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2013-01-07 11:25
» 原标题:要跟得上时代的节拍那些不利于打通心结、凝聚共识的僵化观念,那些放任信仰缺失、价值迷失、信任流失的错误行为,都应坚决摒弃元旦的钟声尚未从耳畔消失,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跟上时代节拍,又成热议话题。3天前,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尤其是重提“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时俱进,释放许多意味深长的信号。某种角度看,这也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求真务实”作风向宣传文化战线的延伸。一个多月来,“中国梦”点燃百姓情怀,“不封路、不清场”传递作风转变。冒雪走入大山询问百姓“恼火事”,掷地有声宣示深化改革——这扑面而来的清风、坚定有力的步伐,令无数人心中升腾“我们离梦想从未如此接近”的信心。聚首京城的各省市宣传部长们,想必也感受到了这强劲的节拍。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离不开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引领;一个社会要和谐稳定,必须靠良好舆论环境来支撑。当此之际,各地宣传战线的管理者能不能踏准中央的节拍、顺应时代的节奏,不仅关系新一届领导集体树立的务实开明形象,更关乎改革开放大业的推进、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在我们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思想文化宣传无疑起到舆论先声的重大作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以“一支笔”唤起工农千百万,成为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是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推动了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新世纪以来,从提倡“三贴近”到践行“走转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了良好氛围。然而,当下摆在新闻宣传管理者面前的考验,前所未有。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凝聚共识的任务更加艰巨。壮大主流思想变得异常重要。也因此,那些不利于打通心结、凝聚共识的僵化观念,那些放任信仰缺失、价值迷失、信任流失的错误行为,那些手段单一、自以为是的生硬说教,都应坚决摒弃。由此观之,中央领导强调“四个意识”,提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可谓点中要义。思想文化战线的管理者不妨思考探索:社会观念多元多样,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内化为群众的认同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让党心与民意同频共振?面对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建设性作用,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传播技术、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发生变化,如何强化受众意识、时效意识、服务意识,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实现这些“好”,唯有更深入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唯有更坚定地站稳立场、直面问题、改革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节拍。火鸟网地址:
网友评论2013-01-07 11:26
谁来做个总结?
网友评论2013-01-07 11:26
尺度 我个人感觉要下课
网友评论2013-01-07 11:27
总结就是看好风向站好队,别让人当鱼给钓了
网友评论2013-01-07 11:27
求总结
网友评论2013-01-07 11:27
这是要挺男方的意思么?
网友评论2013-01-07 11:28
都是口号,没干货
网友评论2013-01-07 11:28
尺度爷爆出来情妇X个还不下台就奇怪了。另外他这么对南方周末就不值得反对?针对这个事情还是针对南方报系要有个区分吧..
网友评论2013-01-07 11:28
果然是一边打一大棒,至于打的时候是喊“打”还是“用力打”或“着实打”就只有天知道了。
网友评论2013-01-07 11:28
Post by 手持棒棒糖 (2013-01-07 11:28)这在原文描粗了
网友评论2013-01-07 11:31
御用文人就是不一样,说话滴水不漏读了2遍了,看来果然语死早
网友评论2013-01-07 11:31
自己打脸法西斯 的新闻“理论家”居然公开无耻地鼓吹“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报纸”的主张。它们对于“异己”的进步报纸,采取各色各样的限制、吞并和消灭的办法,如检查稿件、任意删削,威胁读者、阻碍推销,派遣特务打入报馆、逐渐攘夺管理权,最后则强迫收买,勒令封闭。——《解放日报》1943年9月1日如何使青年的思想和行动能有正当的发展……可分两种,一种是主张思想统制。这就是说,把一定范围以内的思想,灌输给青年,对于这种思想是没有怀疑和选择的 余地的。……另一种主张是思想自由。……只有自觉和自愿,才能产生心悦诚服的信仰,和惊天动地的创造活动。一般民众都是如此,青年尤其是这样。如果走相反 的道路,则结果都是十分可悲的。有许多事实说明在强迫注入的训练之下,青年感到很大的痛苦……这种办法是必须改正的。我们主张思想应当是自由的。——《新华日报》1941年6月2日 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所要的自然是真货,不是代用品。把一党专政化一下妆,当做民主的代用品,方法虽然巧妙,然而和人民的愿望相去十万八千里。中国的人民都在睁着眼看:不要拿民主的代用品来欺骗我们啊!——《新华日报》1945年1月28日作统治者的喉舌,看起来象自由了,但那自由也只限于豪奴、恶仆应得的“自由”,超出范围就是不行的。也就是说你尽可以有吆喝奴隶——人民大众的自由,但对主子则必需奉命唯谨的,毕恭毕敬,半点也不敢自由。——《新华日报》1946年9月1日