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1185042)2013-01-19 10:14
» 《平凡的中国人》封面(资料图片)《参考消息》驻巴黎记者应强报道 岁末年初,一本介绍中国的社科类法文书籍在法国各大书店热销,书的名字叫《平凡的中国人》,与以往介绍中国的法文畅销书不同,此书的作者是一名中国记者直接用法文写成的,他就是《文汇报》常驻巴黎记者郑若麟。郑若麟出生于法文世家,其父郑永慧(1918—2012)是中国法文翻译界的大家,一生翻译了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梅里美、大仲马、左拉、纪 德、乔治桑、莫泊桑和萨特等人的40余部作品。郑若麟上世纪80年代留学法国,1990年到1997年常驻巴黎7年。2000年再次常驻一待就是十多年, 在法国常驻20多年的中国记者并不多,郑若麟可以算是元老级的人物。2012年下半年,郑若麟的新书上市,立即引起了法国媒体的注意。新书红色的封面上印着四个中国人的剪影,书商在封底这样介绍说:中国正在以令人眼 花缭乱的速度发展,这带来的到底是羡慕还是恐惧?前中央帝国的转型对13亿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从北京到上海再到乡村,人们的喜悦、痛苦、希望是什么?这是第一次不是西方人讲述他们的想法、疑惑、欲望和消费……是他们真实的工作和生活。郑若麟用诙谐的语言,远离原来的陈词滥调,告诉我们中国的5亿网民、中产阶级、中国恋人和婚姻,中国的饮食和餐馆,中国人的住房和私人轿车意味着什么……《平凡的中国人》第一版不到三个月就在各大书店脱销,成了法国社科类的畅销书,郑若麟也成了法国各电视台有关中国节目的常客。法国著名作家、《掠夺 圆明园》的作者贝尔纳·布利哲称赞说这是他“继林语堂、陈季同、辜鸿铭之后所读到的中国人直接用法文写的一本最好的书”。2012年圣诞节刚过,作为媒体 同行,本报记者和郑若麟相约巴黎15区的一家咖啡馆,听他讲讲自己的新书。不了解中国导致反华《参考消息》:您现在成了法国媒体的红人?郑若麟:这我也没想到,一个中国记者用法文写出的书能够让法国人关注,现在我在法国比在中国有名。《参考消息》:您为什么会想写这样一本书?郑若麟:这一念头始于2008年奥运会前后。当时中法关系出现波折,法国媒体几乎一边倒地批评中国。而我是少数经常应邀到法国电视台为中国辩护的记者之一。我发现,法国媒体和政界中除了一部分人有意识地坚定反华之外,更多的人则是对中国的极端不了解。如当时盛行的一种说法,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监狱”,认为中国监狱关押犯人人数全世界居首。我专门去查阅有关数据,事实上世界关押人数最多的是美 国。当我把这一事实在法国电视台上披露后,很快就有法国专家也去调查并最终证实了我的说法。类似的例子很多,我一个个反驳,积累日多,我便成功地说服了相 当部分的法国民众。正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中国,我就有了直接用法语写一本给法国人读的书的想法。《参考消息》:您当时为什么没有出,而一直到今天才出?郑若麟:当时法国的舆论大环境对中国非常不利。正面介绍中国,在当时的法国舆论看来就是“政治不正确”的。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获成功,促使全 球主流媒体的基调开始产生变化,特别是英美媒体;虽然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专制论”等还是占主流,但是开始出现对中国的客观报道。DENOEL出版社正是看到支持中国的舆论在扩大,而我几乎是中国正面形象的一个标志,于是便找到我,和我聊了几次,最后决定与我签约出书。我用了 整整三年半的时间(主要是业余时间)才写完。一方面,毕竟非母语的法文写作对一个中国记者来说绝非易事。另一方面,如何在一本300页的书中全面介绍中 国,以扭转法国舆论近二十年来对中国形成的种种偏见,也是需要动脑筋的。我有一位法国记者朋友马赛对我帮助甚大。我基本上写完一章即请他看一章,并请他提出修改意见。而我的责任编辑罗什布鲁诺则负责我全书的定稿。在他们全部审完稿后我又从头到尾捋一遍,基本符合我的原意我才同意最终出版。扩大来自中国的声音《参考消息》:为什么法国人对中国人的固有印象都是一些“陈词滥调”?郑若麟:这有两大原因:一是在法国,说中国好的文章是“政治不正确”的,很难发表,只有说中国坏才是“政治正确”。因此法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只要 报道中国,基本上用的都是“专制、腐败、不公”等负面词。另一方面,法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集中在几个很窄的领域,如人权、西藏,或经济发展中的负面信息如 污染、工业事故等。而对中国近二十年来在经济、社会包括政治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却视而不见。法国媒体对中国确实充满了傲慢与偏见,结果导致法国民众成为欧洲各国中实际上 对现实中国最不了解的群体。我并不是说媒体不能批评中国,中国的确存在腐败、贫富悬殊、不透明等问题。但这并非中国的全貌。因为中国也存在北斗定位系统、 存在时速世界第一的高铁……《参考消息》:中国发展起来了,与世界交流互动更多了,怎样才能更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郑若麟:我写书的本意是告诉法国人一个真实的中国。法国是一个没有“国际新闻”专业的国家。然而问题在于国际新闻与国内新闻绝对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当一个法国记者批评他自己的国家时,读者就是生活在他所批评的环境里的同胞,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记者的文章是否客观。而当一个常驻北京的法国记者经年累月只 报道中国负面新闻时,他的读者却居住在遥远的欧洲,无法亲自来印证其报道是否客观。我的书就是要将法国驻华记者忽略的那一部分中国——往往还是主体中国——告诉法国人。我也并不忌讳讲中国存在的问题。此外,说话的方式方法也很重 要,不少书评写到我的书非常诙谐幽默,读来令人捧腹。在一次书展中,一个11岁的男孩也读懂了我的书,让其父买我的书给他作为礼物。写东西是我的乐趣所在,出书完全是个人行为,但从效果来看比较好。虽然法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总体偏见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面改变,但起码在这样一个媒体环境里多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声音。
网友评论(1122229)2013-01-19 10:16
我觉得还是不要告诉他们好了
网友评论(1093600)2013-01-19 10:18
太长了,求总结-------发自NOKIA 未完税的港版Lumia920上的
微民网Brush(1.8.4.6) for WP
网友评论(841240)2013-01-19 10:20
把结论标红吧。什么?没结论,没结论你发个JB
网友评论(611768)2013-01-19 10:21
现在的西方社会和以前的中国何其之像,中国还是天朝的时候看其他地方的人不都是认为是蛮夷吗,现在不过换成我们被认为是蛮夷了。
网友评论(8324663)2013-01-19 10:21
好长,我看完了,但又忘了。-------发自NOKIA 毒菜版Lumia920上的微民网Brush(1.8.4.6) for WP
网友评论(3350803)2013-01-19 10:24
郑若麟的blog上很多文章很不错啊~当时france5有一期节目tout le monde aime la chine请的就是他他对法国政治正确的评论很值得探讨~
网友评论(11860405)2013-01-19 10:25
不要告诉他们,让他们在自己的幻想中止步不前吧
网友评论(5387855)2013-01-19 10:26
里面有体制吗?
网友评论(2254299)2013-01-19 10:29
法国人不要信他!(地头默默地吃了一口草)
网友评论(18907595)2013-01-19 10:29
要告诉他们干啥,要不乌龟一样憋着,要不公鸡一叫天下亮。
网友评论(17851734)2013-01-19 10:42
张局座工作难度又上升了
网友评论(1459224)2013-01-19 11:14
可见政治正确在各国都是很正常的要求,而某些人却把政治正确看作是言论不自由。
网友评论(1370012)2013-01-19 11:40
我不信我不信,这是敌人的宣传,不能上当
网友评论(5792944)2013-01-19 11:44
看了B站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后发现法国人太自大了,对天朝的印象大部分还留在清朝。
网友评论(15498647)2013-01-19 11:47
网友评论(1644854)2013-01-19 11:49
迅速让这个人消失掉吧 辛辛苦苦营造出来的局面就要被毁了
网友评论(11495579)2013-01-19 11:50
看过他的文章,很有见地,是个纯粹的文化人。
网友评论(13964296)2013-01-19 11:51
看了B站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后发现法国人太自大了,对天朝的印象大部分还留在清朝。
网友评论(7545465)2013-01-19 12:00
这本书的中文版能在哪里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