 4月初,李济深和古应芬到上海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反共会议。会后,返回广州,发动“四·一五”政变,派军队包围中华全国总工会广东办事处和省港罢工委员会,解除工人纠察队武装,查封工会、农会、学生会等革命团体,杀害邓培、萧楚女、熊雄等两千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李济深担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广东省政府主席和第八路军总指挥。 9月,国民党宁、汉、沪三方合流后,又任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曾派重兵围攻进入潮汕地区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
    
    1929年 3月,在蒋介石和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爆发蒋桂战争。3月15日,蒋介石以伙同李宗仁、白崇禧“分头发难,谋反党国”的罪名,将李济深扣押,软禁于南京汤山,剥夺军政大权,并“永远开除党籍”。
    
    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李济深被释放。 11月,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办公厅主任和训练总监。但李济深没有接受蒋介石的收买,不久离开南京到广州,开始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政治活动。
    
    1932年 组织“抗日军人联合会”,图谋反蒋,未成。后又联合方鼎英、陈铭枢等组织“革命军事委员会”,成为当时拥胡(汉民)反蒋(介石)的军事首领。
    1933年 10月23日,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中常会,将李济深第二次“永远开除党籍”。
    
    11月20日,李济深与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率领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蒋军事下放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军事协定。从此开始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李济深被选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不久,福建事变被蒋介石镇压,李济深逃亡香港。后又在香港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出版《大众日报》,继续进行反蒋抗日宣传。
    
    1937年 7月,抗日战争爆发。李济深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主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蒋介石鉴于全国的抗日形势,撤销对李济深的通缉令,并任命李济深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职,还授予李济深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1944年 桂林沦陷后,他团结一部分军人和进步人士,在家乡广西苍梧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
    
    1945年 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济深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济深联络冯玉祥等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曾两次在庐山与蒋介石面谈,批评蒋的内战政策。
    
    1946年 3月至4月,李济深联络李章达、蔡廷锴等先后两次会晤,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并被推选为主席。 7月31日国民革命政府授任周濂、李济深、但懋辛、李杜、张钫、石敬亭、郭汝栋、金汉鼎等八人为国民革命军上将(均为非现役将领,并予退为备役)。联络国民党内爱国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内战独裁,为促进国内和平民主而努力。
    
    1947年 3月9日,李济深在香港发表《对时局意见》,号召国民党内“每一个对国家负有责任感的人”,都应勇敢地站出来“改正党内反动派的错误政策”。 5月,国民党中央以“背叛党国”的罪名,将李济深第三次“永远开除党籍”,并下令“全国通缉”。
    
    1948年 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宋庆龄被推选为名誉主席,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5月5日,发表通电,代表民革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 12月,应中共中央邀请离开香港北上,到达东北解放区。
    
    1949年 6月,代表民革在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 9月,李济深代表民革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注:1949年11月、1956年2月和1958年11月,在民革第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济深均当选为民革中央主席。
    
    1952年 与叶恭绰等人联名致信毛泽东,呼吁保护北京广东新旧两义园的民族英雄袁崇焕遗墓,使袁墓古迹得以保存。
    
    1954年 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59年 10月,因病在北京逝世。
    
网友评论(557706)2013-01-20 01:22


    老蒋没杀了他说明很爱他
    
网友评论(12819357)2013-01-20 01:29


    比起吴化文来说渣都不如
    
    北京陆大毕业,原为冯玉祥旧部,后与韩复榘一起倒戈投向蒋介石,任济南警备司令。1943年1月18日,吴化文率部公开投降汪伪政权,20日其部改编为山东方面军,吴化文为总司令,负责镇压山东抗日武装。据金雄白“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中”,事无具细且举证出吴化文先后投汪及投降共产党的过程,陈公博我这八年的回忆文章也带及吴部投汪一事。
    1945年抗战胜利后,再投蒋。1947年3月吴部扩编为国民革命军整编84师,吴化文任师长,归邱清泉指挥。1948年吴部到达济南,归王耀武指挥。
    济南战役前夕,王耀武力保吴升任整编96军军长兼84师师长。济南战役开始不久,吴化文率部倒戈投共,导致王耀武战败被俘。其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为华东野战军直属部队。1949年1月华野整编,35军与鲁中纵队合并。吴化文仍为第35军军长。1949年进攻南京的渡江战役中,第35军104师312团3营在师参谋长张绍安营长褚宝兴带领下率先占领总统府。
    渡江战役结束后,35军打到浙江,吴化文兼任杭州警备司令。其后由于身体原因,吴化文向中央提出申请转业到地方。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吴化文获一级解放勋章,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交通厅厅长。
    1962年初因胰腺癌晚期,吴化文在上海华东医院实施了开刀手术。4月3日,吴化文逝世。
    35军与攻克南京
    
    35军占领南京总统府被认为“对蒋介石是个绝妙的讽刺”,而因其军长吴化文“四易其主”和曾经的汉奸身份,35军被认为是“汉奸部队占领南京”。但也有人有不同的见解,认为吴化文虽是35军军长,但35军的主体却是鲁中南纵队,负责35军进攻南京作战的是政委何克希。最先进入南京的是103师部直属侦察连和104师312团3营,而吴化文的部队主要属于105师。
    评价
    
    杜聿明:“吴化文反复无常,表面服从而内心诡诈,靠不住,要注意他。”
    摘自《济南战役》王耀武<济南战役的回忆>一节
    家庭
    
    吴化文兄弟三人,姊妹四人。按兄弟排行,老大吴化善,老二吴化文,老三吴化刚。
    吴共有四位妻子:原配马玉珍,早逝。第二个妻子赵华珍,生有两子,长子吴新民,次子吴哲民。第三个妻子林世英。第四个妻子宁宜文,生有四名子女。
    
网友评论(2322229)2013-01-20 01:38


    在叶帅面前,你们渣都不是。
    ----sent from my YuLong 5860A,Android 2.3.5
    
网友评论(644319)2013-01-20 02:01


    站队?你们确定有人要和杨度比么?
    
    杨度(1874年—1931年)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人。他拿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当过满清四品。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救过李大钊,北伐时说毛泽东能得天下,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加入党。
    
    
    和他比站队任何一个人拉出来都是渣渣啊。
    


网友评论(19538775)2013-01-20 02:21


    跟杨度比站队?
    
    杨度参加过公车上书
    留学过日本
    跟孙中山辩论过 介绍孙中山给黄兴认识
    参加过清朝的立宪
    捧过袁世凯称帝的臭脚
    参加过国民党
    
    最后加入了共产党
    
网友评论(3129114)2013-01-20 02:46


    Reply Post by 慧眼如炬李元芳 (2013-01-20 02:21):
    跟杨度比站队?
    杨度参加过公车上书
    留学过日本
    跟孙中山辩论过 介绍孙中山给黄兴认识
    参加过清朝的立宪
    捧过袁世凯称帝的臭脚
    参加过国民党<.......
    
    和4楼结婚吧
    ----sent from my zte V880,Android 2.3.7
    

    
    
    

上一篇:93134与歌词狗lrc这2个词被人搞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网站 | 网站声明 | 用户反馈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